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二词辩误

小编:admin

《谏太宗十思疏》之“克终者盖寡”,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译注为“能够保持到底得大概少。克,能够。盖,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与之配套的教师用书参考译文却是能够保持到底的(却)很少。两种译文互异其旨要,前为或然,后为确然,自当一辨;原委应从“该”中索取。而克,两译都作能够译解,忽略互文见义与淡化因文定义而失其正解。衡情以度义,源文以显义,今谨献浅陋,并以此就教方家。

与克终者盖寡对举成比的善始者实繁,在文意事理上是纵论历史(“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兴替而类别区分出的取易守难两种情形的对比;在句式上属于骈体文对偶句,一正一反,有始无终,繁多寡少,自是义界分明。从互文相训角度释其词,从事理层面度其义,教材的译注全错,教师用书的译句虽语意语气有确然之允巧,但盖义失解虚化未实,克也随习沿俗,误以能够译解。凡此,善与克,实'与“盖”在词义情理上,失对难应,其疏漏舛误,必生扞格。

《旧唐书·魏徵传》、《贞观政要》、《全唐文》清人李扶九所编之《古文笔法百篇》,今人徐中玉主编之《古文鉴赏大辞典》等书所刊录的《谏太宗十思疏》并非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而是有、能冠其首,即为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据文考辨,按句训释,有、能交互可训,表示具有、存在之意。即使对换其位,于语意文气亦无伤。即使如此,如按能够训义,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卷三)为能,克也。能克,有繁复相犯之忌,与有善相对则失其对。所以,克以能够对应善之做好,就难切文理,而失谏疏之义。

先从有、能说,现其会通,两词属递相为训之间。如《汉书•高帝纪上》恐能薄,颜师古注人之有贤材者,皆谓之能,《离骚》又重之以修能,朱嘉集注:“有绝人之材者谓之能”,由此引申,能,犹及也。《淮南子•脩务》“不能被德泽”(高诱注),又引申为,能,犹得也。《管子•宙合》君臣各能其分(集校引孙蜀丞云) “得”训能,“能”亦训得,《助字辨略》卷五“得,能也。《世说》:‘苟子不得答而去’,”《战国策•秦篇三》穰侯十攻魏而不得伤者。(姚宏注)得,亦可训有,《玉篇•有部》:有,得也。《诗•周南》:薄言有之。据上辨而可知,“有”、能在这两句中的表义都指的是“具有某种德行才能”的意思。这样梳理,两词的有无旨在说明,对:克“的误释而使善与克的失对,这一注解现象与之无关。

克终者盖寡与善始者实繁偶句成对,始终、繁寡反义分明,善与克均可以 能同训,实与盖虽非同然,但也不会各言其是,而令文意偏移斜出。善有能义,《论语·公冶长》“原无伐善”,朱熹《集注》:“善,谓有能”。《慧琳音义》卷二十三引《慧苑音义》此善渔人注工能于事日苦也。而能又可训“克”如《淮南子·缪称》:“盖力优而克不能及也”,注克,犹能也。《日知录•重言》(卷二十四):

《左传》:‘王亦克能修其职’,克即能也。见其会通,这正是辨同实而殊号的同训的好例。教材与教师用书将克注译为“能够”,实已偏离“因文定义”之法。成语善始善终之典出自《庄子·大宗师》: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终。《史记•陈丞相世家论》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 可见善义的确有贤能之德,有才能之智,有工能之技,有计能之术。所以,克作善讲,应属正义。从谏疏要旨,思理讲,德能才智集聚于承天景命之元首,因殷忧能繁于“善始”,而寡于克终。亦因既得志,而“寡”于“克终”其实'这寡是繁中之寡。故此'克即善,善亦即克'二词当以“做好,做得好”共训同释。否则,即失通贯明清之旨。

盖与实相对,实为确然,盖为或然政盛衰治平,怎会仅能确定善始者实繁,而拿捏不准克终者盖寡这一历史事实?既如此,又何必言之凿凿,溯因寻果于史实而令人心惊胆寒,发人深省于殷鉴不远前事可师而希望人君迷途知返?由此可见,盖作不十分肯定的判断解释的荒诞不经,就在于克终者盖寡确实太少了的缘故,并没有被注译者透视明确,教材注释仅从盖的常用义着眼,其误释之谬,当令魏郑公哑然。《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经词衍释》(卷五)注盖,本然之词也。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亦皆是。《释名•释言语》:盖,加也,加物上也。《助字辨略》(卷二)《汉语大辞典》:胜过;超过。《国语•吴语》‘君子不自称也。非以让也,恶其盖也。《史 记•秦始皇本纪》:‘人迎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洋及牛马,《北史•王勇传》:‘气盖众军,所当必破。据此等训例可知,盖作大概讲,的确大谬。

考释训义至此,克终者盖寡的译文当是:有德有能好好做到底的原本就更加少,如此才不会遮蔽魏徵的智识,更不会演化他上疏规劝的远忧近虑。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滕王阁序中之天文地理名称阐释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