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课程标准的综合性

小编:admin

【摘要】:新课标的提出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中,关于语文课程的综合性问题,新课标提得更为明确,更有新意。

【关键词】:新课标 综合性

世纪之交,我国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基础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课程进行根本性变革。作为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教育部于2001年6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它代表了国家对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新课标的形成,同时还受到近年来有关语文教育大讨论的影响。无论是语文课程性质的定性、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形成,还是对语文教学所提的建议,新课标均广泛吸纳并整合了大讨论中涌现出来的重要观点。应该说,新课标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近年来语文大讨论的一种总结。尽管讨论还在继续,对某些问题的认识还未达成一致,我们还是看到了语文教育在课程改革中孕育着新的希望。

同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名称变更的背后,是语文课程内涵的深刻变化。《语文教学大纲》是传统教学理论的产物,它主张以教学为核心来统辖课程。而新课标则站在以课程统辖教学的“大课程观”的角度上,来定位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的。在这里,语文课程不仅是名词,而且是动词;不仅是一种结果或目标体系,而且是一系列事件与过程。语文课程不单单是语文课本,而且还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语文学习的总和。与《语文教学大纲》相比,它更强调学习者的体验和经验,更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更强调学生、教师、文本和环境多因素的整合,更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并重。其中,关于语文课程的综合性问题,新课标提得更为明确,更有新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主体安排上,新课标的综合意识十分明显。它对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四个学段做了一个整体设计。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整体考虑了小学和初中的教学目标,改变了过去的教学大纲小学与初中相脱节的状况。由过去分年级提要求改为分学段设计,使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均保持合适的梯度,连贯又不失层次感。将“听话训练”与“说话训练”合为“口语交际”,符合学生语言发展的实际情况,也是这种综合设计的一种体现。

二、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体现着语文教学综合性的倾向。过去,我们对语文综合性的理解,主要就语文作为思想和信息的载体所负载的内容而言,是从语文学科的知识性讲的。当然,这也是一种综合,只不过是综合的一个方面。心理学家特尔福德提出:“人是统一的单元,当他有所行动时,是整个人在反应。”“当一个人的行为模式由于经验而有所变化时,其运动的、观念的和情感的方面都要发生变化。”这是一种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综合。比如知识与能力的整合。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也只有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学会知识;而运用知识,其实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那种把语文教材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能力点的做法,造成了语文教学的繁琐化。因此,学生在认知和能力形成的过程中,伴随着相应的情绪体验和价值判断,从而产生一定的学习态度。所有这一切都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三、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是新课标的一大亮点。新课标第一次明确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无疑是形成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以前,我国中小学课程设计过于注重学科课程本身,把学生定格在书本世界里,割裂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课程学习强调理论性,忽视实践性;注重认知,忽视学生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体验、感悟,使课程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失去了实践和运用的价值。学生在书本海洋里徜徉,而不去关注周围世界、祖国前途、人类命运。即使学生在学习期间掌握了一定的能力,但由于缺乏综合实践,很难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与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不同的是,综合性学习突破了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学习模式。学习的基本载体是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提出课题,强调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学习的基本内容,是在课题研究或主题活动的全过程中,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经验,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等。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过程而非结果,强调的是会学,而不一定是学会。

四、新课标的评价建议也体现了综合性的思想。一般说来,课程评价的目的,一方面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教的情况。了解这些情况,当然是为了改进教、促进学,最终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前苏联教育学家阿莫纳什维利认为:“儿童不需要分数,因为分数会阻碍他们对知识的渴求,阻碍他们在学校快乐地愉快地生活。”因此,将考试等同于测试,并将其作为评价学生语文学习成效的唯一手段,这样的做法是片面的。

新课标关于课程评价的建议,实现了多维度上的综合。在评价的目标取向上,摒弃片面的评价观念,不再强调课程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而是尽可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课程的面貌,反映学生的发展。在评价主体上,注意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及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特别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手段上,注重多样化,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新课标的提出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深信,在所有语文教育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语文教育一定会迎来新的辉煌!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新课程改革中学教师应注意的几种关系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新疆法治心得体会报告(精选18篇) 最新自愿放弃上学申请书(实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