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首》教学设计

小编:

【创意说明】

1、阅读背诵,体悟诗的情感和意境。

2、研读品味,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3.反复阅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

【教学步骤】

饮酒(其五)

一、导入

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

二、诵读理解

1、反复诵读《饮酒》,注意读出诗人清高、自得的感情。

2、学生介绍作家作品:

(复习《五柳先生传》的文学常识)

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

3、解读诗歌:

通过课堂讨论,师生共同研讨诗歌:

⑴ 这首诗还有没有不能理解的字词了?

⑵ “结庐在人境”和“而无车马喧”不是矛盾了吗?

⑶ “此中有真意”的“真意”是作者什么样的意?

⑷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⑸ 这首诗歌你最喜欢哪几句?为什么?

明确:

⑴ ① 喧:吵闹的声音。

② 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 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 辨:说明。

⑤ 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⑵ 不矛盾,因为“车马”是达官贵人奔走于仕途的喧嚣,而诗人归隐田园,虽没离开“人境”,但心情舒适,志趣高远自然不受搅扰。

⑶ 人的自然本性。

⑷ 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的虚伪、黑暗,从自然中悟出人生的真意,获得恬静的心境的思想感情。

⑸ 各抒己见

三、当堂背诵

行路难

一、导入

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比,希望能成就一番伟业,但世事艰难,他二十四岁“仗剑去国”漂泊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由人引见做了供奉翰林,其间扮演的是一个以文娱君的半弄臣角色,根本谈不上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两年后黯然离京,这使他不经发出“行路难”的感慨。

二、朗读

1、指名朗读。

2、全班齐读。

三、思考探究

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3、作者为什么提到吕尚、伊尹的故事?

4、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1、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比喻和象征。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3、借吕尚、伊尹的故事来说明贤臣在明君治下倍受重用,而自己也希望得到君主的器重发挥自己的才干。

4、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凉处境,同时在悲愤中又不失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感情。

四、背诵

课堂抽背。

已亥杂诗

一、导入

龚自珍曾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名句,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二、朗读

1、男生、女生互读互查缺漏

2、教师范读

三、探究

1、前两句诗抒情叙事,叙了什么事?抒了什么情?

2、这首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哪两句?你是怎样理解的?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1、记叙自己满怀离愁地离开京城的事,抒发了自己仍系心国事,为国尽忠的感情。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离开国家政治权利的中心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3、表达作者离开京城、离别好友的忧伤,也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同时对脱离黑暗官场感到喜悦。

四、背诵

五分钟当堂成诵,抽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导入

展示杜甫草堂原貌图片,简不简陋?这样的大诗人为什么住在这样简陋的草堂当中?他处境悲凉,内心绝望吗?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二、朗读

老师示读。

学生再读。

三、思考探究

1、本诗中还有哪些疑难未解的字词?

2、诗中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3、诗中哪写词你觉得精妙?为什么?

4、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你怎么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皆欢颜”的崇高理想?

明确:

1、虚词:

俄顷:时间副词,一会儿。

向:副词,渐渐。

安:疑问代词,怎么。

呜呼:感叹词,哎。

实词:

向昏黑: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

风雨: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

2、秋风破屋──惨

群童抱茅──悲

长夜难眠──哀

广厦庇寒—一愿

3、“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已变得“冷似铁”了,又被娇儿踏破。“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白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粗犷有力,壮阔深达。

4、不记小我,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事世情怀。

5、各抒己见。

四、背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导入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段,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军入幕,为国效力,在体验到边塞紧张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之时,他们以笔著录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和感慨。岑参就是边塞诗人的代表。

二、解题

三、朗读

1、听录音朗读,辨别节奏。

2、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

四、探究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2、“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

1、“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2、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

3、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资料平台】

李白的志向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

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

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内容包括:A、边塞风光;B、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C、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D、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格调高亢。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之《燕歌行》、岑之《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盛唐边塞诗的特点,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对联的起源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围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心得体会(实用14篇) 最新财务发展职业规划(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