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师生互动——由一堂语文课引发的思考论文精品

小编:admin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新课程改革下的师生互动——由一堂语文课引发的思考教学论文精品,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转眼已经开展半年多了,在经过暑期的课改培训后,对于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特点及其指导思想均有了初步的认识。带着对新课改的美好的憧憬,以及对新课程理念下的终身学习观、人才观、情感道德价值观的初步理解,我又一次迎来了一批新生。面对着的是他们纯真的笑脸,充满新奇与希望的眼神,我深深感受到今后工作的压力和身负的责任与重担。

经过半年来的教育教学,我和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久前,我执教了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以植物为主题的《一粒种子》一课,听到学生们精彩的发言,大胆的质疑,使我感受颇深。学生们有今天的学习状况,完全是我和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只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迎春来。”回想刚开学时的课堂上,班级40多名学生中只有几个男孩发言比较积极,大多数学生只是坐在下面听。他们在回答问题时,也常会在前面加上这样一句话:“老师,我有一个想法,也不知道对不对,我能说吗?”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孩子们才把自己的话说出来,说完后有时还会有一个缩脖的动作。我不禁皱起了眉头,今天的孩子怎么了,为什么说话这么小心翼翼?这哪像一个6岁孩子的语言。在我的感觉中,6岁的孩子应该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年龄,是一个不会顾及别人说什么的年龄,他们是怎么回事?究其原因,我想有两点:一是因为我们刚刚接触,彼此间还不是很熟悉,怕说错了让人笑话。另一方面我自检我的课堂教学要继续改进才行。在不断学习感受新课改的理念中,我体会到在培养习惯常规的同时,应该给学生们更多的发挥自己语言和才能的空间,鼓励学生们大胆地想象、质疑、发现、创新,从点滴人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的课堂教学为主动的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种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就比如在课堂中的突发问题的解决:一堂课当中,总不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等待着你,有时会让你啼笑皆非;有时会让你会心地微笑;有时会让你措手不及;有时会让你受益匪浅;有时又会让你大吃一惊。因为我们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进发出什么样的奇思妙想,抑或是种种你所未想象到、未涉及到的问题,但如果这时老师只是简单地应付或直接给予其一个答案,长此以往,必然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削弱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失去动脑思考这一有利的契机的同时,学生们便会形成一种等待给予的惰性,这是有悖于我们的新课改的初衷的,这更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而今天,在进行《一粒种子》一课教学时,我看到了新课改理念下教育教学后的希望,我为我的学生们的奇妙思维感动,非常自豪,也更加坚定了今后的教育教学的方向和目标。

《一粒种子》一课是篇说明科学知识的童话,先写在春风的吹拂下,地里的一粒种子苏醒过来;再写种子与蚯蚓之间关于外面世界的问答;最后,种子终于勇敢地冲破土层,跃出地面,欢快地迎接一个通体光明的世界。同时还说明了种子发芽的条件:合适的温度(春天)、土壤、水、空气(借蚯蚓松土)。而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科学知识及其所体现的科学思维方法,又要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小种子的那种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尊重、默契、交流、互动便显得极为重要。

经过课前一番准备,我们的学习便开始了。课堂教学一直是在教师与学生间的感情交流中缓缓地进行着:种子由于有春风的吹拂,并且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因此她感觉很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种子觉得有点渴,喝了一口水,觉得很舒服,又把身子挺一挺。多么充满情趣的文章啊!学生由于认真预习,正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朗读着短文,适时的板书,及时的引导,这些都是在教师的意料之中。突然,有一个孩子举起了手:“种子从哪儿喝着水的?”突然的提问,我不禁觉得有点好笑,这么简单的问题也值得提出。但是按照新课改的理念,我已经养成了不包办代替的习惯。我的学生们亦是立即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且很快有了以下的答案:“是有人给它浇的水”、“是冬天的冰雪融化的水渗进了泥土”、“是下的春雨为种子提供的水”。好精妙的解释啊!在这不经意间的问答中,孩子渴望真知的心灵一下子被唤醒了,一种感受美的情感熏陶在这一刻被点燃。本想继续进行的我,这时发现又有孩子举起了手:“我对于第一个答案有疑问,我们不知道种子在哪,怎样给它浇水?”“如果是自己种下的种子,就可以为它浇水了。”又是一个精彩的回应。我想这应该是我引导其探究学习的好机会,也正好结合《语文天地》中要求“种一粒种子,写观察记录”一题进行操作前渗透的好时机。于是我拿起一盆平时并不被同学们注意的小苗,告诉大家:“这是我们班宫帅同学开学时送来的,开始它是很小的小苗,由于我们常给它浇水,看它现在已经长这么高了。现在正是春天,非常有利于种子发芽。我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都来种一粒小种子,来观察它的成长好不好?”由此,师生间的默契也达到了最高潮。课文在这一小小的插曲之后继续进行着……当朗读到“种子听见外面很热闹,连忙说:‘啊,我要赶快出去!’”一句时,又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如果是以前,我为了不影响我的上课思路,我会示意他放下手,课后再说。可现在,我毫不犹豫地请他说了自己的想法。他说:“看到种子现在的情况,使我想到一个比喻,我想把泥土中想要出去的蚯蚓比喻成为好象是一个人在坐监牢,坐了很长时间的监牢后,非常向往外面的生活,想要冲出去一样。”那一刻,我一点也不为我让他回答问题,可能会拖延课程进行时间的决定而遗憾:相反我却感到庆幸,我没有抹煞一个孩子的想象力,我想其他的学生也会非常受益的。

这堂课在学生们的感情朗读中结束了,可留给我的思考却很多。作为一名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教学已不是原来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一堂没有交往、没有互动性的学习过程,已不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学生们应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应当成为自己的主人,来真正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也要把学生当作一个主体的人来看待,认识到师生双方都是彼此关系的创造者,都有交流的直观能动性,师生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在这种师生互教互学的过程中,突现学生的价值,把课堂学习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向学、乐学、爱学。我们更必须有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的信心和决心,扭转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师生的新的理念,从而真正发挥学生的生命力和主体性,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让我们的课堂大放异彩。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新课程改革下的师生互动——由一堂语文课引发的思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把握情感纽带促进学生自读自悟论文精品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2023年运动之星自我介绍(大全5篇) 2023年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报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