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11

小编:

【教学目的】

1、了解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课文导入

1、教师说导语

杜甫曾有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见,景与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曾写过永州八记,寄情山水,落笔不俗,视角独特,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今天,我们就一同欣赏他的八记之一—《小石潭记》。

2、学生谈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对当时文风的改革、散文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

3、师生共解题

《永州八记》的八处名胜是:西山、钴潭、钴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竭、西渠、西涧、小石城山。这八篇游记各自成篇,但前后连贯,构成一个整体,展现出永州美丽的山光水色。《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课文阅读

1、初读:

要求:1)学生默读课文

2)圈出生字、生词,借助工具书及课本下注释,自行注音。

2、范读:

要求:1)教师范读或播放《小石潭记》的朗读磁带

2)让学生轻声跟读

3)同时补注课文中重要字音,如参差(cēn cī) 寂寥(liáo)摇

缀(zhuì)隶(lì)等。

3、熟读:

要求:1)学生参考注释,诵读课文

2)小组讨论疏通句子,注释重要实词、虚词,不明确的向教

师提问。

3)学生口译,把握文章大意。

明确:除课下注解为还要掌握以下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心乐之:以……为乐 以为:作为

皆若:都好象下澈:向下

同乐:快乐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斗折蛇形:名词作状语,像斗一样,像蛇那样

凄神寒骨: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

以其境:因为去:离开

4、理解:1)课堂讨论,学生逐字逐句地准确译出全文。

2)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译文回答下面问题,比一比谁的语言

既准确又优美,并说说自己读后有什么感受:

A、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B、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C、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D、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E、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明确:A、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出于好奇

B、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作者由潭写到水,由水写到石,由石写到树和蔓,小石潭的景致层次感强,错落有致,富有立体感。

C、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石上,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鱼水交融,写出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使人心情豁然开朗

D、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借景写情,静坐深思,不觉感到分外凄苦。

E、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 游者和鱼儿共同欢乐 感到忧伤悲凉

三、语言欣赏

1、再次朗读课文

2、阅读欣赏板块

3、体会下列写景的优美文字,找出欣赏点,讲明为什么?

欣赏板块一——《小石潭记》赏析

柳宗元善于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既肖其貌,又传其神,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如临其境。例如写小石潭,不仅“下见小潭”,点出了“小”,而且说“潭中鱼可百许头”也暗示了潭的范围不大,否则,潭的范围怎能尽在眼底,又怎能一览无余?又例如写“水尤清冽”,是从侧面写潭中的鱼,“皆若空游无所依”又清晰地写出鱼儿的静态是“怡然不动”,动态中“傲尔远逝,往来翁忽”,而且“似与游者相乐”,又把鱼儿的那种闲适、轻快、灵敏、活泼的柙态写得维妙维肖。

作者在写景之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际,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作者离开国都长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1)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5)“潭西南面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明确:1)坻、屿、嵁、岩,形状各异,写出了潭的奇特可爱。

2)三句描写潭边景物。“蒙、络、摇、缀”观察入微,刻画精确。

3)特写游鱼,游鱼空游无依,实则旁衬水清。

4)写鱼的情态。“佁然”“俶尔”“翕忽”写得惟妙惟肖。“乐”字写鱼,也是写人的心境。

5)明、灭,描写溪水因岸势曲折而时隐时现的状态,写得真切、形象。

6)笔意飘渺,引人遐想,“其岸”“其源”补述出“望”的对象。

7)凄、寒、悄怆,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受。发出仕途遇阻,不能施展抱负,郁郁不得志的悲叹。

欣赏板块二——柳宗元的政治生涯

王叔文、王(亻丕)的永贞革新,虽只有半年时间便宣告失败,但却是一次震动全国的进步运动,利国利民,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柳宗元与好友刘禹锡是这场革新的核心人物,被称为“二王刘柳”。年轻的柳宗元在政治舞台上同宦官、豪族、旧官僚进行了尖锐的斗争。他的革新精神与斗争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二王刘柳”和其他革新派人土都随即被贬。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

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岁的老母、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他们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在龙兴寺寄宿。由于生活艰苦,到永州未及半载,他的老母卢氏便离开了人世。

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由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长期的贬谪生涯,生活上的困顿和精神上的折磨,使柳宗元健康状况越来越坏,确是未老先衰。当他怀着一腔悲愤离开人世时年仅47岁。

四、课文拓展

1、借助参考书读懂下面两段选文。

2、将其中之一改写成现代汉语的小散文,可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

3、说说你可以从柳宗元的散文中学到什么东西?

欣赏板块三——钴鉧潭记

得西山后八日[1],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2],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3]。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4],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5],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6]。

[1]西山:在永州(今湖南零陵县)城西五里。[2]钴鉧:烫斗。因潭形似烫斗,故名钴鉧潭。[3]浚:深。鱼梁:阻水的坝,中间留有空缺,可放置捕鱼的竹篓。[4]偃蹇(jiǎn简):曲折起伏的样子。[5]嵚(qīn钦)然:山石耸立的样子。[6]羆(pí皮):熊的一种,体形比熊大,俗称人熊。

欣赏板块四——袁家渴记

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洞,其下多白砾。其树,多枫楠石楠、【木便】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异卉,类合欢而蔓生胶葛水石。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扬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也,出而传于世。其地世主袁氏,故以名焉。

五、课文作业:

第一课时:1、完成课后练习和同步练习。

2、背诵课文,准备默写。

第二课时:1、自学永州八记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小石潭记10(简案二篇)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最新亲自做饭作文(优秀3篇) 美丽的塔山作文左右(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