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树立小学生的审美观

小编:admin

众所周知,审美观在人生中地位之重要。极具人文性的语文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学中,我们不妨采用由浅入深的方式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审美观,从而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

学生最亲近的人是父母,同时父母又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教学中,我们结合现实生活,发挥课文的示范作用,给予点拨暗示,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对父母形成正确的认识。如在《背影》的片断欣赏中,我抓住语言特点和作者的流泪,引导学生思索内在原因,明确“父亲为我买桔子的不易”,从而悟到爱的深切。在这身临其境的感受中,学生激动不已;并对比自己的生活,受到强烈的感染;同时在写亲身片断中加深理解,形成正确的父母观,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老师、同学是他们仅次于父母的密切相关的人。教材中不乏学校生活的作品。教学中,我们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激发他们的尊师爱友之情。例如藤野先生的认真严谨,一视同仁;私塾先生的一板一眼,爱护有加;蔡芸芝老师的可亲可敬、公正慈爱;鲁迅先生的忧国忧民、无私奉献……将他们的风范及品质在教学中具体化,让学生在事例中认识到老师的伟大。同时,以此为出发点展开延伸,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老师。同样,少年闰土的聪明能干、活泼可爱;奥伊达的调皮灿烂、独立自主;方芳的冰清玉洁、体谅他人;小弗郎士的天真活泼、爱国情切;毛泽东、周恩来的胸怀大志、惜时求学……我们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使他们受到情感熏陶,体会到这些少年形象的动人可爱、助人为乐、志向高远,产生强烈的共鸣,激起他们的奋发进取的动力,促进他们团结互助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如果说深爱父母、尊师爱友只是关系到学生周围的人的话,那么,爱国爱民就是由已及人、大而化之的亲情的升华。在这种升华过程中,我们可充分发挥学科渗透的魅力。如向学生讲述:春秋末期,儒家的第二位代表人物孟子提出“于民忧者民亦乐其忧,乐民乐者民亦乐其乐”,多次在文章中阐述了他一贯主张“与民同乐”的思想。按照我们现在的理解,也就是要求执政者服务人民。孔子主张“仁”,孟子主张“义”,仁义二字,就是爱国爱民的基础。汉朝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仁少卿书》中说“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为了继承父志,在遭受酷刑的大耻之后,仍然忍辱负重,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这是为国为民的行为。宋朝伟大的散文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都是在倡导爱国爱民的思想。直到现在民间还流传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义灭亲”等俗语。这些文化积淀成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经过我国历史上许多爱国英雄和劳动人民实践了的。人们一提起爱国二字,就会自然地联想起岳飞、文天祥等人的名字,更会联想起花木兰从军、穆桂英挂帅的戏剧故事,这就是明证。从而在穿越时空的隧道中,让他们产生对历史人物的景仰、敬佩之情;感受到震撼人心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明确对待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应有态度;确定了自己为国为民而奋斗的人生高度。

雨果在其《巴黎圣母院》中,告诉我们美与丑不是简单的对立对比,而是错综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尖锐的矛盾和强烈的冲突。这对矛盾冲突展现的广阔天空毫无疑问是——生活。因此,在亲情教育中,我们可充分挥洒这个舞台的感染力,与时俱进,赋予学生最强烈的电波,让他们“情感实践化”,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美”“丑”。汶川大地震,已成为过去,但它给予我们的余震却是永恒的。忘不了——两次晕倒在抗震救灾一线的青川县组织部长伏玉琼;流泪割腕劝告救援人员别为她浪费时间的杨大妈;救出数名学生遇难的24岁新婚教师苟晓超;奋战在灾区救治一线的79岁院士卢士璧;千里奔灾区抗灾出份力的10位山东农民兄弟;踊跃参与救灾的300多万青年志愿者;坚守岗位舍亲人双手刨出17名囚犯的民警唐首才、王万安;返身救人死前仍紧搀扶同学的少先队队长邹雯樱;地震损坏铁索搭“人桥”解救被困学生的钢铁战士……同样也忘不了——拔腿就跑无暇顾及伴侣的人;坚守店铺不去救人的人;捷足先登不顾学生,事后还大放狂言的可耻之徒范美忠。

在教学中,我们可将这一生活画面运用多媒体、演讲、模拟场面等方式再现情感,引导学生领会其中的爱憎感情,认识人物的可爱可恨,从而在这对鲜明对比的情感中深刻体会到美的可贵迷人,丑的可恨可恶,从而树立他们正确的美丑观,加深对社会主义今天的了解,增强了爱国爱党爱民的感情。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源头活水哪里来?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