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拢新大纲 体现新思想

小编:admin

今年秋季开学以后,凡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小学各年级都将使用修订后的语文教材。低年级与中高年级使用的是两种不同的修改版本,低年级使用的是大修订的版本,中高年级使用的是小修订的版本。这样的安排,是根据教育部课程教材改革中心的统一部署。 课程教材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在教育部的领导下,课程教材的改革正在有计划地逐步推进。去年年初,颁布了修订版的语文教学大纲。依据修订版大纲修订的语文教材,也于去年秋季开始使用第一册,今年秋季将开始使用第三册。今年,教育部将颁布新的课程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与新的课程标准配套的第一册实验教材,今年秋季开学后将在部分实验区进行实验 课程教材的改革是周期性比较长的工程,上述两套教材的全面推进也尚需时日。为了使课程改革的新精神尽早贯彻落实,使在校广大学生尽早受益,今年年初教育部又发出通知,要求对三至六年级的教材普遍作一次修改,供今年秋季开学后使用。 这次修改中高年级语文教材,由于时间比较紧,教材的结构体例没有变动,课文也基本未动,特别是讲读课文一篇未动,这样就不涉及生字的调整。修改的重点是练习,着重解决练习中存在的“繁、难、偏、旧”问题。 现分四个部分介绍一下中高年级语文教材的修改情况,并就教学提一些建议。

第一部分:删改了训练项目 有系统地安排重点训练项目是人教版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原教材从六年制第七册开始明确提出训练项目。根据新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对训练项目作了调整,现列表比较如下: 原 课 本小 修 订 本 七 册 1、练习给课文分段 2、留心周围的事物 3、归纳段落大意 4、围绕一个意思写片段1、一边读一边想 2、留心周围的事物 3、理解重点词句 4、重视语言积累 九 册 1、怎样读懂一篇课文 2、注意积累材料 3、从内容体会思想 4、抓住事物的特点 5、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6、写文章要有中心1、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2、注意积累材料 3、从内容体会思想 4、抓住事物的特点 十 一 册 1、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2、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3、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4、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5、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6、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1、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2、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3、阅读要有一定的见解 4、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训练项目的调整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减,在项目总量上有所减少,原教材是中年级第七册每册4个,高年级每册6个。修改后中、高年级每册均安排4个项目。在项目总量上有所减少,简化了头绪,突出了重点。

二是删,即删去不符合新大纲精神的训练项目,在新大纲中,不提段的教学,不提中心思想的概括,意在克服教学中那样篇篇课文都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的程式化弊端,据此,修订教材在七、九、十一册中,删去“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围绕一个意思写片段”、“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写文章要有中心”等训练项目,“了解人物的内心”、“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等训练项目对小学生来讲,深了,也在修订本中删去了。 三是增,新增项目有“一边读一边想”、“重视语言的积累”、“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增加的训练项目,体现了新大纲的精神,突出了良好读写习惯的培养,突出了对语言的理解、感悟与积累,突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读书有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怎样适应训练项目的删改? 一是改变思维定势,对已删去训练项目,在观念中要坚决把它删去,不能仍然不自觉地按原有的项目去教;对新增的项目,在观念中要强化它,并探讨它在教材中的体现以及怎样进行教学教好小修订中的新增项目,有利于适应大修订本的教学。 二是补,即注意弥补教材的不足。小修订本的一个特点是教材基本不变,因此新增的项目,实际上是用它替换删去的训练项目原课文适合原训练项目,不一定适合新的训练项目,如第七册,有一个新项目即“理解重点词句”,重点课文是《捞铁牛》、《蝙蝠和雷达》和《新型玻璃》,这些课文后两篇都是说明文字,前一篇也在说明一个科学道理,即古人对水的浮力的运用,用以训练“理解重点词句”似乎不大适宜。要是用写人、记事、写景的文章用来这方面的训练,效果可能会好得多。因此,我的意思是,在别的课文中,适宜进行“理解重点词句”训练的,要结合进行,或注意渗透。 三是要扎实实效。重点训练项目少,大修订本还会更少,大修订本每册只有两个重点训练项目,减少了头绪,用来进行每个项目的时间和可利用课文更多了。要研究怎样扎实的效的进行训练。 第二部分:修改了课文思考·练习 课后的思考·练习体现了编者的编写意图,提示了教学思路,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考·练习的修改依据仍然是新大纲的精神。 一是新大纲的阅读教学要求。“对阅读要有浓厚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思考,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 二是新大纲关于阅读教学方法的提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修改后的思考·练习一般是三至四道必做题,有的课文还安排一道选做题,必做题的第一题一般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题目。第二题是理解词句意思,或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第三题是有关语言的笔头积累。第四题是有关朗读、背诵的要求。

一、有关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题目 小修订本与原教材的第一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请看《翠鸟》(五册)一课修改前后的第一题。 (原教材)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1)翠鸟各部分的羽毛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2)翠鸟是怎样捉鱼的?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3)“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杆上多停一会儿? 修改后的第一题是: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翠鸟可爱吗?为什么? 再看原教材第九册《火烧云》的第一题。 (1)课文中哪些地方讲霞光?哪些地方讲火烧云?霞光和火烧云有什么关系? (2)火烧云的颜色有什么变化?火烧云的形状哪些变化? 修改后的第一题是,读课文,说说火烧云为什么会让作者觉得那么好看,那么有趣。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修改前的第一题,问题提得过细过碎,影响学生自读自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修改后的第一题,则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整体感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教材的这一修改,将有利于克服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逐段串讲,繁琐分析的弊端。 笔者对小修改本的五、七、九、十一册的思考·

练习题的第一题作了分析、归纳,基本特点是重视整体感悟,又有以下变化。

(1)整体感知与一定的见解相结合。 如五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你认为小兴安岭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 又如七册《西门豹》第一题是,把课文中叙述西门豹到漳河边送新娘子的部分多读几遍,抓住他是怎样说和怎么做的句子,说说西门豹的怎样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的,他的方法好在哪里。

(2)整体感知与理解重点词句相结合。 如第五册《大海的歌》“默读课文,联系具体内容,说说‘浪花唱着欢乐的歌’和‘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唱着一曲新歌”这两句话的意思。 又如第五册《手术台就是阵地》,“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3)整体感知与想象结合 如五册《富饶的西沙群岛》“默读课文,想象海水瑰丽无比的景象。除海水外,课文中还有哪些景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又如十一册《桂林山水》,“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再想想人们为什么都说‘桂林的小甲天下’”。

(4)整体感知与积累语言结合 如第十一册《长城》“仔细看图,默读课文,在小组里说说长城的近景,远景和建造特点,注意用上下面的词语(堡垒、崇山峻岭等8个词语)。” 又如十一册《草原》“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向大家介绍内蒙草原的自然景色和民族风情。介绍时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5)整体感知与想开去相结合 如第五册《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读了课文,你想对小萝卜头说什么?” 又如《寓言两则》,“《守株待免》里的哪个种田人坐在树桩旁边想些什么?如果你看见了,会怎么劝他?”

二、有关领悟表达方法的题目 原教材这方面非常薄弱,修订后有所加强,主要体现在思考·练习的第二题。

1.领悟词句的表达特点,基本方法还是运用比较的方法,但又有变化。

如:(1)读一读,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2)用别人的词语替换下面的词语,再说说原来的好在哪里。

(3)按照课文内容填空,说说有没有括号里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4)读一读,比一比,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5)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这一题型在原教材中的作用是侧重理解词句意思,修订本则注意把理解词句意思和体会词句表达特点结合起来。如《三味书屋》“鲁迅在那旧桌上刻个‘早’字,他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刻在心里。”(鲁迅为什么要“刻”个早字,“坚定的信念”指什么?为什么说“刻”在心里而不说“印”在心里?)后一问问的就是表达特点。

2.领悟其他表达方法

(1)过渡段的作用 十一册《伟大的友谊》“在生活上,恩格斯热情地帮助马无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这一自然段和前后几段有什么关系?

(2)数字在说明文中的作用 第九册《鲸》“画出课文中带有数字的句子,想一想用例举数字的方法加以说明,有什么好处。”

(3)形容词的一叠词 《劳动最有滋味》,“比较下面句子中带点词和括号里的词语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写几句话,用上”马马虎虎“和”仔仔细细,“马马虎虎(马虎),必须另作一回,倒不如一下子就仔仔细细(仔细),做得妥妥贴贴(妥贴)。”

(4)绝句中的对一仗 第七册《绝句》“这首诗对仗工整,如‘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找找诗中中还有哪些地方对仗工整。”

(5)体会描写方法 如《海滨小城》“填空,再读一读,注意描写景物的方法”。

(6)体会比喻句,拟人句的表达作用 如十一册《林海》,“读句子,想想分别描绘了怎样的图画,再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①这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着白色的流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 ②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杉,白桦为裙,还穿着乡花鞋。

(7)篇章表达特点 第九册《高梁情》,“本篇课文和《白杨》在写法上有哪些共同之处?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有关语言积累的题目 积累词句是语言积累的重要方面,原教材形式单一,仅有”读读写写“这一题型,内容单一,要求积累的大都是本课含生字的词。在小修订教材中,把原教材中“读读写写”要求掌握的词语写进教参,作为常规要求。

编入课本中的语言积累题目则扩大了积累范围,形式了也有变化,笔者作了归纲,大致可分为五类:

①以摘抄要主要特征的题目。如”把你喜欢的词语在书上画下来,抄在本子上。摘抄的范围广泛,涉及到写景状物,写人记事方方面面。

②以背诵默写为主要特征的题目;

③以感悟认识某种汉语特征的题目,如“读一读,再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

④积累与领悟表达方法相结合的题目,如先摘抄外貌描写的句子,再体会其作用;

⑤与运用相结合的题目,如先摘抄句子,再用词造句。

四、有关语文扩展活动的题目 小修订本中的语文扩展活动题,是以选做题形式出现的,题前标有“Δ”。第五册安排4次,第七册安排9次,第九册4次,第十一册8次,在30个选做题中,除了第五册的《小摄影师》、《灰雀》、《会摇尾巴的狼》要求扮角色演一演,《绿色的办公室》扩大对引号作用的认识,《古诗三首》要求举办书法赛赛外,大体可分为四类。

一是引导课外阅读,丰富课外阅读的感受。如《狱中联欢》的选做题“课外阅读长篇小说《红岩》、《蝙蝠和雷达》的选做题“读书、查资料,了解还有哪些创造发明也是人类从动物学上得到启示的,向同学介绍一下。” 引导课外练笔,把读与写结合起来,如《高大的皂荚树》选做题“用一段话描写一种花草树木,要抓住特点。”《鸟的天堂》选做题,“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三是引导开展想象,如《小珊迪》选做题“把小珊迪去换零钱到小珊迪死了这部分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展开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新型玻璃》选做题“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发明什么样的新型玻璃,把你想到的讲给同学听。”

四是引导学生发表一定的见解。如《科利亚的木匣》,“从这篇课文你想到什么?举个例子说一说”。《圆明园的毁灭》选做题,“讨论:现在有人建议在圆明园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五、激发阅读兴趣,渗透学习方法,注重学习习惯,着眼于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激发阅读(积累)兴趣 原教材的着眼点是老师的教,因此语言是指令式的,要求是确定式的。小修订本着眼点是学生的学,因此十分重视激发阅读兴趣,把指令式确定式的要求变为自选式或不确定式的要求,从向让学生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应该主动去学好。如“默读课文,找出几个问题和大家讨论”,“默读课文,说说哪些句子最让你感动,你为什么感动。”“把你喜欢的词语在书上画下来,抄在本子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等等。

2.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学习怎样提问题。《会摇尾巴的狼》“1.默读课文,仿照例子,从课文中找出狼对老山羊说的话,先提出问题,再思考、讨论。例:老山羊从这里路过,狼连忙打招呼,说:”好朋友!为了我们的友情,帮帮忙吧!”(狼为什么连忙打招呼?它为什么这样说?)《黄继光》“1.仿照下面的例子,一边读课文,一边找出重点词句,先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再和同学讨论。例: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头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向指导员提出请求的?他为什么那么愤怒?“坚定地说”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情?) 如学习用查资料的方法学习。如十一册《古诗三首》“查找资料,看注释,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 用画画的方法帮助理解课文,如《开国大典》,“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天安门广场的示意图。” 用交流、讨论、竞赛的方法学习。 交流的方法如《晨读》“看图,读课文,说说从图画和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三个小伙伴在认真读书,把你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讨论方法如《小珊迪》“仿照下面的例子,抓住一些重点句子,提出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讨论。” 竞赛方法如《狱中联欢》第3题,“小组之间竞赛。(1)每人朗读课文中的一副对联,说说含着的意思。(2)每人就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或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此外,在理解词句意思或词句表达特点的题目中,先填空,后体会的方法,替换比较的方法等等,都体现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怎样依据修改后的思考·练习,改进阅读教学,提几点看法。

一、关于思考·练习 思考题变了,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也应随之变化。 一是思考题少了,提问少了,学生自行探究的时间说是量多了。老师要把减少提问腾出来的时间用在指导读书、感悟和积累上,不能课文没变,因惯性思维的作用,不自觉地增加提问的次数。如果这样做,教材的修订就失去了意义。

二是要明确题型意义,根据题型特点组织教学。如评价题、想象题能激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教学时要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引导评价和想象,发表一定的见解。又如理解课文内容与重点词句相结合,有利培养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时,不要急着讲重点词句,如“手术台就是阵地”,不要急着讲,急着让学生体会,而应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用自己的感性认识去体会重点词句。

二、关于理解词句意思和词句的表达特点 词句的教学,应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应先理解词句的意思,再领悟表达特点,否则会欲速则不达。在体会词句的表达特点时,应以体会课文的词句为主,以用来比较的词句为辅,用来比较的词句只是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词句,要突出体会课文原词句的表达之妙,不要本末代倒置。

三、关于语言积累 对语言积累,一定要高度重视。对生字词,应根据教参要求抓落实。对课本中一些不确定的要求,如“把你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不能放任自流,摘记多少算多少,要通过表扬摘记多的同学去激励其他同学,要培养学生的积累兴趣,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四、正确认识读、背的作用 在第一、三册大修订教材中,朗读背诵是列在思考·练习的第一题,意在强调它的重要性,而不一定是体现教学程序,中高年级小修订本中,朗读背诵仍放在最后一题,这是保留原有编排体例的特点,丝毫不意味着它不重要。在阅读教学中,熟读成诵仍然是第一位的要求。 五、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1.要充分利用思考·练习中的学习指导因素。首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自由,对教材中提示的“喜欢哪些语句就多读几遍”、“喜欢用什么方式读就用什么方式读”,要充分体会它的精神,让学生自由阅读,在自由阅读中培养阅读兴趣。其次要挖掘教材中的学法因素,如用比较、揣摩、想象等方法来领会词句的意思和表达方法,又如学习抓住重点词句,学习提问题,用问题帮助思考的方法等。 2.把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贯穿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新大纲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自主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应像一条红线贯穿始终,而不能把它处理成一个教学环节,更不是什么“先学后教”,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离不开老师的指导,要与老师的创造性教学结合起来,做到学中有教,教中有学。要研究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教学,增加课堂有效教学时间。

六、根据思考·练习的提示安排教学程序 根据修订后的思考·练习,教学程序的安排是否应包括这些要点:整体感知 重点探究 想开去 积累运用。

(1)整体感知:包括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查阅资料帮助学习课文和再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感悟。 (2)重点探究:在整体感知感悟的基础上重点探究重点词句段的意思和表达特点。 (3)想开去:在学完全文的基础上引导想开去,发表一定的见解。 (4)积累运用:引导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词句进行积累运用。 今年四月份在浙江举办的“全国小学语文教学与创新教育研讨会》上,《荷花》一课的教学值得借鉴。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如下: (1)感知形象。 包括“谈话激趣、观赏荷花、交流感受”三个不节,着眼于在情境中整体感知。

(2)通读课文。 包括“提出要求”、“自读课文”、“抽读课文”,着眼于在读中整体感知。

(3)品读1-3自然段,着眼于重点探究。 ①学生个体对重点词句的探究。 A.提出要求:a.划出你感觉写得最美的一个句子;b.说说这个句子美在哪儿。B.自读自悟。C.交流心得。 ②学生群体对重点词句的探究。 重点词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换词比较(长、钻、伸、露、探); B.体会怎样的长出来才可以说成冒出来; C.想象“这些荷花冒出来以后想干些什么”。 ③复读积累。 品读1-3自然段的1、2教学环节是对重点词句的探究,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面上的层次,对多数重点词句只要学生有所感悟且言之成理,均予肯定,但不作充分展开,把主要精力放在读好这些语句上面;二是点上的层次。对极少数重点词句,教师视学生的感悟情况,作相应的点拨和调整。

(4)积累语言。 主要环节是“交流感受”。引导和鼓励学生尽量用课文中的语言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三部分:调整了作文练习的安排 一、修订的依据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教材中作文练习的内容比较单一,比较多地安排了记实作文的练习,对想象作文的练习有所忽视,有些作文练习的要求也偏高,依据新大纲作文教学要求作了调整。新大纲指出:“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写实作文,“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二、修订特点 先把原课本和小修订本的作文安排对照如下: 原 课 本小修订课本 第 五 册 1、看图作文《悄悄话》 2、记一次家务劳动 3、写通知 4、写一处景物 5、写自己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 6、写一个人的外貌 7、写一个静物 8、记一次活动 1、续写《小摄影师》 2、记一次家务劳动 3、写一通知 4、写一处景物 5、写自己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 6、写一个人的外貌 7、编一个童话故事 8、记一次活动 第 七 册 1、一件有趣的事 2、我喜欢的一个人 3、一处秋天的景色 4、我喜欢有一种植物 5、记一次小制作 6、学写书信 7、写一个有意义或有意思的场景 1、一件我最感兴趣的事 2、我喜欢的一个人 3、一处秋天的景色 4、一张照片的故事 5、学写书信,学写摘记或读书笔记 6、按提供的词语写想象作文 7、写一个场景 第 九 册 1、看图作文 2、家中一件有趣(有意义)的事 3、秋天田野、校园的事物 4、生活中对你影响较大的一个人 5、学写表扬稿 6、我敬佩的一个人 7、科天里的景物和人物的表现 1、记参观、游览过的一具地方 2、家里一件有趣(有意义)的事 3、周围一处你最喜欢的自然景观 4、你敬佩的一个人 5、未来的 6、《白杨》中的兄妹长大以后 7、科天里的景物和人物的表现 第 十 一 册 1、看图作文 2、缩写《小英雄雨来》 3、一个难忘的人 4、写读后感 5、记一处景物 6、我爱 7、xx,我想对你说 1、看图作文 2、自由习作 3、记一个 的人 4、缩写《小英雄雨来》 5、假如我是 6、xx,我想对你说 7、我想发明

(一)写实作文 保留原教材作文的基本题材,但减少重复。 1.写事: 家务劳动(五册)→自己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五册)→记一次活动(五册)自己最感兴趣的事(七册)→一张照片的故事(七册)→家里一件有趣的事或有意义的事(九册)。 2.写人 一个人的外貌(五册)→我喜欢的一个人(七册)→我敬佩的一个人(九册)→在环境中写人(科天里的景物和人物表现)→(九册)记一个→的人(十一册)。 3.写景 写一处景物(五册)→一处秋天的景色(七册)→写一个场景(七册)→记参观游览过的一个地方(九册)→周围你最喜欢的一处自然景观(九册)。

(二)写想象作文 修改后每册都增加了想象作文,类型主要有编童话故事、写假想作文、扩展课文作文等。 1.童话故事(2次) 第一次(五册):我们都是伴随着童话故事长大的。不仅听过一个又一个有关动物的童话故事,还在课本上学地或者在课外读过不少动物童话。请你任选几个动物,想象一下在这几个动物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编一个童话故事,先说给同学听,再写下来。 第二次(七册):从下面的几组词语中,选择一组,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发生一些什么事情,编一个故事,先说说再写下来,故事要有意义,叙述要清楚,如果不想写提供的内容,另选几样东西和编故事也可以。 ①铅笔、橡皮、转笔刀; ②小溪、大海; ③眼睛、耳朵、鼻子、嘴。 2.假想作文 第一次:“未来的 ”。写一写“未来的……”。可以写未来的家乡,未来的学校,未来的“我”;也可以写未来的某种东西,如未来的电视机、未来的房屋……。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写出通顺有趣的文章。 第二次(十一册):写“假如我是 ”,把自己美好的想象、美好的愿望写出来。 第三次(十一册):写“我想发明”,要求尽量展开想象,把你想发明的东西的样子和用途写清楚,还可以配上小发明的示意图。 3.扩展课文作文(2次) 第一次(五册):根据课文《小摄影师》讲的故事,想一想以后可能发生什么,想好了和同学交流,然后写下来。 第二次(九册):根据《白杨》这篇课文的内容想象一下,课文中的兄妹长大了,他们可能在什么地方,正在从事着什么工作,如何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着新疆,把你的想象写成一篇作文,要把想象的情景写具体。

(三)新设自由作文和增加每次作文中的选材自由度 在第十一册新设一次自由作文。所谓自由作文,就是在命题上,在题材上,在要求上不作任何限制的自由,“这次作文不出题目,也不限制内容范围,请你自由写。……动笔前,先认真想一想,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然后放开来写。” 此外在不少作文提示中,增加选材自由度。如前面例举的从提供的几组词语中选择一组编故事,在作文提示中明确说明:“如果不想写提供的内容,另选几样东西来编故事也可以。”第七册写“一张照片的故事”,也增加弹性要求,“如果没有合适的照片,写发生在家庭成员间的事情也可以。”

(四)改写了作文提示,注意激发兴趣和开拓思路 请比较第十一册“××,我想对你说”这一作文题的提示。 原 教 材新 教 材 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作文,对谁说,由自己定。文章的内容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话,表达出真情实感,先想一想,最想对谁说自己的心里话,说些什么心里话。写的时候,要注意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写完读一读,是不是把要说的意思说清楚了。如有不妥当的地方认真加以修改。 每个人都有很多心里话。如,想对老师说,为了我们的成长,您操碎心;想对妈妈说,我长大了,别再把我当小孩看;想对小伙伴说,我们别再互相起引号了,这样不文明;想对邻居阿姨说,谢谢您多年来对我们的帮助…… 写一篇作文把你最想说的心里话写进来,说心里话,就一定要真实,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以后读一读,看有没有表达真情实感。 比较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修订后的作文提示非常重视作文兴趣的激发和思路的开拓,如上述例子想对什么人说,说什么,通过举例诱发学生倾吐的愿望和明白要向谁倾吐,倾吐什么。

(五)作文要求更加合理 一是删去不符合大纲精神的要求和过高的要求,如五册删去了“写一段话”、“用词准确”等要求;七册删去了“写一个片断”的要求,九册、十一册还删去了“围绕中心写”的要求,把“有条理”降为“有一定的条理”。 二是对记实作文都强调要写真实,表达真情实感,对想象的作文,都充分强调要大胆发挥想象。两者的区别十分鲜明。

三、教法建议

(一)仍然要充分重视记实作文 记实作文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不能因练习次数的减少而重视不够,人教版小语教材主编之一蒯福棣同志在《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一文强调指出:“教学生作文,首先要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写清楚,记事状物做到真实可信。抒情表意做到情真意切,这样的基本功打好了,以后写种类文体的文章才有牢固的基础。”“只有引导学生写真实的生活,才能促使他们认认真真地生活,细致入微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不断充实自己的生活库存,日积月累地做作文的准备,从而在需要作文时觉得心里有底,有话要说,有事要写,在需要写幻想题材的文章时也有驰骋想象力的广阔天地。 在作文练习总次数不变,却让出近1/4的次数去练习想象作文的情况下,更要努力提高记实作文的练习效益,写一次要有一次的收获。 在记实作文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增强感受事物的能力,并融入情感的教育。如记事的作文,在帮助学生拟出事情发生、发展的线索时,还应该激发他们的情感,帮助他们理出自己的感情线索,即事情发展一步,心情是怎么变化的。学生拟提纲时,不但要拟出事情发展的提纲,还要拟出情感发展的提纲,在写实中表达真情实感。

(二)要学会指导想象作文 想象作文的教学以往实践较少,可能会因为缺乏经验而放松指导。要达到新大纲的要求,必须学会想象作文的指导。 修订教材中想象作文分三类,必须根据不同类型的想象作文的特点进行指导。 童话式想象作文。这是运用小学生喜欢动物的特点,用他们善良的童心,用动物来代替人物形象,来表达他们的愿望,对诚实、勤劳、勇敢、合作和乐于助人等方面品质加以赞美;对说谎、懒惰、贪婪和自私等不良行为加以批评。也可利用学生喜欢和熟悉的事物,引导他们写童话想象作文。指导时,应让学生明白所要写的动物或事物的基本特点,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这基础上,把它们想象成不同性格的人,想象出情节,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假想式想象作文。又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科幻作文,如“月球上的新居民》、《火星探险记》、《太空遨游》等题目。这种作文内容全凭小作者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加以大胆想象虚构出故事情节。这种想象作文一般小学生是很难进行创作的,必须要对科学知识有较系统、深刻的认识,才能写出这类作文。单册没作专门安排,双册是否安排,还不清楚。 一类是未来现实生活的想象作文,如《未来的……》、《我想发明》等作文都是。这类未来现实生活想象作文,是小学生想象作文训练的主体。这类作文是少年把美好的愿望和理想,加以具体化的一个思维过程,这类作文写作时要注意几点。

一是要大胆想象。作文中的每个细节,都应该是未来社会的格局;

二是要合乎情理。未来现实生活想象作文是理想性想象而不是不能实现的幻想性想象,更不能神话化;

三是实实在在。想象作文虽是想象,但写法上要“实”,要有时间、地点、人物、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用记叙现实生活的方法去写未来现实生活。一类是转换角色式的假想作文。如《假如我是……》把自己想象成电脑程序员,市长等,要根据这些人在社会上的作用去作假想,假想自己 课文中这个要求较空泛,也可以假想成 让人读了,觉得是实实在在一件事、一个人。

课文扩展作文。一是改变课文的侧重点作文,如续写《小摄影师》,是改事情的结果为事情开头,然后想象事情的发展。一是改变课文的时代背景。如《白杨》中的兄妹长大以后,它的背景是未来十几年后的社会现实。写好课文扩展作文,首先要正确理解课文,要很好地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如《小摄影师》以后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想象的依据一是高尔基对儿童的关怀,一是小男孩的倔强的性格,又如《白杨》中的兄妹长大以后,一个是对十几年后新疆的想象,有那么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新疆将变得非常美好,一个是对兄妹的想象,父辈的期望和身教的影响,将促使兄妹俩健康成长。

(三)倡导自由习作,结合有效指导 新大纲作文教学的核心是自由习作,修订教材比较充分的体现。 一是正确理解小修订本中的一次“自由习作”。教材中安排“没有题目,没有题材要求”的习作,体现一种全新的作文教学观念,作文就是要让学生自由地写。对十一册中的这一次“自由习作”,要真正放开,让学生去写。不要把它作为一次补缺补漏的机会,“自由习作”没有题目,没有选材限制,激发兴趣,开拓思路还是要的,具体怎么做,请大家在教学实践中好好总结经验。 二是要把握好每次作文练习中选材的自由度。对选材没有弹性要求的作文练习,最好不要放得太宽。可能纵容一些,学生的偷懒心理。而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生活有材料可写,如记参观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应组织参观游览活动,而不是随便让学生自己写,如果让学生自由写,学生可能重复以前的作文。有的作文练习有弹性要求,如《一张照片的故事》,弹性要求是:如果没有合适的照片,写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事也可以。设有弹性要求,主要考虑在指定的题材范围内不一定每个同学都有内容写,因而放宽选材要求,但所选材料必须靠指定的题材范围较近的。像这个作文题。

四、作文指导课要把重点放在激发兴趣上 修改后的作文提示把重点放在激发兴趣、开拓思路上,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一特点。可以把指导课和讲评课的任务区分开来,指导课重点放在激发兴趣和开拓思路上,讲评课重点放在怎样表达上即如何做到内容具体清楚,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等要求上。 为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和开拓他们的思路,老师要多做创造性的教学设计。网上看过一个材料,一个老师教《向你介绍我》,他另辟蹊径,模仿央视的“实话实说”,要学生当场采访老师,在同学的采访过程中边采访边小结,通过采访从哪几方面了解老师。再提出要求,让学生把自己写下来,让老师也了解他们。

第四部分:增加了语文实践活动 新大纲强调指出,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据此,小修订本安排了“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它是课内语文学习的扩展,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修改后的每册教材都在基础训练中安排了两次实践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第五册:1.读科学家的故事,开故事会;2.古诗朗诵会,并用诗配画的形式展示自学的古诗。 第七册:1.收集值得保留的资料,做成剪报;2.召开科技知识介绍会,并出专题黑板报或墙报。 第九册:1.召开小小新闻发布会;2.自己办手抄报。

第十一册:1.调查社会上的用字情况,写出调查报告;2.评选写小发明的优秀作文。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应该因地制宜。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必于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教材中的安排仅供参考。 从以上简单介绍可以看出,这次中高年级的教材修订,虽然结构体例未动,课文基本未动,但还是多方面地体现了修订版大纲和课程标准的新思想。今年我们用好这套小修订的教材,就为明后年使用大修订的教材作了准备;再经过几年使用大修订的教材,又不使用配合课程标准新编的教材作了准备。我们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就能不断登上新台阶。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词句的动态分析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最新行政个人工作目标和计划(模板18篇) 2023年消防和食品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消防和食品培训心得体会总结报告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