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模式之我见

小编:admin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笔者根据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究出一套适宜于发展初中学生诸多能力的教学模式——三步五法,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所谓“三步五法”是指课堂结构由三大模块组成,即创设情境——自主探究——激发创新;激发创新可用五种方法,即是设疑激活——讨论求异——想象创新——质疑挑战——创新评价。“三步五法”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来,引到将要学习的内容上来,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适宜的情境,唤起学生原有认识结构中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解决问题,创设情景的方式有:语言描绘,如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相关内容,教师小结后引入本堂课内容,老师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采用讲故事、释成语等方式引入课文;图像展示,如展示有关图片、电影片段、预制的课件;实物展示,让学生观赏;活动展示,如让学生表演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思维的独立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限制的阅读时间内,完成教师所提出的学习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这样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增强阅读的责任感,提高阅读效率,为思维创新作铺垫,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及时反馈学习情况,进一步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使其产生“内驱力”,发展创造力。

三、激发创新

激发创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和学习目的,提出创新性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如在学习《故乡》一文中,为了使学生掌握本文的思想内容和社会环境,笔者结合课文内容,提问:“‘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与下文的‘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是否矛盾,为什么?” 教师在教学中,允许不同意见在课堂上争论,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都是大有裨益的。激发创新具体操作有以下五种方法,一是设疑激活,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应设立具有创新思维空间问题,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二是讨论求异。教师应根据设置疑问进行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思维得以发散,灵活地获取知识,捕捉重要信息,产生新奇的想法,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灵活性,三是想象创新。在组织学生进问题讨论时,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延伸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四是质疑挑战。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学生能够质疑,说明他们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洞察其内在本质,同时质疑能反馈学习信息。五是创新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创新成绩应作出中肯的评价,一方面为学生提出正确的创新方法,另一方面激励学生继续创新。

诚然,语文教法不是千篇一律,但是,这种方法的运用,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谈谈语文技能训练中的原型定向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最新党章学习会议记录汇总 传媒公司实践报告3000字(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