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互动关系

小编:admin

摘 要:高中新课程在价值观、结构、内容、学习方式、评价以及管理等方面的重大转变呼唤高考作出相应改革。应改革高考命题与阅卷机制,实现高考内容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高考形式应由统一走向多样化,可以在分省命题的基础上试行分类高考和两阶段考试制度。高考成绩在高校招生中应由惟一标准转变为主要标准,逐步扩大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成长记录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程度。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考;高校招生

从教育与考试的关系看,考试与教育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但“考试只是一种方法,教育才是目的”,此次高中新课程实验在课程价值观、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等六个方面进行的重大变革必然要求高考内容、形式与录取标准等方面作出相应改革。

一、高考改革:新课程改革的前提

高考不仅具有为高校选拔合适人才的职能,而且承负着维护社会公平、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流动等社会功能,同时对基础教育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高考的教育导向功能如同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它的正面功能表现为以考促学、引导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发展,其负面功能则表现为诱发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文理偏科、学生负担过重、个性发展不足等问题。这种双向导向性客观上要求我们辩证地看待高考对基础教育的积极与消极作用,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其消极导向作用。但在高考与新课程改革关系的认识上,一些论者过于扩大了高考的负面功能,把新课程改革的所有不利都归罪于高考,甚至提出废除高考政策的提案。笔者认为在影响新课程改革成败的所有因素中,有些因素与高考有关,而有些因素与新课程改革自身有关,高考只是影响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因素之一,并非全部,高考不应该成为代人受过的替罪羊。

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体系的重大创新。新课程改革在课程价值观、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等六个方面进行了重大变革。在课程价值观上强调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课程结构上要求改变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的现状,设置综合课程,凸显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在课程内容上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学习的偏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在学习方式上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与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能力。在课程评价上改变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注重评价的过程性与成长性。在课程管理上改变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概言之,新课程标准强调由统一向多样、由知识向能力、由片面向全面、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从高考与基础教育的辩证关系看,新课程的这一系统性变革客观要求高考在形式、内容、录取标准等方面作出相应改革。没有高考的改革,新课程改革将无法落到实处。

二、高考内容改革:由知识考试走向能力考试

知识是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而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主要是指智力,特殊能力是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须的能力。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能力的发展,而能力影响着知识掌握的速度和深度。传统的中学课程体系与高考都受知识本位价值观的支配,重知识轻能力,考试内容以书本知识为主,重点考测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而对知识的应用与创造考查不足。这种知识本位的教育与考试体系是造成中学应试教育、学生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针对传统课程内容与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不仅在课程内容上要求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而且在学习方式上必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于新课程内容与高考内容的内在关系,高考内容应加快实现由知识考试向能力考试的转变,在知识考试的基础上更注重能力考试,重点放在对知识的独立分析、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的考查上。

命题是考试的关键环节,命题与阅卷机制改革是实现高考内容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的突破点。以史为鉴,科举制度走向消亡的根本原因就是考试内容严重脱离社会发展的带要,任继愈一针见血地指出“科举的弊病在于考试的内容,而不是考试的制度”。由此可知,高考内容改革应该成为高考改革的重中之重。首先,高考命题应真正体现能力立意思想。从历史看,我国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走过了一个犹豫摇摆的过程。杨学为指出:“从1984年起,高考按基本教材命题,这就等于,学生只要记住了基本教材,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这种命题原则,导致了高考的死记硬背(特别是文科,尤其是政治),题海战术(主要是理科),严重束缚了‘考能力’。……1990年开始的‘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命题原则,成了‘注重考能力’的不可逾越的障碍。”1999年,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一项重大措施,即高考命题“既遵循大纲,又不能拘泥于大纲”,这是全国统考50多年来命题原则的重大改革。然而,遗憾的是这个原则尚未认真执行,就被废除了。至今,高考的能力立意大多停留在学者理论研讨的层面,而在高考命题实践中并未真正得到体现。为此,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必须明确高考命题以能力考试为主的指导思想。其次,加强命题与阅卷专家库与题库建设。任何指导思想最终都是通过活生生的、具体的人来操作实现。能力立意的高考命题与阅卷更需要高水平的专业队伍来具体操作执行。然而,实行分省命题后,许多省(区)命题与阅卷专家严重不足,这必然直接影响命题与阅卷的质量。为此,必须进行长远规划,致力于命题与阅卷专家库的建设。同时,必须加强高考题库建设,这是保证命题科学性的必要措施。再次,改革命题与阅卷管理机制。现行的做法大多是根据命题与阅卷管理条例从大学和中学抽调教师参与命题与阅卷工作,命题人员必须在两个月内并在信息封闭的条件下完成高考试卷的研制,不仅时间紧迫,而且命题资料有限,多数命题人员只好根据经验命题,此种条件下的命题质量往往难以保证。从高考阅卷来说,由于考生数巨大而阅卷教师有限,每天每位教师必须批阅数百份试卷,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令许多高水平教师望而生畏。同时,现行高考主观试题采用评分误差控制制度,不少阅卷教师为了追赶评卷进度,采用了趋中打分策略,这就导致了试卷区分度的下降。依笔者之见,这些问题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否则高考的能力立意就成为空谈。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2008年高招全国统考试语文复习大纲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最新语文《咕咚》的教学设计 咕咚课文教学设计(优质5篇) 最新寒假趣事字作文烤地瓜 烤地瓜作文字五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