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第19课《莺》学案

小编:

初一上册第19课《莺》学案

学习目标

1.练习概括文章要点。

2.学习课文生动的语言。

资料链接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26岁入法国科学院。1939年起担任皇家公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的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册《自然史》。

一、整体感知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阴霾( ) 弥( )漫 栖( )息 迁徙( )

千呵( )万护 销声匿( )迹 涵( )养 恬( )静

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1)阴霾:

(2)栖息:

(3)迁徙:

(4)销声匿迹:

(5)涵养:

(6)恬静:

3.总观全文,莺有哪些特性?它最突出的特性是什么?

4.课文共六段,请根据一四段示例,概括其余各段的大意。

方法链接

概括,就是用简短的话归纳。概括文章要点可分四个步骤:

(1)恰当的概括来自正确的理解。

(2)找关键语句、词语来概括。

(3)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4)提取主干、去除枝叶。

示例:课文第一自然段,先写萧条冷漠毫无生气的冬季,是鸟类的归来,唤醒沉睡的大自然,于是大地有了新的活力与生命,到处生机勃勃。大意:鸟是春的使者。

第四自然段:介绍莺的生活习性:快乐无忧、充满活力、也不缺乏温情。大意:介绍莺的生活习性。

5.我的问题

二、探究赏析

1.本文着重写莺的可爱,第三段作者为什么要写莺的不让人喜爱的毛色呢?

2.文章最后“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这句话有什么内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读课本P68页《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对莺的介绍,请学生比较这段文字在语言表达上与课文中的语言有什么不同。

4. 读了课文,我们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莺的生活习性和情感世界,我们都会喜欢上这活泼灵巧的小生灵,那么我们再来细细品味课文,品读文章的精彩之处,说说课文中的语言为什么如此优美生动。

温馨提示

①词汇丰富,使用准确

②句式整齐而富有变化

③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示例一: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

(通过品味词语的妙用来品句子。“唤醒”、“焕发”两个动词的运用,突出了莺的出现给大地带来了新的气象,饱含着作者对莺的喜爱、赞美之情。)

示例二:有些住在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阴大道和树丛,不少进了大森林,另有一些藏进了芦苇荡。

(“住”、“钻”、“藏”等动词的运用,把小鸟人格化了,体现了莺的活泼好动、灵巧和生活习性的特点。)

示例三: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天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

(本句写出了一个很有趣的场面,运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把莺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又饱含着作者对这种小鸟的喜爱之情。)

三、积累迁移

请大家根据自己对图片的观察,加上你平日对小动物的了解,抓住动物某一方面的特征,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

初一上册第20课《看云识天气》学案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摘录知识要点,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文中运用的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反复朗读精彩语句,学习并积累本文生动活泼、优美形象的语言。

4.收集相关谚语,丰富科普知识,养成善于观察自然现象的习惯。

资料链接

科普小品文:是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说明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形态、特征、成因、功能和作用等。它的特点是语言通俗,形式活泼,常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科普小品文既有科学的严谨,又有文学的情趣。

一、整体感知

1.参照课下注释或利用工具书,给划线的字注音。

峰峦( ) 一霎间( ) 绫纱( ) 弥漫( ) 月晕( ) 崩塌( ) 匀称 ( ) 冰雹 ( )圆弧( ) 谚语 ( ) 丝丝缕缕 ( )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招牌: 预兆:

轻盈: 弥漫:

3.默读课文,标上段落序号,并思考下列问题。

(1)最能揭示云与天气的关系的一句话是:

(2)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

(3)文中哪些段落具体地介绍了怎样根据云的形态和光彩来预测天气情况:

(4)根据以上分析完成下列结构层次图,并概括段落层次大意。

看 第一部分( )

云 第二部分( ) 第一层( )

识 第二层( )

气 第三部分( )

温馨提示

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A.抓中心句概括段落大意。

B.围绕文段中心意思自己概括。

C.合并文段的几个意思。

4.我的问题

二、探究赏析

1.请同学们细读课文中有关段落,完成 “云与天气关系”的表格,并完成后面有关问题。

(1)晴天云简表

名称

形态变化

高度

天气征兆

(2)卷云、卷积云等晴天出现的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点:

不同点:

(3)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名称

形态变化

高度

天气征兆

(4)卷层云、高层云等阴雨天出现的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点:

不同点:

2.品味语言

(1)文中善于运用比喻,贴切自然,生动形象,试找出并加以赏析。

方法链接

比喻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温馨提示

展开联想,抓住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分析所描写事物的特点。

例: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本体:积云 喻体:棉花团

赏析:把积云比喻成棉花团,生动形象的表现了积云的形状。

(2)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往往体现在一些限制性的词语上,试从文章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方法连接

说明文的语言最基本的特点是准确,这是由它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在课文结尾段指出“天气变化异常复杂,……”,“要准确地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科学的天气预报”。这两句话就严密地照应了前文多处使用的“往往”、“常常”、“有时”、“一定”、“一般”、“可能”等一类词语,把“看天识天气”的事理作了修饰、限制,起到了准确表达的作用,更好地突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示例: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赏析:“一般”一词说明多数情况下卷云和卷积云不会带来雨雪,如果去掉则表明卷云和卷积云都不会带来雨雪,与事实不符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三、积累迁移

1.请同学们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仿照课文造句。

温馨提示 充分展开想像和联想,从形状入手,既考虑静态,又考虑动态。

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

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春天的雨……

2.课后收集有关天气的谚语、成语、俗语、诗词及文章片断等,整理在读书笔记本上。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看云识天气》学案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部队个人嘉奖主要事迹300字(十篇) 2023年消化内科工作总结简短 消化内科工作总结思想政治方面(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