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全解(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满井游记》全解

小编:

【课题】 24.满井游记

【题解】选自《袁中郎全集》。写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这年早春二月作者游览了京郊满井。此是北京东北一口古井,当时泉水喷涌,冬夏不竭。井旁丰草青藤,渠水清清,亭台错落,是一个游览探胜的好去处。

【作者】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

【原文】燕(yān)地[这里指今北京一带]寒,花朝(zhāo)节[阴历二月十二日,旧时传说这一天是百花的生日]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lì)[小石块,碎石子]。局促[受束缚而不得舒展]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zhé)[就]返。

廿(niàn)二日天稍和[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偕(xié)数友出东直[北京东直门],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肥沃]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hú)[好像是从笼中冲出去的天鹅。鹄,水鸟,俗名天鹅]。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zhà)明[开始发出亮光。乍,始,初]

,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刚制成的镜子]而冷光之乍出于匣(xiá)[镜匣]也。山峦为晴雪[天晴后的积雪]所洗,娟然如拭(shì)[美好的样子像擦洗过一样],鲜妍(yán)明媚,如倩(qiàn)女之靧(huì,洗脸)面而髻鬟(jì huán)之始掠(luě,梳掠)也[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过髻鬟一样]。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liè,兽颈上的鬃毛)寸许[麦田里的麦苗像短短的鬃毛,只有一寸左右高]。游人虽未盛,泉而茗(míng,茶)者,罍(léi,酒杯,这里指饮酒)而歌者,红装而蹇(jiǎn,驴)者[用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鲜艳服装骑着驴的],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jiā,湿透)背[湿透了背部]。凡曝(pù)

沙之鸟,呷(xiā)浪之鳞(lín,鱼)[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吸水的鱼],悠然自得,毛羽鳞(lín)鬣(liè)[鸟的羽毛和鱼鳞鱼鳍]之间皆有喜气。始[才]知郊田之外未始[未必]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huī,毁坏,现在写作“隳”)事[误事]而潇然[潇洒无牵挂的样子]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只有这种官职]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wū,安,哪)能无纪[哪能没有记游的文章]?己亥[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之二月也。

【译文】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后,冬天的余寒还甚为逼人。冷风时时刮来,刮风时一片飞沙走石,只得拘束在房间里,想出去也不能够。每每顶着寒风快步行走,不到一百步就又回来了。

二月廿二日天气稍微暖和了一点,同几个朋友一起出东直门,到满井。堤岸两边是高高的柳树,肥沃的土地已有些湿润,一眼望去空灵辽阔,人像是从笼中飞出的天鹅一般。在这时,水面上的浮冰开始融化,水波突然发出亮光,像鱼鳞似的波浪一层又一层,清澈得能见到水底,(水光)亮晶晶的,像刚制成的镜子冷光从匣子里突然射出来一样。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刷,秀美(的样子)像被擦拭过一般,漂亮而妩媚,就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过髻鬟一样。柳树枝条好像在舒展又没有舒展开,柔软的柳梢在风中飘摇,麦苗像兽颈上的鬃毛约有一寸来长。游人虽然不是很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鲜艳服装骑着毛驴的,也时时可见。风力虽然还较强,但空着手走路也会汗流浃背。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在水面吸水的鱼,(显得)安闲自在,鸟的羽毛、鱼的鳞鳍都透着喜气,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啊。

能够不因游玩而误事,潇洒地徜徉于山石草木之间,只有 (我)这种闲职啊。此地恰巧与我很近,我要以此游为始,(继续下去)。怎能不写一篇记游文章呢?己亥年二月。

【内容】第1段写北京附近早春的风沙天气。“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点出地点、时间以及气候特点。尤其是“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写出了北京春天风沙的厉害。“局促一室之内”两句写出了作者渴望出游而又不能出游的矛盾处境。“花朝”已经过了,应是出游踏青之时,然而寒风沙砾阻挡,其懊恼郁闷可想而知。

第2段写满井早春的景色,以及作者游满井的喜悦心情。“廿二日天稍和”句写出游的具体时间和路径。“稍和”表明天气并不暖和,只是出游心切,迫不及待。“高柳夹堤”一句写作者一眼所见和长冬蛰伏后闻到春天气息的感觉。看到堤岸高高泛绿的柳树,闻到大地滋润泥土的芳香,四望原野,一片空阔,能不喜出望外吗?能不“若脱笼之鹄”吗

?“于时冰皮始解……,”和“山峦为晴雪所洗……”两个长句,分别写满井的河水和山峦在早春之时的变化。“冰皮始解,波色乍明”,用对偶句点出余寒已退,薄冰初消,春水开始呈现出澄明的色彩。“始”“乍”二字紧扣早春景色,极为贴切。“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此写微风吹过水面,漾起鱼鳞般的波纹,清澈的流水闪闪发光,好像从镜匣中取出刚制成的镜子,清冷的光突然射出一样。用此比喻写冻水初解的清澈极为新颖贴切。“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此写春山,山峦被积雪融化的水洗拭,显得格外鲜妍明媚,好像美女洗过脸刚刚梳过她的发髻一般。这个比喻很美,当然是突出了春山之美。两个比喻句,一写水,一写山,山水相连,春色美不胜收。“柳条将舒未舒”句,和“高柳夹堤”呼应,这是从近处看,柳芽刚吐,枝头鹅黄嫩绿,透出一种风韵。“柔梢披风”,也写出了柳条柔美袅娜姿态。“麦田浅鬣寸许”则回应“土膏微润”一句,越冬之麦苗受早春湿润土地的滋养,已长出一寸多高像短短的鬃毛一样。你看,虽是乍暖还寒的早春,京郊一带已是生机勃勃,使人心旷神怡。以上可以认为是第二段一个层次。

下面接着写游人的活动。作者用了一个排比句,写出了游人的几种情态:“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用泉水沏茶,席地而饮;举着杯子边喝酒,边唱歌;红装的女人骑着毛驴,缓缓而行。有悠闲的,有豪放的,也有从容的。虽然谈不上游人如织,却也不乏寻春、赏春者,春天毕竟来了。“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此更可以证明春天的到来,人们分明是感到春天的暖意了。写了人的活动,作者也没有忘记写人的朋友——动物:“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在水波中呼吸的鱼,是那样的自由自在;连它们的羽毛和鳞鳍之间都透出一股喜气。真是处处洋溢着春意。从行文中,我们也可以体味出作者(亦是游者)的喜悦。

第三段表述自己能够有此闲情出游的原因。是议论。当时作者任顺天府学官,是个闲职,所以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从文中看,作者要以此游为始,继续游下去。从中可以看到,他并不因为官小职闲而懊丧,反而幸庆自己有游乐的时间,表现出袁中郎独特的个性。

【主题】描写了北方京郊的早春景色,表现了作者欢快、轻松、喜悦的心情。

【写法】文字简练,描写生动,尤其是独特的比喻,更为文章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

【作业】一、让学生熟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理解两个独特的比喻句。

第二段描写了京郊初春山、水、柳树、麦苗的变化,写了游人的种种情态和鸟、鱼的“悠然自得”。两个比喻句极为独特,分别表现了水的清澈和山色的明媚亮丽。

二、1.堤岸两边是高高的柳树,肥沃的土地已有些湿润,一眼望去空灵辽阔,人像是从笼中冲出来的天鹅。

2.柳树枝条好像在舒展又没有舒展开,柔软的柳梢在风中摇动,麦田里的麦苗像兽颈上的鬃毛只有一寸来长。

三、此题提醒学生要有对周围事物细致观察和体会的习惯,至于有无同感都不重要。如果学生能够认识到人不能“局促”于一室一地,而要走出去,关心外面的变化,那收获就更大一些。

四、此题旨在引起学生见仁见智的讨论,以锻炼他们的思维和表述。

《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都有抱负未酬和被贬谪的遭遇,因此在文中流露出某种忧愁和愤懑,而《满井游记》的作者只是官小、职务清闲,并无被贬的遭遇,性情又比较达观,所以不仅没有忧愁,甚至为此而庆幸、自慰。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满井游记》原文和译文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2023年传染病的预防班会教案 预防传染病广播稿(模板5篇) 工地安全员工作总结简短100字(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