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难而进,回到语文3——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倪文锦先生

小编:admin

笔者:倪老师,我很同意您的这些看法,您说的这些问题,我也深有同感。我看过由您主编的一本关于对语文教育展望的书,因此,借今天这样一个机会,我想问一问,您对语文教学的展望大致上是一个什么样子,或者说,您心中比较理想的语文教学大致上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您能描述一下吗?

倪文锦:好的。其实对语文教育的展望,是很大的一个话题,几句话也很难概括得了,这里只简单地说说我的三点期望。

我期望的语文教育,首先应该是学生人人欢迎的。这是一个前提,如果学生不欢迎,再好的课程标准、再好的教材、再好的教师,恐怕都是徒劳的。

第二,我期望的语文教育,应该是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深厚的土壤之中。在语文学科,民族文化主要表现为民族的文字文化和语言文化。语言文化,说起来非常复杂,大致说来,就是指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精神遗产,具体表现为两种类别,一是文学,二是典籍,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经典。经典是文化之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只能从阅读经典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加强经典的学习,这是把语言文字包含的文化素养转化为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必由之路。朱自清先生曾讲过:“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因此,作为中小学的语文课程建设,就必须扎扎实实做好汉字文化和经典文化这两篇“大文章”。

第三,我期望的语文教育,应该是生动活泼、与时俱进和面向世界的。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毕竟是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所要构建的语文课程文化必须是开放的、面向未来的时代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说我们的文化要有自己的传统,自己的立足点和自己的品格。同时,只有开放的面向世界的经得起欧风美雨的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才属于生气勃勃有活力的民族的。所以我们的语文教育不是把民族化与全球化,经典性与时代性对立起来,而是结合起来。能够通过语文课程教育公民尊重所属文化体系,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能够尊重不同人、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尊严和差异,在相互理解、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以完全平等的地位与他人、他民族、他文化展开持续而深入的交往,发展同他人进行交流、分享和合作的能力。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教师要成为聪明的“合作者”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