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上)

小编:admin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使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则进一步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并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列作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课程标准把语文素养从 “立人”的高度加以强调,这在以往的有关语文课程的文件中所没有的,其意义应该说是长远的,影响是深刻的。 何谓素养?根据辞书的解释:素,有“向来”之意;“素养”,一般指平时的修养和训练。由此观之,语文素养的含义,也就是对语文有长久的修养和训练的意思。语文素养是一个复合性概念,尽管它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是十分丰富的,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离不开把语言文字包含的文化素养转化为学生的文化素养。当前,不管是实验区还是非实验区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和途径,形势是可喜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当代阅读教学也同样潜伏着危机:在当代这样一个电话逐渐代替私人书信、电视日益代替读书看报的社会里,人们慢慢地觉得,阅读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人们对阅读的重要性开始怀疑,尤其对经典的阅读,其重视程度也正在急剧下降,“阅读危机”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而语文高考的阅读内容,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大多是“速成式”的“短平快”,与经典相去甚远,这更加速了这种危机的到来。同时,它对平时阅读教学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正日益加深着这种危机。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的警惕,并保持清醒的认识。

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只要一提起意大利民族文化,人们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但丁的《神曲》、达·芬奇的绘画;提起俄罗斯民族文化,人们就会想到普希金的诗歌、托尔斯泰的小说;提起日耳曼民族文化,人们就会想到歌德、海涅的诗歌、剧作和贝多芬的音乐……由此可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都有一批能经受得起时间考验、长久不衰的典经。如果丢掉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自身的悲哀,也是人类文化的损失。同样的道理,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内容在与时俱进,加强时代性,满足社会实际需要(实用)的同时,必须加强其经典性,提高课程的文化含量。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教育,当前我们的语文课程尤其需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包括革命传统文化),也就是需要大力加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创造和发展。这是因为,在当今世界上,语言都是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民族的文字,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系统或交际工具。一方面,语言文字本身可以反映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依附于语言文字得以继承和发展,所以民族文化就蕴含于民族的语言文字之中,因而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其深厚的民族精神的积淀。它直接与民族感情相联系,构成了维系民族成员的心理纽带,是民族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丰富博大的有机整体,既包括汉民族的文化,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既包括悠久的古代文化,也包括近代和现代文化。而且弘扬民族文化也不排斥外来的优秀文化,因为任何一个开放的民族,它的文化发展都离不开学习和吸收世界其它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在语文学科,民族文化主要表现为民族的文字文化和语言文化。语言文化,说起来非常复杂,大致说来,就是指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精神遗产,具体表现为两种类别,一是文学,二是典籍。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加强文学方面的修养和典籍方面的修养,这是把语言文字包含的文化素养转化为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必由之路。但问题又在于人的文学方面的修养和典籍方面的修养是内隐的,不像人的言语交际能力,是外化的,对象化的,可以通过一个外在的表现来进行评价。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即不易检测考试的原因,文学方面修养和典籍方面修养的培养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长期不受重视。而旧有的应试教育体系和语文考试模式,更为“不考就不教不学”的功利主义不断滋长和蔓延推波助澜,它的直接负面作用就是导致学生少读经典,甚至不读经典。这对语文教育来说,真是致命的一击。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选修课的五个系列中,就安排有“文化论著研读”的专门系列,我想其良苦用心大概也在于此。课程标准并进一步指出,“应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论著、调查和梳理材料,增强文化意识,学习探究文化问题的方法,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来说,无疑是个标本兼治的有力举措。

事实上,国外的母语教育,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母语教育,它们也都非常重视经典的阅读,并在课程标准等正式文件中作出了明确规定,这是提高个人的语文素养和民族的语文素质的必由之路。下面试举数例。

我们先看英国。根据《英国国家课程·英语》规定,“在第三和第四阶段(相当于初中和高中)的课程中,学生应阅读以下作品”:

莎士比亚的两部戏剧。

主要剧作家的戏剧:如克里斯托弗·马娄,J·B·普里斯特雷,萧伯纳,R·B·要利敦。

1900年以前出版的两部由主要作家写的小说,从以下作者中选取:简·奥斯汀,夏洛特·勃朗蒂,艾米利·勃朗蒂,约翰·班扬,威尔基·考林斯,费尔丁,伊丽莎白·盖斯凯尔,托马斯·哈代,亨利·詹姆斯,马丽·协莱,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乔纳森·斯威福特,安东尼·脱洛勒普,H·G·威尔斯。

两部在1900年后出版的,由主要作家写的高质量并且是在评论界已享有盛名的作品,如威廉姆·戈尔丁,格林翰姆·格林,詹姆士· 乔伊斯,D·H·劳伦斯。

1900年前出版的由四位主要诗人写的高质量作品。

1900年后出版的,在评论界享有盛誉的四位诗人的高质量作品。[1]

再看德国。德国的完全中学包括5-13年级。其中,5-6年级具有初中的预备性质,7-9年级是初中学习的主体阶段,10年级起承上启下作用:既是对初中阶段的总结与提高,又是对学生是否符合高中要求的 “审查”。下面,我们仅以德国巴符州语文教学大纲为例,看看它对5-10年级学生规定哪些应学习的作家作品(摘译;作品篇目从略):

5—6年级:诗歌:布莱希特,布施,克劳迪乌斯,艾兴多夫,冯塔纳,歌德等16名作家。小说:比克塞尔,施托姆等8名作家。青少年读物:格斯泰克尔,杰克·伦敦,马克·吐温等。童话:格林童话,世界童话。

7—8年级:诗歌:布莱希特,艾兴多夫,冯塔纳,歌德,海涅,克斯特纳,图霍尔斯基等20名诗人。小说:布莱希特,凯勒,S.伦茨,施托姆,S·茨威格等11名作家。青少年读物:狄更斯,杰克·伦敦等7名作家。其他:短篇小说,名人轶事,童话传说,戏剧和广播剧(H·萨克斯,柴可夫,法伦廷,席勒等14名作家)。

9—10年级 :诗歌:布莱希特,G ·艾希,艾兴多夫,歌德,格拉斯,黑塞,海姆,霍夫曼斯塔尔,席勒等26名作家。小说:艾兴多夫,冯塔纳,凯勒,克莱斯特,席勒,施托姆,安德施,贝克,伯尔,迪伦马特,法拉达,黑塞,S. 伦茨,托马斯·曼,雷马克,S·茨威格等38名德国作家;巴尔扎克,哥哥尔,普希金等12名外国作家。其他:短篇小说,戏剧和广播剧(博尔希特,布莱希特,迪伦马特,弗里施,歌德,豪普特曼,图霍尔斯基,莱辛,迪伦马特, G ·艾希等21名作家。[2]

接下来看法国。法国《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高中阶段第一年的“作品清单”有:

1、16世纪和17世纪作家:蒙田:作品节选,帕斯卡:作品节选,高乃依:《滑稽的幻灭》、《西娜》,莫里哀:《妇女学校》、《伪君子》,拉辛:《布里塔尼库斯》、《贝雷尼克》。

2、19世纪小说通读: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黑交易》,夏多布里昂:《阿塔拉》,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戈梯埃:《幻想故事》,雨果:《死囚末日》《巴黎圣母院》,莫泊桑:《她的一生》《漂亮朋友》,梅里美:《卡门》,内伐尔:《西尔维》,纳第埃:《小故事》,斯汤达:《红与黑》、《意大利编年史》,维尼:《斯太罗》,左拉:《小酒店》、《萌芽》。

3、诗歌:学习16、19、20世纪的诗歌。

4、20世纪作品:阿努伊:《无行李的旅行者》、《昂提高纳》,科克托:《地狱的机器》,科莱特:《西朵》,杜拉斯:《阻挡太平洋的堤岸》,法朗士:《克兰克比伊》、《诸神渴了》,纪德:《田园交响乐》,纪尧诺:《丘陵》、《世界之歌》、《报酬》,纪鲁杜:《特洛伊战争将不会发生》,格拉克:《森林中的阳台》,尤内斯库:《犀牛》,马尔罗:《征服者》、《皇家大道》,马丹杜加:《诊断》(《蒂博》第四卷),莫里亚克:《特莱丝·德盖罗》,蒙特尔朗:《斗兽者》,佩雷克:《东西》,罗伯-格利耶:《橡皮》,罗曼·罗兰:《凡尔登序幕》,圣埃克絮贝里:《人类的地球》,萨罗特:《童年》,西穆南:《费修的哥哥》,絮佩维利埃:《大海的孩子》,维尔科尔:《大海的沉默》。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语文教改理念探微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产品设计保密协议 创作保密协议(4篇) 节约用电倡议书100字(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