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学习空间

小编:admin

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教学无时不有。从这个角度看,课堂教学便只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可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我们的对策是:根据实际大胆调整教材顺序,活用教材;积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融教学到活动中去;补充教材,扩大阅读量;是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学习《课标》和课改理念近一年了。在这一年中,看过很多,学过很多,收获也很多。从教学理念上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涅磐”的过程。下面我就结合实践谈谈关于在大语文观指导下,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大语文”就是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的一种教学思想。也就是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教学无时不有。从这个角度看,课堂教学便只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课标》在《实施建议》中单列一章专门谈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也设有课程资源部。

可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课标》15页)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什么是课程资源呢?《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也就是两大块:课内和课外。《课标》列举了教科书以及跟文字有关系的其他20种学习资源,此外还包括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等生活资源。开发课程资源——这是一个从素质教育角度出发的新的教学理论,要求我们不能再教死书,死教书了。

从《课标》的叙述看,课本是理所当然的基本的课程资源。那么如何创造性地利用好这个资源呢?我的做法是:课内外结合,用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

一、根据实际大胆调整教材顺序,活用教材。

《课标》在《教学建议》一章中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对这个“创造性”我的理解是灵活,是不能把教材当圣经来教,可以灵活变通。比如在教学《观潮》时,学生如果没有亲眼看过潮水,没有亲身体会过潮水的气势,就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觉得没意思。于是,我就大胆地调整了教材顺序,把这课挪到八月十五之后上。因为每到八月十五,一些家长就会带孩子们去堤塘看潮水。这次,我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去观潮,回来讲讲自己的感受。再学《观潮》时,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效果非常好。(其他单元的课程根据调整顺序的也很好。)

二、创造性地理解教材、活用教材。

对教材,我们要吃透编者的意图,唯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主阵地作用;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还要有自己的独创性和见解,唯有这样,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材施教。如《新型玻璃》是四年级的一篇科普常识性课文。课文介绍了“夹丝玻璃”、消除噪音的“吃音玻璃”、“吸热玻璃”等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教学时,如果只让学生知道这些,感觉太枯燥,又没意思,学生积极性不高。于是我就这样做,等学生基本完成了学习新知以后,就微笑着以略带挑战性的幽默语气说:“同学们通过学习,已经了解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假设老师现在是玻璃公司的总经理,今天在这里要招聘几名‘新型玻璃’的业务推销员,你们都想应聘。现在,我这个经理要考核你们,考核题目只有一个,就是向有关单位或家庭推销一种玻璃。谁介绍,推销得最好,谁就能成为本公司的推销员。”这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高潮。经过了几分钟的准备以后,学生纷纷举手要求上讲台参加“应聘考核”。有些学生还出现了许多连珠妙语,妙趣横生地活用了某些广告用语。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融教学到活动中去。

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绝不仅仅束缚于课堂和教学之中。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种种活动与兴趣,可以使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如我班开展的:以动物、植物、季节、繁荣的市场等为主题的语文活动;与德育活动相联系的“爱国爱校”实践活动;利用假期开展的“我与鹿城同成长”的活动……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内需,形成学生扎实的语文能力。

《课标》提到:“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机会。”在教学第四册“春天”这个单元时,我指导孩子经过大量的观察、实践(先学习了《一粒种子》,学生自己种了种子)、阅读(推荐学生诵读描写春天的诗歌),我还制作了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收集了图片、录像、歌曲。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经验世界和文本密切联系起来,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轻松愉快的进入情境,甚至模仿课文编出了令人惊喜的诗句呢。后来,我们召开了“春之声”诗歌朗诵会,并邀请了部分家长参加,受到他们的支持和好评。

四、补充教材,扩大阅读量。

叶老早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交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给他们设立了《采蜜本》,抄好词佳句,优秀篇目。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量大大增加。比如学了《大海的歌》这篇课文后,学生课外会背诵的关于大海的诗歌有七八首,是课文的四倍。大量的实践非常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文字和培养语感。再如学了《南京长江大桥》一课后,我让有条件的同学去参观南京长江大桥,亲身感受大桥的伟岸,并拍下照片。没去的同学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去搜集有关的文字介绍或图片资料,还可以去搜集古往今来许多世界名桥的图片及资料。如此丰富多彩的资料,极大的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

五、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是教一套语文教材,这是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有教材。语文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我们语文课堂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如在第一册拼音教学之后,可以安排一堂语文活动课《拼读我们的周围的一切》,让学生用汉语拼音帮助我们读准我们的周围的人名、事物、环境等学生所熟识的一切。整堂课,学生兴趣都很浓,成功的喜悦洋溢着整个课堂。再如在教学第四册《我是一条小河》时,学生对“倒映”一词,任我怎么解释也显现出茫然的神情。我立马就带他们到河边观察起来。船只、树木倒映在水里都是有颜色的,黄、红、灰等各种颜色都能看得很清楚。对“倒映”一词,我也因此有了更深的理解。这让我不禁深深感叹:生活,乃语文之母也啊!

除了这些文字性的课外学习资料,我感受最深的还是教学生读“无字的书”。叶圣陶先生在《读书二首》中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陶行知先生说得更详细:“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雾,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宝库,便是活的的书。”把自然和社会视作“无字的书”或“活书”,不正是大语文最好的体现吗?

我认为大自然是万物之中最值得潜心品位的。雪花飘飘时宁肯移一下上课时间,也要让学生去及时感受这冬天的厚礼。起雾了,我们一起满怀喜悦地看学校对面的建筑物在雾中变幻万千,若隐若现,然后一起欣然动笔写作文;春雨不断时,我把学生分成几批,鼓励他们就像《燕子过海》一课中的小燕子一样,到雨中去观察,去感受,在回来谈体会。“小燕子”一批批到如丝的春雨中去了。有的仰起脸感受,有的在伞下仔细聆听,有的去摸小草上的水珠。这是他们回来后说出的诗句,我整理了一部分:小雨珠,真好玩,它把小草当滑梯。春雨蒙蒙,落在我的花伞上,好像春姑娘在敲门。春雨落在柳树上,柳树发芽了;春雨落在桃花上,桃花笑了……

有时候,我和学生一起看花朵在春雨中微微颤动,背诵这样的诗句:“春,是花的妈妈。红的花,蓝的话,张开小小的嘴巴。春妈妈用雨点喂她……”或是“一根一根、小小的、细细的、像针一样、可不可以、替我缝一件、透明的衣服”。孩子们被大自然和这些美丽的诗句陶醉了,脸上洋溢着的那种幸福的神情是对我这个语文老师最好的鼓励和奖赏。

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版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版

3、《新课程的教学改革》

张晖编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版

4、《语文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杨再隋等编著

语文出版社

2002版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个性化阅读教学误区探微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