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小编:admin

《语文新课程标准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著名的文学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强调的都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新型人才的必经之路,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有利于发掘学生学习的各种潜能,包括强烈的创新意识,开放型的思维品质和知识结构,优异的智慧情操和审美能力,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呢?

在教学中,我经常这样做:

课前,教会学生预习和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预习时,画出重点词句,寻找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产生自主学习的激情,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如教授《白杨树》一课时,学生提出“荒芜人烟的大戈壁,为什么还能长出这么直,这么高大的白杨树?”“哥哥问爸爸后,爸爸为什么微笑消失,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等问题,通过预习研读,促进了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的交流;通过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使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在新上一组课文或一篇课文前,我还常布置这样一个作业:“请您出点子”,并提出要求:“您对本组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您认为应该怎样教,怎样学,请提出来,越多越好。”然后,收上学生的“作业”,对它们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进行表扬,并逐步运用到阅读教学中,使学生得到极大的鼓舞,学习热情越发高涨。再说,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了解到哪些内容是学生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容易接受、最受欢迎的。从而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作业中“请您出点子”的一个“您”字动之以情,学生乐意去做,说“提建议”,而不是说“提意见”,又可消除学生的顾虑,学生就会积极去做,说是“出点子”,则想到一点即可,方便易行,学生没有畏难情绪,勇于去做,而且心灵上得到了极大的尊重,非常乐意去做。

课堂上,我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把课堂还给学生,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进行真正的民主教学。

1、引导学生自定学习目标

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平衡,存在着差异性,所以课前的预习,无论是在质还是在量上,两方面都存在着难以克服或缩小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掌握得多些,学得好、快,而能力差一些的则读得慢、浅。如何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呢?我认为既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又要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课前的自学目标应由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题,教师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自己的自学目标,作为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例如:教学《穷人》一课时,我先在上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新课的方式:“昨天,大家预习了《穷人》一文,大家都有不同的感受,谁愿意把自己的最深感受说给大家听?”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桑那的品质可贵,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有的说:“西蒙的孩子太可爱了。”有的说:“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得特别精彩。”也有的说:“桑那家还暖和。”不同程度的学生说出不同层次的感受。我都一一给予了肯定,然后又根据课文主要内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相机加以引导:“那就请同学们想想,在这篇课文中你最想学到什么?”引导学生确定一两个主要目标进行重点学习。因为目标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了,收效也是显而易见的。

2.自选释疑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大致可分两种:独立学习——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即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独立加以解决。合作学习——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也就是学生经过个人努力,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其中,学生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完成,而学生需要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除了老师的适当点拨,让学生自由地寻找学习伙伴,自由地选择探疑的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我常常是让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除了那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读书思考,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外,不能解决的问题则让学生自由结合,形成学习小组,自由选择释疑方法:如情感朗读,动作演义,实验展示,图表分解,联系实际,争议辩论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不加限制。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不少学生选用的情感朗读法。他们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爱恨,都可以在朗读中表达出来。初始,感情表达不够到位,这是对课文内容不甚了解的原因,但经过你读我听,我读你评,几个来回,同学们都从“金碧辉煌”中体会到殿堂的光彩华丽,雄伟壮观,从“玲珑剔透”中体会到亭台楼阁的小巧奇妙,景色怡人,从热闹街市体会到“买卖街”的欢快;从“田园风光”中体会到了流涟山乡村野的舒适,而且朗读也变得错落有致:或高亢放读,或浅唱低吟,读得声情并茂。再如学习《詹天佑》一文中,写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路线的两段时,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则选用了图解法,非常清楚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到了詹天佑是个杰出的人才。学生学得有滋有味,从而使学生的释疑能力得到了提高。

3.鼓励多向思维

知识是智慧的结晶,但拥有知识不等于拥有了智慧,知识可以授予,但智慧却不能。从个体认识发展论的观点看,任何真知都是在活动中自我构建的产物,真知是知识和智慧的统一体。于是,在阅读教学中,因为学生有着不同的阅历,不同的个性,对课文内容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我就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想法和观点,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理解,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出发点进行多向的理解。

例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有些学生提出最好课题改为《草船骗箭》,其理由是:“因为诸葛亮是用骗的方法从曹操那里得到箭的,而不是借来的。”这理由一出来,就像是一滴水掉进沸腾的油锅里,教室里顿时炸开了。可是,过了一会儿,一位学生从座位上弹簧似的站了起来:“从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这句话可以看出,骗箭不必谢,借箭才要谢,因而题目应用《草船借箭》。”话音刚落,另一位学生紧接着说出自己的理由:“我也认为是借箭,因为到赤壁之战时,诸葛亮不是把借来的箭还给曹操了?人家有借有还嘛。”教室里的气氛张起来了,同学们的情趣也高涨了起来,更妙的是还有一位学生说:“文章的写作目的是赞扬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而“骗”是

贬义词,题目改成《草船借箭》,文章的中心就变成揭露诸葛亮的阴谋诡计了,感情色彩就不对了。“面对这么多富有个性的不同理解,面对这样激烈的辩论,我欣喜地说了一

句带有启发性的话:“大家的见解太独特了,大家的表演太精彩了,学习中,只要你们善于质疑,大胆发问,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并富有挑战的激情,成功之门就离你们不远了。”同学们听了,自主学习的热情就更高了。

4.注意激励评价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生的自信心,如: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得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要根据学生朗读的实际水平,说:“读得有感情,把诗人的心情都表达出来了。”、“语音很准确,并且没有漏字。”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采用鼓励、引导、点拨开窍。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分贡献,另一半,再想之,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想出来。”教师的评价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后进生主动发言,而且在发言的质量上不要提过高的要求。这样来进行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心态进入学习。

总之,只要我们每位语文教师能根据教学实际,开动脑子,定能创设出更多、更新、更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我用真情化顽劣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