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古文二则》教案

小编:

一、教学目标

(一)借助注释,读懂古文,并能复述两个小故事。

(二)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弄懂故事蕴涵的道理。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一)社会热点导入新课

板书标题: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同学们,老师从网上看到一个小故事,某公司职员向公司借了三千元,借条上写着:“还欠款三千元”。谁知,这张欠条却引来了一场官司,如果将“还”字读成“hu2n”字,就是还了三千元;如果读成“h2i”,那就还差三千元。看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人要确立法制意识,人与人之间要讲“诚信”。大家知道,有借条欠账还钱,天经地义,但今天我们讲的这个故事,债主身故,未留下字据,他的儿子又不知情,蔡勉旃却把一千两银子送还给他儿子。要问这是什么缘由,我们共同来学习。

(二)借助注释疏通古文

出示投影片完成有关练习:

(1)给下列生字注音:

旃()、券()、辇()

(2)解释文言字词:

亡友:敦风义:千金:

寄之:立券:亡何:

愕然:未尝语我:致之:

(三)结合注释讲述大意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体讨论,理解课文。各小组推荐一人复述故事内容,老师加以评述。

(四)深层感悟现场讨论

1.剖析重点文言句:

(1)出示: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问题征答:

①友人之子当时是什么表情?

明确:友人之子表现出惊奇、诧异的神情。

②“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这句话是什么语气?他为什么不相信这是事实?

明确:这句话是反问语气。父亲未有遗嘱,家中又无字据。

③“父未尝语”是何原因?

明确:父亲相信蔡勉旃的人格,因为他特别讲信用“重诺责”。

(2)出示: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

问题征答:

①蔡勉旃的“笑”有什么含义?

明确:表现了他以诚待人,讲究信用。

②从“券在心,不在纸”这一点看,蔡勉旃这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诚实守信。

③从当今社会看,“不在纸”的做法值得不值得提倡?怎样避免老师所讲的小故事中出现的借条纠纷?

明确:不能提倡,因为在法制健全的今天,任何事情都要重证据。

④什么叫“一诺千金”,中学生如何讲诚信?

明确:“一诺千金”形容诺言的信用极高。

2.就中学生如何讲诚信,自由讨论,教师点评。

(四)总结全文评价人物

概述蔡勉旃的性格特点。

(五)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收集古人讲“诚信”的小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戴震难师》

(一)引用典故导入新课

大学问家孔子在东方巡游时,遇到两小孩讨论太阳离地球远近的问题,在今天这种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难住了孔大圣人。其实,做学问就要善于思考,敢于大胆质疑。历史有惊人的巧合,今天又有一小孩难住了老师。

板书课题:戴震难师

(二)结合注释疏通古文

1.出示投影片,学习小组互测,指定学生口头回答:

解释文言字词:

是年:乃能言:何以:述之:

应之曰:相去:几何时:然则:

无以应:书塾:

2.自由朗读全文,学生质疑问难。

(三)熟悉课文改写对话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理解课文内容。

2.将文中对话改写成白话体的人物对话。

重点句提示:(注意长句的音节停顿)

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又何以知/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3.学生再读课文,体会情节的生动性。

(四)情景喜剧戴震难师

每小组推荐两人,一人扮演先生,一人扮演戴震,要求如下:

1.语气语调要尽量模仿逼真,尽量做到形神兼备。

2.要准确表达疑问句之间的区别。

3.由老师和学生评委进行评选,选出最佳表演奖。

(五)现场讨论实话实说

1.你对这位老师有何评价?

2.你认为老师最后的赞语合适吗?

3.从《戴震难师》这个小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六)课外延伸知识链接

从互联网上或图书馆检索。

名人简介:

戴震、顾炎武、徐珂、朱熹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2023年研究生预备党员思想汇报(通用5篇) 银行内部审计报告(模板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