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童年·骆驼队》说课稿

小编: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林海音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把我们带到作者童年的生活中,其中的景和情既清晰,又是那么朦胧。骆驼队则是留在作者童年里鲜明的记忆,围绕着骆驼,作者从“学咀嚼”“谈驼铃”“剪驼毛”“念骆驼”四个场景展开回忆,字里行间表现了儿时生活的童趣,在这种淡淡的

回忆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依依留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深深怀念之情。而这种情感就蕴涵在课文那孩童般的语言中,因此引导学生反复咀嚼课文文字来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这应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所在。

二、说目标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是在品味语言、想象拓展,上下联系中体会“呆”“傻”的含义,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趣味。

二是在朗读感悟基础上,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恋。

三是激发学生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三、说过程

通过对课文的梳理我觉得本文教学可以从这样几个板块展开:走进童年记忆——历数童年趣事——感受童年思绪——拓展课外阅读。

(一) 走进童年记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从文本特别的题目入手,这类课题学生在课本上第一次

接触到,他们会有一些新的想法,会觉得这个课题很特别、很有意思。让学生说说从三个词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个设计有两个意图,一是让学生注意到有这样的一种取题方法,可以学习积累此方法;二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他们的“说”的能力。

(二) 历数童年趣事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统览全文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让他们去整体梳理,林海音回忆了有关骆驼的哪几件事,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压缩成简短的板书,如“学咀嚼”“谈驼铃”“剪驼毛”“念骆驼”。这样,文章的脉络便清晰了。

(三)感受童年思绪

这个板块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在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基础上,为了让学生通过捕捉相关的语言文字由表及里地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达到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的目的,我让学生再次静下心来默读课文并划出印象深刻的一个画面进行自主的学习,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者一两个词写下感受。朗读语言、体会感动。这一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读悟思考时间,以训练学生的自主研读能力。

第一画面是“学咀嚼”。这是本环节教学的重点内容。这个自然段对于骆驼咀嚼的描写相当细致,因此,重点在于通过多层次的朗读,读出林海音对骆驼的喜爱之情。但这只是文章教学的第一个层面,重点在于以此为契机,通过咀嚼文字,引导学生体会林海音看骆驼时的好奇的“呆”、专注的“傻”,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否也有过这样“呆”的经历,从而达到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的目的。之后,再通过插入文章最后一部分的相机教学,使学生感受到42岁的林海音,对童年天真无邪的生活的怀念。

第二画面则是“谈驼铃”。在这个教学环节我主要的教学手段为分角色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猜猜骆驼戴驼铃的原因,尔后通过与爸爸告诉我的原因比较,让学生们感受童年时的林海音的纯真可爱的想法。

第三画面便是“剪驼毛”。这个画面相对比较简单,易于理解,因此我让学生自己谈一谈,说一说,只要学生理解了作者的天真幼稚即可。

第四画面是“念骆驼”。此画面是围绕着母女的对话展开的,而妈妈的“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这句话很显然地表露了一个孩子对许多问题都充满了好奇的心理,也再一次写出了作者的童真。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让学生说说她除了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还问了什么这个环节,让学生感受童年林海音的好奇。并在此处引入《城南旧事》中的一段林海音问爸爸贼在怎么一回事的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童趣。

在这四个画面的教学中,我相机穿插让学生一次次地读文章最后一部分的两句话,使学生在一次次的情感冲击中,逐步加深对句子的理解,渐渐感受到林海音在写作时的淡淡的感伤、对童年生活的深深怀念。

(四)拓展课外阅读

我记得语文课标中提到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孩子爱上阅读。所以我们对一篇文章的教学绝不可能仅仅局限于几百千余字的教学感悟,最为重要的是能让学生由此文始爱上阅读,把阅读变成自己生命的一个部分。因此在教学即将结束这个环节,我把《城南旧事》这本书和电影推荐给学生。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 ,我以四个画面为线索,主要以朗读为手段,通过对语言的感悟、想象、谈话、引入资料等方法进行教学,力求让学生体味到林海音对一去不复返的童年生活的怀念,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最初的预设目标。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警告处分思想汇报(热门21篇) 政治监督情况的报告模板(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