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1

小编:

学习目标:

1.熟练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下来。

2.积累文言词语。

3.教育学生明礼诚信,养成良好习惯。

导语:江山代有人才出,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国古代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有机智冷静的司马光,有聪慧善思的曹冲,有少年老成的王戎……今天,我们再认识几位,且让我们走进《世说新语》两则中的《陈太丘与友期》。

一、预习导航:

1、作者简介:刘义庆,南朝宋彭城人(现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的一批文人编写的。

3、读一读,参考课下注释,理解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 期日中__________

太丘舍去___________ 去后乃至_________

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 尊君在不_________

与人期行_______________ 相委而去_________

相委而去____________ 君与家君期日中_________

下车引之____________ 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

二、课堂探究

(一)译

1.借助课下注释自行翻译课文,疑难画出来。

方法指导:①、把古代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双音节词;

②、补充适当的词语;

③、调整句子的语序;

④、揣摩句子的语气。

2、小组合作交流,再不会的上黑板上标出来。

3、助人为乐:解决他人的困难。

(二)悟

1、“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2、元方是从哪些方面来反驳他父亲的友人?

3、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4、你认为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三)测

1、解释词语的意思

期: 日中: 委:

舍去: 乃: 去:

引: 顾:

2、翻译下列句子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延伸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民无信不立。 ——孔子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 ——大仲马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八年级语文《台阶》教学课例

李雪军

一、 教学设计

1、教学设想:小说《台阶》叙述了父亲——一位普通农民为盖新屋而辛劳一生的故事,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况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八年级学生对小说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把握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也有一些方法。教授本课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进一步传授阅读的方法,并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并通过揣摩文章语言,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

②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习先把握故事情节,再抓住关键语句,从而认识和理解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3.教学重难点

①教学重点:揣摩关键语句分析父亲形象。

②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

4.课时安排

一课时

5.课前预习

识记生字词,熟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来过我们福州七中的人,很多都对校园里那么高那么多的台阶望而生畏。而在座的同学在七中学习了一年多,早习惯了天天登高爬梯,是不是已经没啥感觉了?

(教室里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七嘴八舌。)

噢,有同学说如果走到校门口听到预备铃响,急冲上那些台阶,赶到教室,气都快憋过去了,当时真巴不得没有那些台阶。

是啊,爬台阶的确是件挺累的事!

可是呢,偏偏会有人希望自家门前的台阶高一些多一些,到底是怎样的人会有这种想法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小说《台阶》中的主人公——父亲。

〈二〉概括故事情节。

师:大家事先都已经看过这篇小说了,下面老师就请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故事情节。给大家半分钟时间考虑。

(学生默读课文。 )

生1: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太低,想要盖一座新屋。他经过多年的准备,终于盖好了新房子。

师:这位同学的语言很简洁,但概括的内容是不是还有待补充完善呢?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要 明确主人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请同学们按这样的要求再思考一下。

(给学生一点考虑的时间。)

生2: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他不甘心低人一等,决心要盖一栋有 高台阶的新屋。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但此时的父亲老了,身体也垮了。

师:很好!概括得很完整很明确,语言也简洁。

本文题目是《台阶》,小说也是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台阶”是全文的焦点,概括时要显豁突出。

〈三〉浅谈对人物的初步印象。

师:把握了故事情节,我们就会对小说中“父亲”这个主人公有个初步印象。

接下来,请大家交流一下你对“父亲”的印象。用一句话表达,如:“父亲是个……的人”。

生1:父亲是个勤劳的人。

生2:父亲是个要强的人。

生3: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人。

生4:父亲是个有些自卑的人。

生5:父亲是个渴望得到别人尊重的人。

生6:父亲是个有着坚韧意志的人。

……

〈四〉点评语句,感知人物形象。

师: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对“父亲”这个人物的初步印象,真是多种多样,而且老师也相信你们都有自己的理由。

现在大家回头想想,你对“父亲”的这些认识是从何而来的呢?一定是从小说中某些具体的语句中得到的结论吧!

的确,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对人物形象的认识理解,除了要整体把握故事情节,更要注重对文中具体语句的揣摩体会,从而得到自己的认识。

下面,老师先指定一些语句,大家细心揣摩,看看这些语句使你对“父亲”这一人物有了怎样的了解。

为提高效率,每组重点点评一处:第一组点评第6和7自然段;第二组点评第13自然段;第三组点评第21自然段;第四组点评第30自然段。用5分钟时间,先自己体会,再四人小组交流。本组的问题考虑完后,有时间可以再思考其它组的问题。

(学生基本按要求先是独立思考,在书本上写旁批,然后低声在四人小组里交流。速度快的个别同学开始点评其它组的语句。)

(5分钟后四组依次进行全班交流。举手要求发言的同学较多,既有点评本组所指定的语句的,也有要为其它组补充的。)

现在先请第一组的同学点评第6、7 自然段,其它组同学应认真听,等下也可以补充或者提出不同的见解。

生1:“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说明父亲长时间惦记着这件事,他很看重台阶高低这个问题。

师:××注意到“长时间”这个特点,很好。

生2:父亲觉得自家台阶低、地位也低,他感到没面子,我觉得他有点虚荣。

师:人都是爱面子的,我们应该不难理解父亲的感受。

(有其它组的同学举手要求发言。)

生3:联系第8自然段,我们知道台阶高低其实就是意味着地位的高低,看得出父亲渴望提高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师:××能联系上下文,从整体上来把握,很好!他的分析很到位,十分正确!

下面点评第13自然段。

生1:父亲总是看着别人家的高台阶,可见他有多么的羡慕。

师:羡慕之情。大家同不同意他的看法?

(众学生表示同意。)

生2:我不知道自己想得对不对。

师:没关系,大胆说。

生2:上一段说到烟抽够了就能干活,父亲一边看着别人家的台阶,一边老抽烟,他是不是想着快快干活,早点造出让人家也羡慕的有高台阶的新屋?

生3: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对的,下一段不就写到父亲下地去干活了么?

师:两位同学都说得不错。值得表扬的是,他们都意识到了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整体的分析理解。

生4:这段写到柳树枝摇来摇去都摇不散父亲看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的目光,你看眼前飘来飘去的树枝都不能影响他,说明他看得很认真。

(有其它组同学举手要求发言。)

师:哦,第一组有同学要发言,我们来听听。

生5:我觉得她说的有些牵强。这句写景不能那么死板的按字面理解,不是说真的树枝在眼前晃来晃去,父亲就不眨眼的直盯着别人家的台阶看。(下面有同学笑。)只是告诉我们父亲是很专注的,很认真的在想盖新屋的事。

师:这样的分析才显得合理。这里的写景就是为了衬托父亲专注的目光,充分表现父亲的羡慕向往之情,表现他决心的坚定。

接下来看第21自然段。

生1:放鞭炮时父亲“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看出他很尴尬。

生2:父亲不敢放鞭炮,我觉得他很胆小,可能是家里穷没玩过。

(课堂里一阵善意的哄笑,许多同学举手。)

师:这么多人都笑了,可能大家不太同意你的看法,我们来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生3:父亲不敢放鞭炮,不是胆子小,而是他不习惯。

师:不习惯什么呢?能不能说明白点?

生3:前面不是写到……(自言自语)我怎么找不到了呢?(翻书)

师:不要紧张。一时实在找不到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不一定非念出原话。

生3:就是说父亲一直都很老实,也没什么地位,人家也没把他当成重要人物。从来不引人注目,现在要让那么多人看他放鞭炮,他当然不好意思不习惯了。

生4:是第9段说到“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现在让那么多人来看他盖了有高台阶的新屋,自然是很不自在。虽然心里高兴,但还是有点尴尬,想把胸挺高些却因为背是驼惯了,无法挺得高。他不是那种张扬的人。

师:说得好极了!父亲一贯憨厚老实谦卑,盖了有高台阶的新屋,他打心底里高兴,此时在众人面前却手足无措了。

最后看第30自然段。

生1:从父亲的外貌可以看出父亲老了。

生2:父亲是因为自己老了,不能劳动了,很痛苦。

生3:这里写到父亲的“很倔的头颅”,和他失去生机的灰白的头发,看出他一辈子要强,现在不能干活了,很痛苦。

师:是啊,父亲辛劳了一生,劳动就是他的生命。不能干活,就失去了一切,他是为不能劳动而痛苦。

同学们的点评交流做得不错。在相互借鉴补充中,我们对父亲的形象认识得就更正确更全面了。

〈五〉自由点评,感悟形象。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刚才所点评的那些语句涉及到对“父亲”的外貌、神态、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学生若有所思,恍然大悟。)当然,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并非只限于此。文中还有很多语句写出了“父亲”的形象特点,请大家再找出一两处,谈谈自己的认识理解和感悟。

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要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体会。

(学生在书本上做旁批,5分钟后有不少同学举手要求发言。)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得很积极,发言很踊跃。这样很好,不要怕说错,就是要多锻炼才会进步。

生1:我要说的是第28段。父亲腰闪了还不让我帮他挑水,说明他很要强。

生2:也看出他不愿服 老。

师:对,这就是说他要强。

生3:第11段。看出父亲很勤劳,在努力准备盖新屋。

生4:第16段。“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说明父亲很执著,很有毅力。

生5:第15段。父亲不知疲倦的劳动,他是个吃苦耐劳的人。

生6:第5段。父亲脚上常年都是泥,他是终年勤勤恳恳的人。

师:这几个同学的分析都正确,所以老师也没有打断他们,

由于时间关系,还有很多同学要求发言,但不能满足他们了。没有关系,我们以后的课上还有很多这种机会。

现在我们归纳一下前面大家对“父亲”形象的分析,小说中的“父亲”是个老实厚道、要强、有追求、坚韧不拔、勤劳、谦卑、执著……的人。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有以下收获:第一,知道本文是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塑造了“父亲”这一形象,他淳朴、要强、坚韧……,令人尊重。第二,学会一些阅读小说的方法:先整体把握故事情节,再抓住有表现力的语句仔细揣摩,得出自己对人物的认识、理解和感悟。

希望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再尝试学习本单元的另外几篇以写人为主的文章,甚至可以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铃响)

好,下课。

三、 教学反思

1.关于教材的处理和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众多的教学参考书中,都建议教授本课时要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引导他们学习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从而更深的体味文章所流露出的崇敬和怜悯的感情色彩。

的确,本课值得学习的内容很多,但若要在一个课时内面面俱到,显然是不可能的。要么是处处蜻蜓点水,要么就要对教学内容有所舍弃,我选择了后者。

在教学中,我坚持教材为我所用的原则。教材只是教学的工具,用多少,怎么用,教师完全有自主权。每堂课学生能有一两点切切实实的收获就足矣。

这个单元的文章都是以写人为主,此课我又安排首先教,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指导学生如何认识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仅此一点。至于本文的结构、组材等,先暂时舍弃,留待学习本单元其它课文进行比较时再涉及。

2.关于课型的选择。

选择恰当的课型是搞好课堂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

这堂课我选择了讨论课型。这种课型是在系列问题的导引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生——生、师——生的讨论为主要教学推进手段的教学方式。我的选择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品质,使学生在自读准备和讨论(议论、辩论)的活动中,养成一种与他人合作读书的习惯,使学生不仅敢于补充、修正别人的意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同时又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精神等。

施行时我注意到几点:第一,要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由教师提出事先精心设计的讨论题目。因此,我要求学生预习时必须熟读课文,而设计的题目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第二,以读书为主要准备活动。学生围绕讨论题目自读、批注或写简要的心得体会,准备发言。第三,讨论要紧密围绕课文,不能脱离文本,教师又要维护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鼓励创新精神。第四,最后要小结。小结的目的在于明确认识,明确结果。

3.关于教学节奏。

掌握好教学节奏,可以既做到教学中的“高效率”,扩大教学容量,又兼顾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留有思考余地,让学生消化吸收。如:虽然整节课安排得很紧凑,但我在讲述一些要领阐述一些基本概念时,总是毫不含糊,一字一顿的讲,这样便于学生一字不漏的听进去,甚至记录下来;让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也不是走过场,而是留有足够的时间。

4.关于不足之处。

我明显感到自己不能以完全平常的心态来上公开课。这是一节市级公开课,听课的教师有一百七八,我还是较为刻意的去追求外在形式的完美。比如:为了按时完成每个教学步骤,当同学们在某些问题有所纠缠时,怕耽误时间,不是耐心的引导,而是直接抛出正确答案;当个别成绩差的同学回答错误时,亦没能耐心帮他,而是直接请好同学做答,后来怕再生枝节,甚至就不再请这样的同学发言了;因为时间不够,同学们还不能尽兴的讨论就被我打断,转如下一个环节……而在平时的课堂上是不会这样处理的。虽然在事后的评价中,不少老师说“这是一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是一堂“原生态”的课,但我觉得自己做得还很不够!

八年级语文学情分析

一、班级基本概况

本人在本学年度第一学期任教八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由于学生大都是农村儿童,加上乡下学生不太重视教育,因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很不平衡。尤其是班中有几位学生智力相对较低,作业难以独立完成;还有5-6名学生从一开始基础太差,习惯也不太好,也比较难以独立完成作业。

二、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基础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测试,结合本学期的学习表现,本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比较高,有四分之一学生很喜欢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语文学习,只有几位学生不太喜欢语文学习。从完成课外阅读作业时间与学习知识检测来看,我班总体学习基础不够扎实,两极分化距离较大。同样的一篇课外阅读作业,最快的学生与最慢的学生在阅读完成时间上整整相差近一倍的时间,作业慢的学生主要是知识不掌握,基础较差者,读课文还停留在一年级的指读水平。还有一两个是连最基本的字都不会认,一篇课文十有八九不会读;从知识检测来看,对课标要求的达成度一般,100%达标的不到一半,还有3 人只达到课标要求的40%,2 人只达到40%甚至以下。全面超标的学生只有1个,超过课标要求1/3的也只有5人。因此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我班的学生总体学习水平一般,特别突出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水平,还有极少数学生存在智力问题。可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基础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也就是简单的知识学生表现为很强的表现欲望,积极性高涨;而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学生望而生畏,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态度。

三、学生学习习惯与先前学习经验

通过近一年的接触,以及平时学生上课的表现与种类作业情况的观察,发现此班学生学习习惯一般,特别优异的学生很少,如认真预习,认真完成各种作业,认真复习,做读书笔记等。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习惯特差,如上课不发言,回家不预习,作业拖拖拉拉,甚至不完成,要教师再三催促才交作业。

《风筝》第一课时导学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2、字词的积累与运用。

3、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知识链接

1、文学常识。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881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立志学医,希望用新的医学,来“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但这并不能挽救落后的旧中国,于是弃医从文,走上了一条救国救民之路。1918年初,鲁迅参加了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的编辑工作,置身于当时的大力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旧礼教和旧文学的伟大斗争的前列。同年5月,他在这个刊物上,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指出中国社会的历史是人吃人的历史。 接着,鲁迅还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十几篇小说。鲁迅是择取中国文化遗产优秀成分和采用外国良规加以融合发展,创造现代小说的杰出代表,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

其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坟》等16部。其“自嘲”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为世人所称道。

2、写作背景。

这是一篇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出自散文诗集《野草》,1927年北京北新书局初版。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上世纪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这一天恰逢旧历年正月初一。《风筝》发表以后,它的抨击传统封建儿童教育的思想锋芒卓然毕露,受到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鲁迅先生同时另有一篇《我的兄弟》题材与之一样,人物相同,不过只叙写了拆毁儿童玩具风筝的错误,而《风筝》一文却挖掘了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1932年,鲁迅在《<自选集>自序》中说:“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风筝》就是作家对现实的感触——封建教育思想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摧残,在新发现的鲁迅的一首散文诗《我的兄弟》的基础上写成的一篇感想。《风筝》的寓意比《我的兄弟》更为深刻,体现了作家几年来的思想进程和严肃认真自我解剖的态度。

三、预习提纲

1、给加点字注音或据拼音写汉字:

伶仃( )( ) 憔悴( )( ) jué( )别 点zhuì( ) xián( )恶 sè( )缩 苦心孤诣( ) 虐( )杀 宽恕( )

2.多音字注音:

凶恶 ( )

恶 恶心 ( )

嫌恶 ( )

什物 ( ) 劳模 ( )

什 模

什么 ( ) 模样 ( )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并用加点的词造句:

伶仃—— 憔悴——

点缀—— 诀别——

惊惶—— 瑟缩——

恍然大悟——

虐杀—— 瘦得不堪——

苦心孤诣——

4.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风筝》选自散文集《野草》,回忆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 )

②本文采用了倒叙的写法,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显得真切感人。 ( )

③“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这一句中之所以用“无可把握”是“我”没有机会补过,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所以说这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 )

④文章一开始,对北京冬季放风筝的景色描写属闲来之笔,没必要。 ( )

5.根据课文的内容,快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艺品的吗?

②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④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④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时的中国正处在什么社会吗?

⑤文章记叙的顺序有哪几种?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

6.给本文划分结构层次,概括大意。

21.《风筝》第二课时 导学案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读顺,读准。

2、整体感知文意,能多角度理解文章主题。

3、珍视手足之情,丰富人文精神。

教学过程:

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合作探究

7.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8.“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 天空中荡漾了?

9. “我”为什么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

10.第3-4段一面写“我”,一面写小兄弟,对小兄弟的描写流露出什么感情?

。[来源:学科网]

11文中.对“我”流露出什么感情?

12.“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不幸”?

13.文中所说的“精神虐杀的一幕”,具体指前面的哪些事情?

14. 弟弟全然忘却,作者理当心情轻松,然而作者却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弟弟全然忘却,作者理当心情轻松,然而作者却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作者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

15.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来源:学&科&网]

16.为什么说“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形容天气外,有没有别的含义?

17.学习这篇文章,我明白文章的主题有:

三、学习反思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从学习方法上的收获是: ;

当然,我从课文内容上,也受到了为人处事的启示: ;或人生感悟:

四、目标检测

阅读课文第3、4、5三个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8.“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一句中的“掷”“踏”能否改成“扔”和“踩”,为什么?

19.“我恍然大悟似的”,文中的“我”悟到了什么?

20.“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一句中的“果然”两字包含什么意思?

21.在文中找出一句有关文章主旨的句子,并摘录下来。

22.童年的你有类似文中小兄弟的经历吗?如果 你是小兄弟,面对这样的遭遇,你会怎么做呢?

23.“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中的“铅块”这一比喻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二、1.周树人,绍兴,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2. 散文 《野草》4.①不是②线索3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④192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⑤顺序、倒序、插叙,倒叙。

三、1.2.3.略4①×②√③√④× 5.“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 5~8段 “我”想讨弟弟的宽恕,小弟已全然忘却,这更平添了“我”心头的沉重。

6.(1)“我”小时候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并且故意弄坏了他偷做的风筝。但当自己醒悟过来一心想补过,小兄弟却全然忘却。表达了自己对摧残儿童天性的自责、后悔。(2)由不赞成到支持。语句略。7. 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来说,是引出下文。8.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9. 是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10. 小兄弟入迷的情状描写得越细致生动,越加重对剥夺他放风筝权利的封建 家规的控诉力量。这里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11. 鲁迅是在自责自己当年扮演了冷酷无情的精神虐杀者的角色,言辞中流露出了同情、后悔、自我谴责之意。12.暗示此时的“我”已经因为年少时的举动受到了心灵惩罚。13.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并踩坏了小兄弟快要完工的风筝。14. 作者是一位能够勇于反省、勇于自我谴责、勇于承担责任、家庭与社会责任感都极强的作家,不可能因为弟弟的忘却、无怨就会自我说谎,自我欺骗地认为自己无过了。15. 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令人感到悲哀而沉重。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的思想来指导。16. “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也不可能了。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 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

四、 17.略。

五、18.不能,“扔”“踩”这两个词语不足以表现“我”当时狂怒的心情。19.悟到了小兄弟拾枯竹一定是在做风筝。20.不出所料,有真的被“我”猜中的意思。 21.我不幸偶而看到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22.有/没有,第二问回答倾向于从宽容的角度回答。 23.极度后悔、内疚、自责、感到万分沉重。比喻 说明我的心情非常沉重。

六、24.略 25. 1、叙述风筝事件的经过。 2、不爱放,嫌恶 我以为这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艺(受封建思想影响,误认为放风筝是玩物丧志,是可鄙的,受封建长幼有序礼教的毒害,误认为“我”不让小兄弟放风筝是天经地义的)。 最喜欢风筝 儿童天真好玩的心理 3、神态、动作 突出了小兄弟对风筝的入迷 4、时间:有一天 地点:堆积杂物的小屋 人物:“我”和弟弟 事件:“我”发现弟弟偷偷制作风筝,“我”毁坏风筝(起因: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我恍然大悟…… 经过:“我”发现弟弟在专心致志地制作风筝 ,粗暴地拆毁了弟弟精心制作的风筝 结果:得到完全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5、动作 心理 粗暴 神态 动作 聪明、动手能力强 6、风筝事件 7、惊惶、绝望 愤怒、傲然 8、弟弟知道“我”不会同音他做风筝,同时他自己也认为行为不当,所以只能偷着做。 这说明儿童有天真好玩的心理,这是他们的天性。 9、粗鲁、蛮横;苍白脸色 悲伤、失望等。 10、暗示此时我已为少年时的浍受到心灵的惩罚。 11、“我”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全然忘却,“我”心理更加悲哀、沉重。12、作者是严于解剖自己,为人严肃认真,知错就改的人;对冷酷现实的憎恶。 13、写出了“我”中年时 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认识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对当年自己毁掉弟弟未完成的风筝感到深深的懊悔。 14、自己对弟弟的管束简直是精神虐杀,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我”无从求得心情轻松,所以只得沉重,表达了悲哀的心情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棋盘山中学导学案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实用学校三爱教育活动总结与反思(通用21篇) 大学体育毽球的心得体会(精选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