《语文常谈》第4章:三位一体的“字”

小编:admin

“字”这个字在古时候,除了别的意义之外,用在语文方面,主要指文字的形体。例如许慎的《说文解字》这部书的主要着眼点就是字形构造。可是到了刘勰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的时候,就显然是用来指语言单位,以音义为主了。写在纸上的字,有形、音、义三个方面,说话里边的字就只有音和义,形是看不见的,虽然在读书人的脑子里有时候也会闪出一个字的形状。我们平常说到“字”字,有时候指它的这一方面,有时候指它的那一方面。比如说“一横一竖、一横一竖、一横一竖,一竖一横、一竖一横、一竖一横,打一个字”,指的是字的形状(“亚”)。又比如说“亮’字比‘明’字响亮”,指的是这两个字的声音。要是说“谅他也不敢说一个‘不’字”,那就指的是一定的音和一定的义结合在一起的字,一个语言单位。平常说话,这样时而指这,时而指那,也没有什么不方便。可是要讲语文问题,就需要分别定个名称。专门指形体的时候,最好管它叫“汉字”。专门指声音的时候,最好管它叫“音节”。专门指音义结合体的时候,最好管它叫“语素”。

汉字、音节、语素形成三位一体的“字”。当然这只适用于汉语。要是另一种语言。情形就不同了。它的一个语素可能是一个音节,也可能不到一个音节,也可能不止一个音节。别的语言当然不用汉字,日本还部分地用汉字。可是往往念成两个音节。其实啊,汉字、音节、语素三合一这句话,也只能说是汉语的基本情况是这样,有好几种例外情形。(1)有些语素不止一个音节,写出来当然也不止一个汉字。例如“蟋蟀、葡萄、马达、巧克力”。后三个是外来语。(2)一个音节包含两个语素,写成两个汉字。主要是“儿化词”,例如“花儿”。(这是普通话的情形,有些方言里“儿”字另成音节)。此外,北京人说“我们、你们、他们、什么、怎么、这么、那么”,说快了第二个字就只剩一个-m,粘在第一个字后头,也就只有一个音节了。(3)一个音节,一个汉字,可是包含两个语素。例如“俩”(=两个),“仨”(=三个),“咱”(zán=咱们),“您”(=你+n[+变调])。[①](4)一个汉字代表两个语素,念成两个音节。例如“瓩”(千瓦),“浬”(海里),“哩”(英里)。

正因为说汉语的人习惯于音节有意义,汉字右意义,因而音译外来语总是不太喜欢,有机会就用意译词来代替。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里,多的是“密司脱、德律风、司的克”之类的字眼,后来都被淘汰了。由于同样的理由,在一定的组合里,音译专名的头一个字可以代表全体。例如“马列主义”,“普法战争”;甚至一个“阿”字在不同场合可以代表“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阿富汗”或者“阿根廷”。

[①] “您”的来源有两说。一说,“您”是“你们”的合音。先是“们”的韵母消失,成为nim,m又变成n。这个“您”字早就见于金元戏曲,但那些戏曲里的“您”只有“你们”的意义,单数敬称的用法是后起的。另一说,“您”是“你老”(你老人家)的合音。“老”的声母是l,跟n的发音部位相同,l不能做韵尾,就变成n。“你”和“老”都是上声,“你”变阳平,所以“您”是阳平。就现代汉语来分析,可以把n当作一个表示敬称的语素,只见于“您”和“悠”两个字。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2008年福建漳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观摩组织生活会心得体会及收获(优秀16篇) 最新贵州省情实践报告1000字(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