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人文精神,关注普遍人性------浅谈小说教材的分析处理

小编:admin

小说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头戏.过去,我们曾经特别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侧重于教授学生知识和阅读的方法.于是有按照教学流程来处理小说的:作家介绍、写作背景、情节、人物、环境、主题、艺术特点的分析等等.这种教学方式被定性为填鸭式教学.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晕头转向.甚而至于有些学生反映听老师分析完课文,觉得还不如自己课下阅读的体会来得深刻。后来又有主讲方法的,总结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多少种,心理描写的分析等等,可是,这些阅读方法在实际的小说阅读中又有多少学生有意识的去运用呢?它的实效性又有多少呢?我不能不怀疑。也许有人说学生读的多了,自觉不自觉地就会用了,先给出理论,在实践中他们会用到,起码考试时能得分。可是,考试时考小说的几率实在不大,学生读小说更关注情节,老师的苦心对学生没有用。其实,更多的是老师认为这样讲条理更清晰,语文课也显出规律性,易于学生操作。有时,我们看到学生在课堂上不假思索地呼应老师的讲课思路,一堂课很流畅地走完了,于是,心满意足.可是一考试就原形毕露,成绩不高.究其原因,学生没有在课堂上真正地与老师作思想的交流,没有自己真正地动脑去思考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那么,轮到他自己走路的时候,就不知路在何方,是搭桥还是架车了..每想到此,我便汗颜.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于是,很多老师进行了各种努力和尝试.进行启发式教学、研究性学习.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究的积极性,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学生们煞费苦心的或讨论或上网或翻阅资料书或排短剧小品又“主动”地发现了什么呢?差不多还是前面那些我们教师想要讲给学生的东西,只不过是借学生的口说出来而已,于是,欢呼吧,我们告别了填鸭式教学,我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终于学会了主动学习,他们的创新能力被激发和培养出来了。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但是我们高兴得太早了!我们只是换了一种较为隐蔽的方式来灌输和填鸭,这种做法可能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危害更大。如果上面说的那些东西一定要让学生知道的话,我看就直接告诉学生算了,甚至直接印发给学生也未尝不可,干嘛煞费苦心拐弯抹角把它们放进学生嘴里然后诱骗他们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呢?

那么如今的小说阅读,我们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他们生于80年代中后期,就观念来说,这是一群推崇个性、热爱冒险,喜欢现代的人;就背景上来说,这是一群伴随着视听浪潮网络世界长大的人;就接受方式来说,这是一群读图画而非读书成长的一代。他们张扬个性,追求自身的价值。可是过多过滥的文化快餐又使这群人吃坏了胃,明显的营养不良.在这飞速变化的时代里,如果我们还守着传统的思想,我们所“传授的道”,学生能信服并接受吗?如果我们还囿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教学模式,我们“解的惑”学生能理解并赞同吗?如果我们还固守着过时的老得掉渣的语言,必将被学生视为“老朽”。我们自己个儿嘲笑孔乙己的书呆气,讥讽封建社会文人“子、乎、者、也、哉”似的迂腐,其实某些时候我们何尝不被学生嘲讽调侃呢?

新课标中代表现代语文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利用阅读期待,反思,批判等环节,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首先必须承认并尊重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努力摆脱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等与标准化评价一脉相传的教育理念;让每一个学习者都懂得和获得思考的乐趣,自觉维护思考的权利;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平等与自由的空气;自觉养成热爱科学、讲求理性、尊重别人的意识和习惯;逐步具备怀疑的精神,批判的勇气,不自满,不知足.等优良品质。这实质上就是要求语文教学充分凸显人文精神.而我敢说,这样的人文精神意识,我们的学生还是严重缺乏的.要改变这种状况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语文教学应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与火热的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关注小说反映出的普遍人性.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进行了初步的教学尝试。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思考和阅读兴趣,必须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启悟智慧的问题.即找准文章的切入点.我的经验是,①在矛盾处设疑。.在讲授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在别里科夫的恋爱风波处设疑.别里科夫别看他的衣着行为怎样与众不同,性情孤僻,但是面对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华连卡,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他还是决定结婚了。这就是不合理中的合理。不过婚姻在华连卡骑自行车时别里科夫的脸色由发青变为发白已埋下了流产的伏笔,在华连卡看到他从楼梯上滚下来的窘态而放纵的大笑中宣告结束。那么,作者为什么安排这样一个情节?我让学生假设二人是否有结合的可能?答案是一定的,不可能。为什么呢?因为两个人的结合,在更深层次上是两个人心于心的交流,思想上许多方面的认同。华连卡和别里科夫明显的是有不同思想的人。别里科夫的思想又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分析出别里科夫在思想认识和思维模式方面的套子化。最后,别里科夫在思想套子的桎梏中悄无声息的死掉了。他的死大快人心,我们都去送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本以为从此可以享受完全的自由了。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这是为什么呢?恐怕不仅是为了塑造一个胆小、怕事、反对一切新事物的卑琐小人物,从平凡的琐事中揭示出他们的不觉悟,唤起人们对浑浑噩噩、半死不活的生活的厌恶,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吧。实在的,我更愿意品味最后一段话:“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很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别里科夫死了,可套子还在,正是这套子使生活又恢复到那乱糟糟的旧样子。不打破僵化的思想套子,生活就不会改变摸样。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是否又有这样那样的“套子”呢?如果有,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些“套子”呢?启发学生结合现实生活现象做更进一步的思考,训练学生的思维。我想,对于学生的未来总是有好处的。

②在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处设疑。在讲授《祝福》这篇小说时,通常的做法是从分析祥林嫂的四次肖像描写入手,分析造成每一次肖像变化的原因,最后得出是封建的夫权、族权、神权三座大山将她压迫至死。小说的主题直至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从人物形象入手,分析造成人物性格和命运的社会和历史原因。但长期以来冷静客观的分析似乎使我们的神经有些麻木了.我一直在思考,祥林嫂有没有活下去的希望和可能呢?经历了前两次人生打击之后,祥林嫂依然执着地寻求活下去的希望,难道的真的如鲁迅所说,只是想做稳了奴隶吗?不仅仅如此吧。她一次又一次地讲述阿毛的故事,人们习以为常地认为是因为祥林嫂太唠叨以至于对其厌烦了.但我想更多的也许是一个母亲丧子之后本能的悲痛和情感的祭奠吧。可是鲁镇上那些善良的人们在表示完应有的同情和怜悯之后,谁又能更多地体会、关心祥林嫂内心的无助和悲哀呢?“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的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她们来,是听故事,以满足。而不是来安慰祥林嫂那颗伤痕累累的心。于是对此我设疑:祥林嫂为什么一遍一遍地讲述阿毛的故事?人们最初和最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后得出,如果说杀害祥林嫂的凶手,众人的集体无意识的奴性和冷漠,这个普遍的人性才是必不可少的凶手之一。而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形成,又是长期的封建思想教化在社会结构和群体心理中积淀的结果。这种集体无意识才是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这才是真正可怕的,

文艺理论书上对小说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我更愿意固执的坚信一种简单的说法-----文学即人学.小说是写人的,写人的命运遭际,写人的心理和情感,写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这个人当然是生活在一定的时代和社会条件下,他们有着各自的经历、情感、性格和命运,有着幸福或不幸的各自根源.但他们并不是跟今天的我们和今天的生活毫无关系。我认为,凡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固然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历史。但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它以历史的方式深刻而普遍地再现了现实,反映了人性中最普遍的一面。我们讲19世纪末的俄国,讲20世纪初的中国,讲资产阶级暴发户的丑恶灵魂,讲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讲阿Q的命运,讲祥林嫂的遭遇,讲翠翠的人生,讲别里科夫的套子。我们或鄙视或同情或叹息或愤怒……于是,我们认识到了封建主义的罪恶、资本主义的罪恶,引起疗救的注意,从而无比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小说不是历史或政治读物,也不只是愉悦感官的消费品,而是人的精神和心灵的揭示。我们在经典作品中读出了我们自己的影子.因为现实中有历史的影子.典型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反映了我们大多数人的性格和命运.所以,我更多的关注未来,关注小说的现实意义,深入探究其主题再现出的普遍人性。通过小说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人性的光明与黑暗、刚强与孱弱,从而能够追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一切症结的所在,弄明白人类只配或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命运,由此产生一种悲悯的情怀,这种感情直指向自己和自己所处的这个社会。以次更加深入的思考疗救的办法.同时,我有愿意这样去引导我的学生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从而对现实的阳光面与阴暗面都有了解,增强免疫力,对自己生活其中的这个世界既不盲目乐观,也不忧郁终日,从而使学生能对课堂对教材对读本产生兴趣,愿意与老师交流。

最后,我以挈诃夫的小说中主人公的一段话作结束语:“我体会到生活状况和教育把我限制在狭小、虚伪的圈子里,我的全部生活无非是天天费尽心机欺骗自己和别人,而且自己并不觉得。……我想到我一直到死都摆脱不了这种虚伪,就心里害怕。……我们往往不公道,对人造谣中伤,破坏彼此的生活,把我们的全部力量都浪费在我们不需要的而且妨碍我们生活的无聊事情上。……我怕人们,是因为我不了解他们。”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着.阅读教学正是要让学生让我们认识到这种生活的实质,抛弃各种无聊和偏见,自由而真实地和有尊严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语文教学应该教人为何生活和如何生活,这也是我所理解的教育的最终目的。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十教学案例反思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