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语文课堂文化重塑

小编:admin

“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作为学校语文教学的主要场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汇的地方,是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相碰撞的地方,是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相吸收的地方,是书本文化和生活文化融会贯通的地方。因此说,课堂是传授和学习文化的主要场所。建构主义在吸取了众多的学习理论尤其是皮亚杰、维果茨基思想的基础上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基于这种理论,语文课堂文化建设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塑。

一、语文课堂文化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应根植于课堂行为行为主义(behavioralism)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有四个基本的要素:内驱力(如对赞许的需要)、线索、反应和奖励(或强化)。课堂行为指的是发生在课堂上与课堂规范和教学要求相一致并促进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果的行为。《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课堂是学习文化、传授文化的场所,语文课的使命主要归结为弘扬道德、美化情趣、规范文字、发展语言、繁荣文学、传承文化等方面,语文课作为母语文化的载体,所孕育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既是文化实践的客体,也是两个平等的文化主体。基于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应该从面向课程转变为面向学生这种理论,语文课堂行为应致力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行为应建立在激发、唤醒学生的文化自省意识上,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文化学习的服务者、支持者;应该成为文化素养的缔造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二、语文课堂文化应建立在生活化原型为基础的学习平台上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学习不是来自于能转移到人的头脑中的事物信息,而是来自学习者与环境之间极为重要的建构性的相互作用,这种建构过程依赖于学习者以前的知识积累。建构主义同时强调“真实的学习”。课堂文化受一定的时空影响,具有其特殊的环境。课堂文化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氛围,主要靠人的精神为显现载体,因此,课堂文化的重塑也必须注意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设置必要的生活化情境。“教育是引导个体去领悟生活的艺术”,英国教育哲学家如是说。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为课堂文化的主体是有血有肉的人,所以课堂文化的情境性主要还是体现在师生的互动上,主要体现在课堂气氛的营造和师生情感的交融上。语文课堂要力求以生活化原型为基准,将课堂生活化,将心灵置身于活生生的生活中去,加深师生之间的理解,营造自然的、和谐的生活化课堂气氛。

三、语文课堂文化应注重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养成

《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中心的各种文化现象的集中表现。课堂文化作为动态文化、群体文化,任何个体的单边活动是没有多少文化氛围的。“在活动中学”“时时刻刻把学生的成长放在第一位”,是学生的需要,也是课堂文化的体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心灵具有自觉的能动性,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课堂文化的健康发展要求课堂文化的内部诸要素之间、课堂内的诸种文化之间保持内在的一致,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才能使课堂文化作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在学生身上发生和谐的作用。在传统的课堂中本土文化相对于异域文化总是处于主流地位,教师文化相对于学生文化总是处于主流的地位,知识文化相对于人文关怀总是处在主流地位,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这种状况使教师有意无意地忽视或疏于对学生文化的理解和重视,疏于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关注。文化是最好的老师,她能使身处其中的师生健康成长,因而,在语文课堂文化中应注重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与形成。

四、语文课堂文化应成为孵化出每个学生身上闪光点的温床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总是在社会背景中建构起来的,社会在人们的知识建构中占据了一个核心地位,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和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深切感受到学习的魅力、语文课的魅力,就要求在课堂中创造出浓浓的文化氛围,全面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因为每个人由于经历、环境、年龄、知识的不同,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都大相径庭,文化价值观上肯定存在着差异。因而,语文课堂要充分利用文化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起人人都能感受到阳光的文化温床,激发起每个学生的求知欲望。

总而言之,课堂是学习文化、建设文化、传授文化的主要场所。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语文课堂文化的重塑要着眼于文化内涵的多元性、层次性,要着眼于将课堂生活化,注重课堂教育的人文关怀,注重学生的文化共享。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关于创新思维与语文教学的几点思索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