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人》教学设计3

小编: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属高中阶段语文学科,它是江苏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模块“珍爱生命”的一篇课文,需1课时完成。这节课教学在小说这一体裁的学习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深层内容上的要求,本文重在表现对底层小人物生命的关爱,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珍爱生命的意识,并能激发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思考生活,丰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和领悟,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由于所处时代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很难理解旧社会一个说书艺人的悲惨处境,很难体会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在那个时代的痛苦挣扎,而且学生对作者师陀也比较陌生。因而,要让学生在课前充分了解作者的情况及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才能更好地体会、把握文中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师陀,把握文本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深入阅读文本,掌握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底层人物的关爱之情,通过思考获得感染和熏陶。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小说中作者的情感。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教学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课堂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展示课件,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为了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营造情感氛围,激活学生思维。

六、课前准备:完成《说书人》的预学案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频单田芳大师的《隋唐演义》片段。

(刚才同学们欣赏的是著名的评书大师单田芳先生的一段精彩的评书,怎么样?真是听君一回书,胜似一台戏啊。师陀在小说中也塑造了一位说书人的形象,今天我就一起来学习师陀的《说书人》。)

(二)出示教学目标:

1、掌握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2、理解小说中作者的情感。

(三)知人论世:

师陀(1910~1988),原名王长简,笔名芦焚、师陀,中国现代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谷》《果园城记》(《说书人》最初收集于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中)等,长篇小说《结婚》《马兰》等。1921年高中毕业后赴北平谋生。1936年秋,从北平到上海。不久抗日战争爆发,遂长期蛰居于日军占领的上海。1941年至1947年,任苏联上海广播电台文学编辑,《果园城记》的大部分内容写于这个期间。建国以后,他历任上海出版公司总编辑、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曾到河南、山东等地访问,写下的作品主要收入于短篇小说集《石匠》中。1957年后一直是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专业作家。60年代初期,曾专注于历史小说和历史剧的创作,发表了剧本《西门豹》《伐竹记》和小说《西门豹的遭遇》等,颇得好评。

小说背景:写作时间1942年,这篇文章选自《果园城记》,这部作品着重描写的是“从前清末年到民国二十五年”间果园城社会的“生活样式”。那些“生活样式”主宰了三教九流诸色人等的现实“生活”。这一时期的中国从帝制变成民国,皇帝是倒掉了,可乡土中国的土皇帝依然存在,果园城里官绅勾结的统治秩序并没有变,只是他们的统治术披上了合乎民国“法理”的外衣。

(四)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指名读下列字音,解决字词障碍:

笸箩(pǒ luo) 扈家庄(hù) 咳嗽(ké sou) 台衔(xián)

踌躇(chóu chú) 玉墀(chí) 唾血(tuò) 喑哑(yīn)

灵柩(jiù) 阡陌(qiān mò) 枸杞(gǒu qǐ) 荒冢(zhǒng) 瘟癀(wēn huáng) 喽啰(lóu luo ) 摊肆( sì) 杠手 (gàng)

2、解释词语的意思:

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台衔:对他人名衔的敬称。

玉墀:殿堂前的台阶。

3、课文结构:

开端(第1-4节):叙述“我”第一次见到说书人的情形和“我”对说书人的痴迷。

发展(第5-7节):叙述“我每次到这小城里来第一个总想到他”和说书人不幸的境遇。

高潮和结局(第8-28节):叙述说书人的死以及“我”的心理活动。

(五)深入文本,分析人物。(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小说中对说书人的描写,思考运用了怎样的手法,刻画了说书人怎样的人物形象?完成下面的表格:

描写内容

说书人特点

描写手法

第一次见说书人

再见说书人

最后见说书人

2、学生站立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思考结果。

3、学生展示讨论成果。

提示:

第一次见说书人:

描写内容: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他的声音不高,并且时常咳嗽,但是很清楚,有时候他要学鲁智深大吼,喽啰们呐喊;他用折扇打、刺、砍、劈,说到关节处把惊堂木一拍;填志愿书“说书人,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实际上我们全被迷住了。

说书人特点:生活艰苦、深爱说书、敬业、技艺高超。

描写手法:正面描写(外貌、动作)、侧面描写

再见说书人:

描写内容:渐渐的他比先前更黄更瘦;他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并且唾血。间或他仍旧吼,但是比先前更衰弱,他的嗓子塌了,喑哑了;“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

说书人特点:身体更虚弱、生活更艰苦、穷困潦倒。

描写手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

第三次见说书人:

描写内容:“我”与两个杠手的对话

他的破长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一路上扫着路上的浮土。

说书人特点:没有家人、孤苦伶仃、执着艺术、生活困顿。

描写手法: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六)再次深入文本,体会情感。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展示成果。

提示:

(1)对说书人技艺的痴迷、赞美之情。说书人的说书给人们的记忆留下光辉,给人感动,给人幻想,将心灵引得更远。向沉闷的世界吹进一股生气,创造出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一个侠义勇敢的天地。

2)对底层民众的同情。遭遇悲惨的说书人是苦难底层民众的代表,他们苦苦挣扎,最后悲惨离世,作者在字里行间抒发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3)对人与人之间冷漠的批判。作者笔下的社会混乱,民不聊生,人与人之间缺少关爱与温暖。作者对这种社会现实进行了含蓄的批判。

(4)遗憾说书人创造的美好世界被小城的人们渐渐遗忘,对传统的文化精神失去了活力感到痛惜。

(七)当堂训练:

让学生给说书人写一篇墓文,不超过80字。

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老师略做点评。

(八)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把握了说书人的人物形象以及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并体味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学习了小说文本阅读的鉴赏方法,课下我们要注意巩固。

(九)布置作业:

1、完成导学案

2、拓展阅读师陀的小说《桃红》。

附板书设计:

说书人

师陀

一、人物形象 二、作者的情感

低贱 赞美

悲苦 同情

艺高 批判

执着 痛惜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鸟啼》表格式教案22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最美医生事迹心得体会500字实用(五篇) 环境生态工程实践报告 环境生态学总结八篇(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