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兔和月亮》教学反思与评价

小编:

【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分析〗

  大部分初一的学生对现代文的阅读能力都停留在了解故事情节的感性认识层面,不懂得如何挖掘文章蕴含的深层主旨。因此,本课的学习,教师将着重训练学生的赏析能力;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此外,教师将根据初一学生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通过设计适合他们年龄的教学形式与教学环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材分析〗

  《白兔与月亮》是实验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学生能比较容易地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但另一方面,《白兔与月亮》所蕴含的寓意较为难懂,学生很难做到一步到位,所以科学设计的重点应放在如何使学生最终能水到渠成地体会其寓意。同时,结合寓言这种体裁特点,深入挖掘其所蕴涵的哲理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寓言这种体裁的基本特点。

  2、词语积累。

  3、把握全文大意,提炼中心思想。


二、能力目标

  1、口头复述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脉络,提高阅读分析的能力。

  2、学会筛选关键词语,初步感知精美的语言。


三、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学会用平常心态对待生活中获得的各种各样的利益。


〖教学重点〗

  1、把握全文的情节发展,抓住两次转折的关键。

  2、把握得月前后白兔的心态变化。

  3、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人生体验,谈谈从这则寓言中所得到的对自己人生观的一些感悟。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通过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课文的学习。

  2、延伸拓展法。联类引申,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学有所用。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启发,共同完成问题的探究。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课前五分钟演讲  总评,提出值得改的建议。  1、自我介绍。

  2、观众点评。

  3、全体学生打分。

课文导入
把握体裁  展示缺省了主角的标题  补充课题  提出疑问,引入寓言的文体介绍。  调动知识储备,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寓言。  展示寓言结构上的四个特点。  理解并作适当的笔记。

检查预习
反馈交流

  展示要掌握的重点字词  学生个别进行注音和解释。情节回顾
感受情景 布置任务:请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这个寓言故事。

  温馨提示:把握两次重要的转折。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比较完善的答案,展示情节发展脉络。

  1、学生尝试。

  2、其他学生补充修改。

  3、依照格式,进行概括。

问题探究
把握重点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温馨提示:关注白兔得月前后不同的身份。

  学生回答。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不这种变化?

  温馨提示:如果换成《白兔和青草》《月亮和天空》还会不会有得失之患?

  学生思考。

  学生争论。

  提出问题:这则寓言提到了人类,有什么意味吗?  学生回答。联系自身
相互启发  启发: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今天你学了这则寓言后,它对你的人生观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小组交流。

  全班畅所欲言。

  指引:送学生一段有启发的“金玉良言”。  学生朗读。语言感知
细心回味  布置任务:这则寓言的语言非常精美,请大家仔细阅读,在文中划记出好词好句。  学生默读,迅速浏览,在课文中筛选。各抒已见。  展示好的词句,略作点评归纳。  共同分享。课外拓展
写作练习  请你仿写一篇《  和  》的寓言,注意词句的运用。 


【教学反思】

  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激活点:

  寓言主要是通过故事的形式讲述一些哲理。虽然学生是第一次正式接触这种体裁,但其实在小学阶段他们已经读过许多寓言。因此在课文导入中,我就从学生接触过的寓言开始引入,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转入文体介绍。初一学生好动活泼,因此在文章整体感知的环节中,我设计了让学生表演课本剧,虽然准备仓促,但他们的热情被极大地调动,更重要的是深深地感染了作为观众的同学,在看完表演后,整个班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因此我认为,教师必须准确地把握并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才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注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挖掘: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依附于课文载体实现的。它的实现需要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通过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关注教学对象的情感体验,并抓住了课文与学生的情感契合点。在学生学完了这篇寓言的寓意后,我设计了问题: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你今天学习了这篇寓言,你的人生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或变化?畅所欲言,有同学提到面对成绩时应该有平和心态,有同学开始正确认识与好朋友交往的问题,还有同学提到了独生子女如何面对父母的爱等,这些问题正是青少年普遍遭遇着的烦恼,在这堂语文课中,这些颇有共鸣的困扰竟被意外地迎刃而解了,而且是学生自己感悟出来的。因此,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改中提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是停留在中心思想、主题的归纳上,而应面向生活,走进社会,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地展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有效互动,积极评价,营造民主氛围:

  在这堂课上,我与学生一直处于“对话”的状态,只有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真正的民主课堂才能建立,也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当学生思考“有无得失之患”这道题时,刚开始十分困难,我提出了变换角色的假设,如以“白兔和青草”“天空和月亮”进行启发;当学生联系自身谈得失之患时,我也说了同是独生子女的自己的感受和故事,并积极启发他们,最后还把自己找到的金玉良言送给学生,彼此共同领悟,共同进步!

  我还十分注重倾听,然后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如在品味词句的环节,有些同学在分析时暴露出对部分修辞手法还没掌握,认为“有仿佛就是比喻”之类的情况,我即时给予纠正。每堂课的前五分钟演讲,我总是让学生对演讲者积极评价,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前一个学生介绍罗嗦,但我更关注于她的优点──—用了很多课本中的词语,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回顾生字词时,学生们完成得十分出色,我笑说:大家是否已经知道我的正确答案了?怎么那么正确的!

  当然,在某些题目的处理上,我认为还有欠完善的地方,值得推敲;在讲课时,感情的投入与感染能力还有待加强,同时,在整个备课过程中,备课组成员的相互启发使得这堂课更为完善生动。

  我认为只要坚持“享受语文,感受生活”的教学观念不动摇,终有一天,语文也会成为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的科目。我将为此而继续努力!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人生寓言》教学设计3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