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不应该“节选”

小编:

《报任安书》不应该“节选”

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文言文单元课文《报任安书(节选)》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原因何在?把全文拿来对照着读一下,不难发现,“节选”是一个重要原因。下面不妨把课文未选入的四段文字抄录如下,从篇幅上看,这些文字约占课文的一半稍多。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挹而与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中才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况于慷慨之士乎!如今朝庭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豪俊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又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伎,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

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弮,冒白刃,北向争死敌者。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此真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不然邪?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下面逐段分析。

段一:这段文字司马迁说,自己处境不好,连好事尚且不能做,更不用说替犯法的人求情了。况且这一段时间我跟着皇帝东奔西走,没有一点空闲时间,现在害怕好友死后听不到自己的解释而“私恨无穷”。

在这里,司马迁正面解释了为什么不向皇帝给任安求情,也写出了司马迁的处境给自己造成的痛苦。正是这种心情和处境,使司马迁郁闷于心,从而为全篇奠定了基调,这样的文字怎么能删掉呢?

段二:在这段文字中,司马迁首先说,我已经不是君子了(实为愤激之语),接着他历数历史上刑余之人所受的鄙视,其内心痛苦可想而知。然后从两个方面申说自己不能给任安求情,不能“推贤进士”。其一,刑余之人,实在微不足道。致令人唾弃,猪狗不如,怎么能让这样的人堂而皇之地走上朝堂,向皇上推荐贤才呢?这无异于对朝廷的辱没;其二,过去我还没有受刑还是一个正常人的时候,尚且是碌碌之辈,未能有所建树。如今已是被人唾弃之人,却想正儿八景的为国尽忠,岂不被人耻笑,真是不自量力,更是对朝廷和大臣们的羞辱。

表面上仍然是写不给任安说情的理由,但句句不离宫刑给自己带来的身心痛苦。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折磨让司马迁处处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底人一等,不能挺起腰板做人说话。时时生活在那些达官贵人、王宫大臣的睥睨和白眼中,这是一种什么生活?是一种能令人窒息乃至发疯的生活。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着司马迁的悲哀和心灰意冷,甚至是苟且偷生的绝望。这些文字格调低徊悲凉,体现着本文的重要风格特点,岂可删去?

段三:这段文字实际上是为了引出下段文字的。司马迁申明自己的拳拳报忠之心,他说,我本来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蒙皇上的恩典,借光接了父亲的班儿,就想一心一意干好本职工作,因此朋友的无聊聚会也不参加了,家里的事也不管了,一心扑在工作上。可是谁又想到,事与愿违。这是司马迁在道歉吗?这分明是说,虽然因李陵事我受了处罚,但现在我也不认为自己是错的。把一个想尽效国家的人看成反动派,这是冤狱,而这冤狱的制造者就是当今“圣上”;这里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坚持正义和真理的司马迁,是一个不肯低头屈就的司马迁。也正因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受刑之后,司马迁能含辱不死,写下千古不朽的《史记》。

段四:笔者认为这是全篇最精彩的一段文字,充分体现着慷慨悲昂、沉郁哀婉的风格特色。

这里激扬着正义。作者为什么替李陵求情?不是因为他们关系莫逆,“未尝衔杯酒”,连一顿酒都没喝过。仅仅因为李陵是一条好汉,一个铮铮的爱国热血男儿,一个富有正义感、责任感、品格高尚的人。司马迁相信自己的眼力,认为这样的人不会背叛国家。

这里有对奸佞的痛斥。那些一遇到危难首先想到自己妻儿老小的自私自利者,那些看到别人有一点错误就全盘否定、夸大其辞的人,作者语之不多,痛恨之情却充盈其间。

这里有悲壮的战斗场面。李陵以不满五千之兵,深入虎穴,与数倍于己的敌军鏖战,英勇顽强,以致敌军倾全国之兵围剿。弹尽粮绝,士兵们仍然浴血奋战,决不投降。试看文中的描写:“”。字字如画,字字生风。如此精彩的描绘,如此令人紧张的艰于呼吸的场面,且场面与文字节奏高度和谐,这等传神文字不值得学习吗?

这里有拳拳的赤子之心。司马迁不该为李陵辩护,因为他不够资格,可为什么还要说话呢?他仰慕李将军是一个原因,此外,欲以此宽慰皇帝,别让他老人家太上火伤了龙体。还有就是想以此痛斥奸佞小人,可结果事与愿违。

这里还有司马迁无助的孤独哀叹。因冤屈被囚,家中无钱,无从赎身;往日的朋友也不出面营救,甚至来探看的也没有,世态如此之炎凉;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关在狱中,看到的只是来来往往看门和送饭的狱卒。心中纵有万千话语和想法,可与谁倾诉和商量呢?他会凄楚地想,“我自己非但没有替李陵求下情,反被丢进大狱,真是可悲,可这其中的一二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和同情呢?”通观这段文字,先是充满感情的叙事,然后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结尾是令人扼腕的悲苦心境。这段文字真切鲜活,二千余年后读之,一个生动的、活生生的人的内心世界仍然真切地呈现于读者面前。其慷慨、其悲愤、其痛楚、其孤独、其悔恨、其失望无不明彻毕现。因为这段文字,使得这篇《报任安书》千回万转、波起云涌。正如后人所评,“慷慨啸歌,大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则又直与《离骚》对垒”,从而使这封信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成为千古名篇。

可以看出,以上几段文字是不能删节的,存之则是美文,删之则成枯木。教学实践表明,多数学生对此文不太有兴趣,究其因,文字有些深度外,恐怕与前半部分精彩的内容被删掉有关。由于删掉了这些文字,文章的内容显得有些枯燥和难懂。实际上后面的那些文字,说来说去就是一个问题:司马迁在受刑后为什么还要继续写《史记》?而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理解,没有前文的铺垫是不行的。

还有一个问题,由本文的写作背景可知,动点儿脑筋的同学读本文时都会问这样一个基本问题:任安与司马迁是好友,他为什么不给任安求情?这个问题司马迁在原文的前半部分讲得很具体,实际上他说“李陵事”也是在委婉地告诉任安,“我司马迁不能再给你求情了,我就是因为替李陵求情才到这地步的。”而阅读本文时产生的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只读节选后的文字是得不到满意回答的,这能说是好的“节选”吗?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报任安书》(课堂笔记)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双联帮扶个人计划八篇(通用) 化工员工转正自我鉴定(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