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研究面面观

小编:admin

>(一)历史的回顾

李乾明对作文教育史上三次理论突围进行了分析,认为作文教学理论第一次突围是从自然神中解脱出来但沦为权力神的附庸,此时作文教学理论没有看重作文主体本身的价值,也未能取得独立的学术地位。第二次突围的实用观,体现了作文教学对现实需要的满足和对作文教学方法的探索,但对作文主体和人文精神的忽略是其最大的遗憾。第三次突围显示出融合的趋势,但最大的问题是尚未建立起富有理性的作文教学理论(《作文教学理论三次突围的成败》,《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武新军梳理了朱自清的中学作文教学观,朱自清认为中学写作中,一、必须注重读写互动,应通过对典范文的咬嚼和诵读领会具体的写作技巧;二、要特别重视培养和强化中学生的假想读者意识,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读者采取不同的笔调、语气和体裁进行写作;三、应注意“文脉”与“语脉”的界分,想切实提高写作水平,必须首先摆脱“文脉”对“语脉”的蒙蔽(《朱自清与中学作文教学》,《柳州师专学报》第3期)。

(二)作文之“真”

《语文学习》在《作文“说真话”面面观一文中就学生作文中“真”的问题展开讨论,任玲谈到:教师在为学生作文写出真话、真事、真情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对其中流露出的打着社会印记的畸形价值观感到困惑和两难。对此,李海林指出,真不等于善,在求真与求善二者之间,最好统一,若发生了冲突,取前者为上。另一位评论者小马认为,作文的“真”产生在虚拟的情境中,不同于哲学的“真”,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同是评价“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而二者的“独特性”更为重要,因此表现为言语作品的作文的“真”,应该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语文学习》第5期)。盛海耕《真善美的批评标准不可割裂》一文也认为,情思健康是善的起码要求,真实不等于健康,放弃作文情思健康的要求无异于取消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语文学习》第5期)。为了解决学生作文语言贫乏、失真的问题,林茶居强调作文教育的“人类视野”和“个人内涵”。他认为作文是人带着所有的情感与世界万物、与他人、与自我心灵的精神交往和生命对话,由此倡导对话式的作文教学方式(《学生作文中“失真”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语文建设》第8期)4此外,李斌辉的《诊治作文“失语”症》指出学生作文中存在失却个性话语,充斥着意识形态话语、空泛套语等现象,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传统语文教学中教材、教师个性话语的缺失限制了学生个性话语的发展所造成的(《语文建设》第8期)。

(三)关于话题作文

今年对高考话题作文的争论持续升温。李涛、席红在《谈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内在趋势》一文中谈了作文命题呈现的新趋势:选材逐年限制,立意遂年放开,凸显哲理性与思辨性(《语文建设》第1期)。张伟明在《谈话题作文》中指出,话题作文使应试作文缩小了限制,扩大了自主,有利于学生发挥写作能力,但也给套题、抄袭开了方便之门(《中学语文教学》第1期)。尤志心在《话题作文的弊端》一文中谈到,话题作文实用性差,削弱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其文体意识淡薄(《中学语文教学》第18期)。张恒在《材料话题作文的命题模式可以休矣?》一文中认为,话题作文太自由随意,名为创新而实无所创,评卷时标准无法统一,操作难以把握,同时套题作文的增加,也影响了高考的公平性、公正性(《中华读书报”月3日》。

(四)作文评价

随着对作文教学研究的日益深入,作文的评价问题也颇受关注。夏靖的《新课程背景下日常作文评价的元评价》一文剖析了当前日常作文评价在效度、信度、公平等指标方面存在的问题,他指出:教师要澄清作文评价的标准,构建一个灵活、合理的作文指标体系,使用明确、可操作和可交流的评分标准,布置适当的评价任务,以保证作文评价的效度、信度和公平。教师要重视写作结果,更要关注写作过程及学生的作文修改过程,并且要重视学生的反馈,以增进师生互动(《语文建设》第7期)。蔡亚平的《档案袋评价在作文教学与评价中的运用》一文指出当前作文评价中存在评分趋中化、作文批语模式化、作文评价主体一元化等弊端,建议将档案袋评价引入作文教学,通过建立学生的作文档案,促进学生作文学习和自我认识的发展,在感受学生成长和进步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创教育评论》第1期)。

此外,张志忠的《文坛“小鬼”抢当家——透视中国少年文学军团现象》(《语文世界(高中版)》第1期)谈到近年来的少华写作热,继郁秀、韩寒之后,一支“少年军团”杀人文坛,引来各方关注,不少专家在肯定少年写作的同时,呼吁“切忌炒作”,别让孩子成为牺牲品。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方法之我见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普外科护士心得体会简短7篇(通用) 工作交流会议发言稿(精选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