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常谈》第2章:字音的三要素:声、韵、调

小编:admin

“声、韵、调”是了解汉语字音的基本概念,必须弄清楚。尤其是因为“声”和“韵”都有不止一种意义。拼音方案里声母的“声”是一种意义,声调的“声”,平声、上声、去声、人声的“声”又是一种意义。古时候只说“四声”,现在为了跟声母区别,才说“声调”。

“韵”也有两种意义。拼音方案里韵母的“韵”包括韵头、韵腹、韵尾,可是不包括声调。诗韵的“韵”就加上声调的因素,“东”和“董”韵母相同,但不是一个韵;可是不计较韵头,例如“麻、霞、华”是一个韵。叠韵的“韵”一般也不计较韵头。

关于声调,常说“四声”,得区别古音的四声和现代普通话的四声。古音的四声是平、上、去、入,普通话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音的平声在普通话里分化成阴平和阳平,古音的入声在普通话里分别变成阴平、阳平、上声或去声。有的方言里,上声、去声、人声也有分阴阳的,因此能有八个声调,也有只有五个、六个、七个的。

声调是汉语字音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重要决不在声母、韵母之下。有人以为声调好像是外加的,是可以拿掉的,这是一种误解。光写一个ma,不标声调,你不知道是“妈”,是“麻”,是“马”,还是“骂”,干脆就是读不出来。有了上下文当然可以解决,可要是有上下文,去掉个把声母也不碍事,比如看见“qíshangle tāde zǎohóng…ǎ”,准知道是“骑上了他的枣红马”。说实在的,从远处听人说话,首先分辨不清的是声母,其次是韵母,最后只剩下声调还能辨别。前两天,收音机里播送天气预报的时候,我在另一间屋子里,“最高气温摄氏”之后只听到一个“ˇ度”,可是我知道不是五度就是九度。有一位朋友曾经说过,有时一边刷牙,一边还能跟人搭话,这时候声母韵母都不清楚,传递信息主要靠声调。有人能用马头琴等乐器模仿唱戏,熟习那段戏词的人就能从那声调的高低升降上听出字眼来。墨西哥的马札特克人吹口哨吹出一句话的声调,用来传话。都是证明。

从前填词、作曲,很讲究四声的分别,为的是使字儿和谱子协调,传统的戏词、大鼓书等也还顾到这一点,新编的歌曲就往往不怎么照顾了。大概字儿文点儿,唱腔花点儿,听众也就不大意识到字的声调;唱词越近于说话,唱腔越质朴,四声走了样就越显得别扭——听不懂不好受,听懂了更难受。许多人不爱听用汉语演唱的西洋歌剧,特别是里边类似道白的部分,就是这个缘故。

分挺拔,跟第一例形成显明的对比。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2023年电商转正工作总结和自我评价(7篇) 最新大学生掰玉米社会实践报告 掰玉米实践活动作文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