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枝柳》研课全记录

小编:admin

青海高原一株柳

陈忠实

这是一株柳树,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普通极其平常的柳树。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木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的“哦”了一声。

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惟一的一株柳树。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野,根本看不到任何一种树。没有树林的原野尤其显得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的渺茫和苍凉。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怎么就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枝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荫;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砺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原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炼;它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的感召。

我便抑止不住猜测和想像: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随意抛撒到这里,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发了。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撒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苗子全部嫩抉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这株柳树就造成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千年奇迹万年奇迹,无法猜度它是否属于一粒超级种子?

我依然沉浸在想像的情感世界: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了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殛,被劈断了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凝经受过一次摧毁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顽强一种侥幸,还是有神助佛佑?

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对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情景了。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引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念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念家园的乡情。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枝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漫天飞舞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的难以想像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的道路和生命的命运相差何其远!

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更没有攀比没有嫉妒河边同族同类的鸡肠小肚,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命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发展起来壮大起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我崇拜这株高原柳树。

第一次研讨

文/铁皮鼓

10月22日第三节课,小会议室,两位校级领导,连同李吉银、周信东、祁华忠、马继芬以及研究中心马玲、朱忠国、杨超和我等,开展《青海高原一枝柳》第一次研课,主要任务是文本解读以及教学目标的设定。周五,马继芬将先上此课,下周一及周三,祁华忠和周信东分别再上此课。

此课中的知识点很明确:托物言志;对比;实写与虚写(当然,主要讲虚写)。

诸向阳校长首先提出,能否将此课当成定篇来教,遭到了一致反对。因为真正的经典作品有其天然品质,这种品质体现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意蕴丰富的风格或者结构,有丰富的阐释空间。而陈忠实这篇散文,即使放在《散文选刊》这样的杂志中,也只是一篇普通文章而已。

周信东老师提出,目标有两个核心。一是虚写在文章中的作用,二是通过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主题。至于对比,是在讲虚写的作用中自然而然提到的,不必单独作为目标。这一意见,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

目标既定,如何达到?在这篇文章中,真正的大问题在哪里?

大家发现,文眼全在“神奇”二字,一二段形成对比,第二段重点在“神奇”一词上,因此笼罩全篇的问题只有一个:为什么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或者:青海高原一枝柳到底神奇在哪里?)

如何讲“虚写”这一语文知识?重点要二。一是虚写在文章中的作用,此文中,六七段的虚写,是与灞河柳形成对比,突出说明高原柳在“死亡之路”上与环境的抗争,表现它“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或者说顽强的生命力;二是虚写的方法,即虚写不能凭空捏造,而应该是合理的,有依据的,与全文上下贯通的,有助于突出表现主题的。第五段这样写道:

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枝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荫;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砺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原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炼;它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的感召。

没有这一段中对柳树“粗砺而坚硬”的特征的描写,后面的想象便缺乏依据,而天马行空,缺乏合理性的想象泛滥,正是小学阶段想像练习的最大问题。

如何通过“托物言志”来讲主题?这需要进行文本细读,从一二段的对比引入(为什么作者说这是极其平常的柳树,同时又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通过三四五段的实写与六七段的虚写的结合来写出高原柳的生命力,通过第八段灞河柳的对比衬托来进一步突出高原柳的艰苦卓绝,最终顺理成章地引出第九段对高原柳与环境抗争的生命力的赞颂。

大家提出要用三重境界的框架来思考,此课可与学生的生活、生命相关联。我提出一个问题可用来问学生:你愿意做高原柳还是灞河柳?这个问题既可以作为思维训练丰富课堂,也可以编织到目标中去。可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一棵会走动的“高原柳”,人生总会遇到种种艰难,有时候是环境的艰难,有时候是求知的艰难,最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一种向高原柳一样面对生命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无论是生存在比喻意义上的“青海高原”还是“灞河”,都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神奇”。

一节课的研讨,很快就结束了,热烈而高效。

这一课研讨涉及到需要深入钻研的语文知识有:虚写,托物言志。前者可以联系诗歌中的虚写进一步探究,后者要努力地与借景抒情等语文知识区别开来,尽力做到准确,清晰。探究清楚了,就是两件小兵器。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次研讨

文/铁皮鼓

昨天与干干讨论,对此课他提出新的观点,即这是一篇英雄叙事。进而提出,托物言志的手法,本身就具有英雄叙事的特征,比如《白杨礼赞》《荔枝蜜》等。英雄叙事意味着要描写英雄的处境(环境),身世(生长),有时候还要有英雄与庸众的对比,最终突出英雄的品质(精神气魄)。再进一步地,由于托物言志本身是广义的象征手法之一种,因此以后在阅读象征主义的时候,要留意这方面的特征,也即对这一武器要争取有一个透彻的把握。

今天马老师此课,B类目标为:

1.从虚实结合的揣摩描述中把握柳树的神奇形象;

2.从神奇的柳树身上读懂每个人在生活中做一个积极向上、坚强不屈的人。

今天的研课,除上次集体备课时的老师全体参与外,六年级其他语文老师也参与了。

首先仍然对目标进行研讨,干干提出,此处不宜出现虚实结合的描述,因此考试不考虚实结合,应该用“想象与联想”、“对比”来取代。我也提出,要将“托物言志”写入B类目标,与第二个目标结合起来。

这样重新来进行文本细读,就可以像王校长所说的那样,将文本主体分为四个部分。

第3-5段,写高原柳的生长环境(处境)。这三段环境描写也有意思,是由远及近地写,仿佛镜头在逐渐拉近,最后聚焦在这株柳树上,这是实写部分。第6-7段,是通过想象和联想写高原柳的生长过程(身世),这是虚写部分。第8段是通过与灞河柳的对比,来衬托高原柳的神奇不凡。第九段则揭示主题,歌颂高原柳。

按英雄叙事来讲,这篇文章是先讲英雄的处境,然后回顾英雄的身世,再把英雄与庸众作对比,从而突显英雄的品质。但在教学策略上,不宜一开始将“英雄”点出来,在用词上,不用环境、生长等词语,直接用“处境”“身世”等词语来暗示,到结尾点明主题时,再言“志”,点明英雄及其特征。

干干用“浪漫-精确-综合”来把握这篇文章,既前面实写部分是浪漫把握(英雄在什么处境中,是什么样子),身世部分是精确分析(英雄是如何形成的),揭示主题部分是综合(英雄的本质)。

马老师此课,准备充分,细节处可圈可点,遗憾在于缺乏魂,使课堂流于细碎。原因一是整体把握不够,没有清晰的线索,二是在教学技巧上,有些拖沓。

上次研讨时提出过一个问题:你愿意做高原柳还是灞河柳?如果按照英雄的思路来教,那么这个问题就要重新设计。干干提出,不妨在上课时先问学生这个问题,然后在快下课时再问这个问题。最后的答案只能有一个:做高原柳。因为灞河柳在此文中是庸众的象征。虽然在另外的语境下,灞河柳也很美,但在此文本中,灞河柳有其独特的作用。

研课还没有结束,下周一,祁华忠老师将在六四班继续执教《青海高原一株柳》。

《青海高原一株柳》研课手记(3)

文/铁皮鼓

昨天下午,干干为宝应小学全体教师做关于理想课堂的报告,里面用的课例即是《青海高原一枝柳》,但没有进行文本解读,而是按框架进行梳理,收益颇多。

何谓教学目标的达成?教育目标的达成,不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讲过需要达成的目标,而是指学生达到老师设定的目标,这一点很关键。

在有效教学框架的四个版块(教学目标、预习作业、教学版块、学生课堂练习单)中,“教学目标”、“教学版块”是强调教师的教,“预习作业”、“学生课堂练习单”)是强调学生的学,而其中教学目标与预习作业紧密相连,教学版块与学生课堂练习单紧密相连,都需要教师有清晰的认识。

以此来细读马继芬老师的教案,就会发现仍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B类

1.从虚实结合的揣摩描述中把握柳树的神奇形象;

2.从神奇的柳树身上读懂每个人在生活中做一个积极向上、坚强不屈的人。

C类

体会高原柳的品格,了解塑造英雄人物的一般方法。

B类和C类目标有相互重合含混之处,因此,这个目标可以这样修改:

B类

了解托物言志的方法,学习运用环境描写、联想、对比衬托来刻划形象的方法。

C类

学习体会高原柳的积极向上,顽强不屈的精神气质。

有一些概念上的含混之处,仍然要进一步明晰。联想属于想象的一种,联想与想象的分别在于,联想通常是由另外的东西(物、事)引发出来的,比如在这一课中,对高原柳身世的联想,就是由环境描写引出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比与衬托(在本文中是反衬)的区别是,衬托也是一种对比,但衬托更强调主宾之分。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对比,表现对达官显贵的憎恨以及对无权势的平民的同情,但此课中,是突出高原柳,因此是反衬。当然,在教学中,不宜再细分想像与联想,对比与反衬,但教师心中要有一个区分,这种概念的清晰很重要。此课当中,一定要区分的,则是借景抒情以及托物言志,前者重在情,故有意境,后者重在志,故有精神品格。

确定了目标,则意味着在教学版块中必须明确标明,每一版块用多长时间解决哪一个目标。预习作业,也必须体现目标,因为预习相当于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马老师的预习作业如下:

1.朗读课文,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圈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并通过查字典解决。

2.搜集写“柳”的诗句,朗读体会,说说这些“柳”表现了什么感情

3.搜集边塞诗,朗读体会,说说这些诗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4.试着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5.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在课文中相关的地方做适当的批注。

6.利用网络自主查寻,拓宽视野,特别是了解青海高原的气候和地质条件以及灞河地区的背景。

预习作业1是有效的,这是常规预习作业,针对的是A类目标。预习作业2针对性不强,改进建议是直接提供精心选择的两首诗给学生,一首是与青海高原的环境有关的,一首是与灞河柳有关的,这样不浪费学生的时间,也比较有效。这是针对B类目标的。预习作业3与2可以结合在一起。预习作业4是针对B类目标的,也可,但要求不妨更明确一些。预习作业5是针对C类目标的,也可。预习作业6是无效作业,与文章关系不大,毕竟这不是地理课,可改为前两次研讨的作业:你愿意做高原柳还是灞河柳?简述理由,上课交流。

干干重新设计了几首预习作业,可惜没有记录下来。

在教学中,我甚至建议,关键的知识点,到一定时候都可以以文字的形式出示在PPT中,方便学生笔记,加深印象。

附:干干的目标以及预习设计

A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写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表现高原柳“神奇”特点词语的内涵。

B类

了解托物言志,学习作者综合运用环境描写、外形描写、联想、对比等手法,塑造青海柳英雄形象的写法。

C类感受并学习英雄柳的精神品质。

1.朗读课文,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圈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并通过查字典解决。

2.为每一自然段列小标题或概括段意。思考:每一段从哪个方面写青海柳的神奇?哪些自然段落可以合文段?

3.划出你认为精彩的语句,用批注法对这些语句进行赏析。

4.阅读王昌龄《从军行》和柳永《少年游》,从课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语句。

5.思考:你愿意做青海柳还是灞桥柳?为什么?

第一课时(略)

板块一:预习检测。(A1A2/10)

听写生字词语,用填空检查课文理解。

板块二:梳理课文脉络,掌握课文文眼及结构。

即用“神奇”及各段意的梳理。(B/15)

板块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了解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的写法。(B/5)

板块四: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了解青海柳的生长环境和外形,它们与“神奇”的关系。(B/10)

第二课时

板块五:学习第六七自然段,了解想像的写法,了解青海柳身世与“神奇”的关系。(B15)

板块六:学习第八自然段,了解对比的写法,及其与“神奇”的关系。(B10)

板块七:学习第九自然段,并回顾全文,了解全文的仿英雄叙事(处境、身世、与庸众对比)(B15)。

《青海高原一株柳》研课手记(4)

文/铁皮鼓

10月27日,六(4)班教室,祁华忠老师执教《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为了这一课,他今天凌晨四点半才睡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之谓也。

听课人渐多,六年级所有语文老师参与,还有其他年级几位老师也参与了。

第一课时的板块是这样安排的:

板块一:预习检测。(A1A2/15)

板块二:梳理课文脉络,掌握课文文眼及结构。(B/10)

板块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了解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的写法。

板块四:学习第三四自然,了解青海柳的生长环境的“神奇”。(B/10)

第二课时这样安排:

板块五: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了解青海柳外形的“神奇”。(B/8)

板块六:学习第六七自然段,了解想像的写法,了解青海柳身世与“神奇”的关系。(B/12)

板块七:学习第八自然段,了解对比的写法,及其与“神奇”的关系。

板块八:学习第九自然段,并回顾全文,了解全文的仿英雄叙事(处境、身世、与庸众对比)。(B/10)

这一课,在教学目标设定等方面,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课堂上,祁老师激情洋溢,紧紧围绕“神奇”进行文本细读,相比于上一次研课,有了重大的推进。这推进表现在:线索清晰,紧紧围绕着“神奇”这一主问题;重视文本细读。

这一课,上了大约50分钟。本着改进的原则,在评课时,我重点提出两个主题:思与诗;知识与主题。

先说“思”与“诗”。

以前经常讲的一句话是,径由思,抵达诗。这里的“思”,具体在课堂上是指思维、思考,是指文本细读、精确分析。这里的“诗”,是指经过精确分析的“思”之后,对于文本透彻的综合把握,而不是初读文本时的浪漫把握。

或许是受了类似情智语文的影响吧,祁老师在课堂上特别追求“诗”的境界。因此反复地通过关键词、名言、音乐以及反复朗诵,试图将学生带入“诗”的境界中。但是这个途径不对,课堂上仍然缺乏“思”。原因之一是,祁老师虽然明白“思”的重要性,但在这一课中,主观意愿与客观达成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原因之二是,祁老师受到以前课堂(特别是公开课)模式的影响,在“思”不足时,用其他东西来补,这是传统课堂习见的方式。但是未径由“思”的“诗”,容易走入煽情,成为表演,更何况这篇文章,并不是表演性课堂的好文本,因为这是“言志”类文章,更强调思辨,而不是“抒情”类文章。

“思”并不意味着无限拔高,文本细读也并非无限开掘“微言大义”,结构、勾连照应、言下之意等等,均属文本细读。许多的“细读”,要强调从学生的已知向前走一步,再走一步,从朦胧走向清晰,从浪漫走向精确,将学生的感悟加以深化,条理化,纪律化,这才是语文训练。要让学生保持智力上的紧张感,就不要在学生初读时已经理解掌握的地方一味重复,而应该不断地向深处,更深处漫溯。比如,第五段能不能放在第二段之后?为什么?(写景的由远而近,为高原柳创设了一个非常宏大的背景,使之更为突出。这种写法,学生未必能够看出,也为后面上升到英雄叙事做了铺垫)作者对家乡柳究竟持何等态度?

再说知识与主题。

这一课的核心目标在语文知识上,但是实际实现或者说试图实现的目标,与框架中的目标是不一致的,祁老师实际上自觉不自觉地将目标定位于主题,即将“英雄柳”作为核心。

传统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端,是将知识与主题割裂开来,从而形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野。事实上,工具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够真正被理解和掌握。在这一课中,因为祁老师实际目标的偏差,知识始终是不清晰的。按设定的目标,知识至少包括:环境描写、外形描写、联想、对比、托物言志。这些知识,我认为要有一个清晰的落实,甚至根据考试要求,某些时候要提供规范的对知识点的表述。

在这一课中,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外形描写的性格化,联想的作用及其合理性(与环境及外形描写的照应),对比的作用,托物言志具体托何物言何志,都要相对清晰。其中环境及外形描写,联想,托物言志三处,建议在PPT中鲜明出现该知识点在本课语境中的意义。例如: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通过_____表达了______。

思考:我们学过的文章(包括诗歌)中,哪些是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这些PPT,可以成为板块之间的小结性过渡。

既然是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一定要清晰明确地交给学生,我不太赞同以为已经包含在教授过程中,便不需要再单纯提取出来的说法。

下一节课,将由周信东老师执教,时间是周三下午第一节课。

今天下午,周老师在群里提出一个问题:托物言志与借物喻人有何区别?这是个很有价值的知识问题,小学阶段涉及的许多知识都应该做这样的清理,特别是这样的有交叉的概念。

托物言志和借物喻人也有共同点,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属于文章的整体写法,后者则是局部修辞。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别让得意蒙蔽了你的眼睛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