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语文对话教学

小编:admin

人类生活在一个众声喧哗的世界里,语言与话语几乎是人类生活的一切。它联结、沟通并维系着整个人类的社会生活。生活的本质是对话。

诗人说,人的真实生活是对话的相遇;

哲人说,每个人的思维都是一些碎片,唯有进行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才能使这些多元的思维碎片形成整体性思维;

教育家说,所有的教学,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

我想,语文对话教学是教师自觉追求与学生人格平等、精神相遇的心灵对话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一种相互影响、相互造就、相互提升的气象万千的大美。

语文对话教学,有大美而不言,何以享受?

享受语文对话教学,意味着享受一种鱼水亲和的对话氛围

在我看来,一种经由教师和学生倾情打造的对话氛围,应该是很美很美的,一如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有着无可名状的美:对话中,教师真诚地把学生看作心灵上的朋友,学生忘情地把教师当作灵魂中的亲人;教师眉开眼笑,学生眉飞色舞;教师欢声笑语,学生莺歌燕舞;教师柔情似水,学生情深似海。

如果说滔滔河流是两山之间的桥,绵绵细雨是天地之间的桥,缕缕阳光是天宇和地球之间的桥,那么,浓浓情感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对话的桥。“心桥”飞架,对话变通途——心空月朗,凉风习习,地碧天蓝,襟怀若谷;话语涓涓而流,心门徐徐洞开。

如果说“艺花可以邀蝶,累石可以邀云,栽松可以邀风,贮水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月,种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蝉”,(涨潮《幽梦影》)那么,造境可以邀“心”,身置此境,话,谈清了;理,摆透了;情,交融了;心,贴紧了。情至理顺,精神漫游。哪有心声不能聆听? 哪有心灵不能理喻?哪有心室不能点亮?哪有心花不能怒放?

享受语文对话教学,意味着享受一种人格平等的对话精神

当一元的、凝固的、排他的独白教学,极力标榜自己最正确、最权威,不同别人对话,不承认第二种声音、不容纳第二种意见的时候,一种多元的、相对的、争辩的对话教学,在承认不同意见,聆听不同声音的同时,已经针锋相对地与独白教学进行“革命”了。请走进《白鹭》(苏教版)一课的对话教学片断——

生甲:白鹭“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此“鹭”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白鹭长得太美了!我多么想看一眼真的白鹭呀!

师:白鹭长得美,作者写得美,你评得更美。

生乙:老师,我发现这段话似曾相识,好像在哪儿读过!

师:是吗?在哪儿读过呢?

生丙:(恍然大悟)前些日子,您推荐我们读战国时代楚国辞赋家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其中有描写美人的句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郭沫若先生描写白鹭青色的脚的语句可能是从这儿转化来的。

师:你爱联想,善思考,活读书,读书活,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课文中,郭老巧于用古,化旧为新,值得学习!

生乙:老师,我不同意“巧于用古,化旧为新”的看法,袁枚说过,诗有三偷——偷句、偷意、偷势。我认为,郭沫若先生描写白鹭脚的语句有“偷势”之嫌。(同学们先是面面相觑,接着哄堂、喧哗。)

师:我想谈一下“偷势”的个人见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当我们吟诵宋代诗人林逋的这两句诗时,有谁会想到这是出自五代南唐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当我们拜读莎翁名剧《奥赛罗》时,又有谁会想到那是出自意大利钦蒂欧的《夫与妻之不忠实》?艺术不是无源之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有继承,有创新,成功的化用应该是在原句基础上的别出心裁,得其神韵而自有境界。

生乙:老师,听您一席谈,我佩服江为胜过林逋,佩服钦蒂欧胜过莎士比亚,佩服宋玉胜过郭沫若,因为前者是首创,后者是革新。(学生热烈鼓掌!)

师:(走过去,真诚地拥抱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学生乙)我佩服你,因为你有思想、有个性!让咱们以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名言共勉吧——“我坚持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意见的权利。”(掌声雷动)

生:我想来一次“偷势”!

师:祝你成功!

生:同学们都说妈妈为我编织的毛衣合体,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宽一点则嫌肥,窄一点儿则嫌瘦。

师:妈妈心灵手巧,女儿心灵“口”巧!

……

分享上文教例的对话,其真义在于享受人格平等、精神对话的特质——

在平等的对话中,师生之间那种认知与被认知、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被解构,一种民主的、平等的、互动的、共享的双赢乃至多赢的格局在建构。教师不再是金口玉言的“师皇”,而是平等对话的首席;不再是绝对真理的代言人,而是平等对话的精神领袖。

在平等的对话中,话语如涓涓细水,潺潺而流;心门似春之柴扉,轻轻洞开。师生相互尊重、相互倾听,彼此敞开心扉,真诚肯定对方、赏识对方、悦纳对方。彼此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丰富多彩的生活意义与曼妙丰盈的人生价值。几十颗心,以心印心,心心相印,沉浸在思想交锋、情感相融、心灵交会的大场里,吮吸、消融、同化、排解,思维之神得以多方面的顿悟和升华,心灵之殿得以广角的净化和超拔。

享受语文对话教学,意味着享受一种流动生成的对话品位。

梅令人高,兰令人幽,松令人逸,菊令人野,植物有植物的品位,对话有对话的品位:

像往常一样,周四下午,五(2)班的习作交流活动如期举行。我们六年级的几位语文老师应邀参加。

“请大家拿出各自的习作档案袋,打开你的‘写真集’,小组交流本周每个人的得意之作。”学习委员宣布,“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然后请老师现场点评。准备十分钟。”

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交流各自的习作。

一时间,课堂上的声音如同麻雀啁啾,五音齐备,嘈杂而热闹,生机勃勃。

十分钟过后,各小组代表闪亮登场,各展风采。

第一小组推出续写《狼和小羊》——“狼扑向小羊,搂着小羊说,别怕,宝贝,只吻一次!”

张老师愉快地接受邀请第一个当场点评:“续写独到创新、与众不同,语言简洁,幽默诙谐,令人回味无穷。”

教室内掌声一片。掌声中,第二小组代表争先恐后交流着《喜欢与不喜欢》——

“人人都有自己的喜欢与不喜欢。我喜欢央视《实话实说》栏目那个一脸坏笑的主持人崔永元,他在电视上一露脸,我就想喝‘可乐’;我不喜欢上班会课,一上班会,我就说,老师,我要上厕所!”

“掌声有请石老师点评!”学习委员兴高采烈地说。

“我喜欢这位同学的率真与坦诚,他说的是真话、实话、心里话。”石老师走过去和他握了握手。

“我们第三小组隆重推出《对称》,”小组长按捺不住激动,“并请郑老师点评!”

“一次,老师让我们用‘对称’说一说人体,同学们七嘴八舌说了许多。三年级的我站起来脱口而出:人的屁股是对称的,乳房是对称的。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大惊失色。课后,老师找来了我的家长,家长闻知我在课堂上‘胡思乱想’‘胡言乱语’,就和老师齐心协力教育我。时间过去两年了,我一直在想:我究竟错在哪里?”

“孩子,你没错!”年过半百的郑老师动情地说,“千教万教教人说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室内掌声雷动。

“我们第四小组要和大家分享的文章是《真理》”——

十岁的王凯因为爸爸妈妈霸占了电视机,看不上自己喜欢的节目非常懊恼。他问妈妈:“为什么两个人的自私比一个人的好?”

“少数服从多数,这是真理!”妈妈说。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王凯当仁不让。

“这少数人必须有权力!”爸爸插话了。

“噢,我知道了,将来有一天,我有了权力,也可以命令爸爸妈妈必须看我喜欢的频道!”

“我来谈谈看法!”深受震撼的我,没等主持人发话,便“越位”陈词,“毕加索说,我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能画得像达芬奇一样好,而我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才能画得像孩子一样。所谓‘画得像孩子一样’,在我看来,就是像孩子一样的童真。童真是自然的天性,是毫无装饰的美丽。谢谢你们,打开了个人‘写真集’,让我重拾童心,让我回归童真,让我分享美丽!”

掌声经久不息……

享受对话的品位,就是享受“教学相长”情景中的技艺切磋,相互信赖氛围下的心智启迪;就是享受以石击石的火花迸射,以情生情的心潮相逐,以思引思的丝丝联结;就是享受交流之后的认可,肯定之中的引导,浅层之下的深入;就是享受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的相互造就;就是享受这种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的相互碰撞、相互回应、相互融合、相互营养、相互创生而闪烁着的一种流动生成的生命美。

享受语文对话教学,意味着享受一种禅味俱足的对话智慧

禅,是东方的大智慧。禅,是直觉思维,即顿悟思维。这也是禅力图启迪我们的教学智慧。

[案例一]

学期初,学校组织上一轮课改专题研讨课。课要体现的理念是“尊重学生多元解读文本。”

上课的青年教师咨询我:“教学中如何体现这一主打理念?”

“先读个故事,好吗?”我把他们的视线引向了充满禅机的《一杯茶》——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1868~1912)的一位禅师。

有一天,有位大学教授特来向他问禅,他只以茶相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中,直到杯满,而后又继续注入。

这位教授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息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终于说道:“已经溢出来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南隐答道,“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你不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呢?”

读罢这则禅味俱足的故事,我说:“联系我们的阅读教学想一想,有些时候,面对一篇篇具体的课文,教师的‘杯子’里,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装满了教参的或者自己的看法。设若如此,不‘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哪有心境聆听孩子们说‘禅’?”

“噢!我明白了!”一位青年教师幡然顿悟。

于是,我观摩了她用自己的理解,实践了“学生与文本对话”并“尊重学生的多元化解读”的课堂教学。下面是片断回放:

对《卧薪尝胆》,你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读法,请各抒己见,以供大家分享:

——会稽一战,勾践战败,给吴王当奴仆。这就是“胜者王,败者寇。”

——勾践能称王,能为寇,这是能屈能伸。

——“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从中我读出了骄兵必败。

——会稽之战前,勾践为王,好像站在山顶;会稽之战后,勾践为奴,好像下到了山底。

——为王的勾践锦衣玉食、香车宝马;为奴的勾践布衣狗食,替吴王驾车养马。真是当官时幸福,不当官时痛苦啊!

——“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布衣,住进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这使我知道了什么才是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夫妻。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出奇兵灭掉了吴国。”可谓君子报仇,“二十”年不晚啊!

——“白天,他亲自下田种地;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一尝它的苦味……”勾践重登王座的梯子就是卧薪尝胆。

——勾践爬上王座的梯子,表面上看上去是自己的卧薪尝胆,实上是将士们的累累白骨。

……

“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是句禅味俱足的话,将其哲理迁移到阅读教学实践中来,旨在开启教师理应秉持一种欣赏并悦纳学生与文本对话,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的良好教学心态。

[案例二]

有一次,一位禅僧向赵州请教:“怎样参禅才能开悟?”

一百二十高龄的老赵州匆匆忙忙站立起来,边向外走边说:“对不起,我现在不能告诉你,因为我内急。”

刚走到门口,赵州忽然又停止了脚步,扭头对禅僧说:“你看,老僧一把年纪了,又被人称为古佛,可是,撒尿这一点小事,还必须亲自去,无法找到任何人代替。”

禅僧恍然大悟:禅是一种境界,一种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是啊!这宗公案开启了我的心智: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它同时还是一种体验。

“雪、雪、雪,下雪的雪”……

大雪初霁的一个早晨,金色的暖阳投进教室,照在老师的脸上。她眯缝着眼睛,舞动着竹竿,击节着黑板,一遍又一遍地带领我们念着生字——“雪”。那一年,我七岁,读一年级。

感谢启蒙老师不厌其烦地“告诉”,我才认识了“雪”字。或许,教学就是一种“告诉”吧。于是,我便“克隆”老师的教法,领着一班毛头孩子,高一声低一声地念着“雪、雪、雪,下雪的雪”……那一年,我十八岁,初为人师。

在赤道地区,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告诉”儿童们什么是“雪”。

老师说:雪,是一种纯白的东西。儿童们就猜测:雪像盐一样。

老师说:雪是冷的东西。儿童们就猜测:雪像冰淇淋一样。

老师说:雪是粉末状的东西。儿童们就猜测:雪像沙子一样。

老师始终没能“告诉”清楚,雪究竟是什么。教后还出了一道考题:“雪的形态?”学生的答案是:“雪,是又冷又咸的沙子。”

哈伯德笔下的这段文字洞喻:要知道真正的雪,只有自己到有雪的国度,一如要听黄鹂的歌声,就要坐到有黄鹂的树下;要闻夜来香的清气,就要走到有花的庭院。身临其境,参与体验,一切当会不言而喻。

噢,原来,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它还是一种亲历,一种体验。我幡然开悟,那一年,我三十岁,初为人父。

一个飘雪的时节,我又次教学“雪”字。课始,我将蜂蜜涂在写有“雪”字的课本上,让孩子们去舔食“雪”。

“雪”好甜啊!孩子们兴奋地说。

“是啊!‘雪’很甜,课本里的知识更甜!”

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读“雪”,写“雪”,玩“雪”。

操场上,孩子们手足舞蹈,自娱自乐。有的昂起脸蛋,让雪融在睫毛上变为珍珠;有的伸出舌头,让雪化在舌尖上成为玉液;还有的掷雪球、打雪仗……

“雪是麦子的被子。”我抖落身上孩子们掷过来的雪球问道,“你们说,雪是什么?”

——“雪是我们最喜欢的玩具。”

——“雪是天使翅膀上失落的羽毛。”

——“雪是冬天发给春天的短信。”

——“雪是长江的妈妈。”

——“雪是太阳的敌人。”

——“雪是冬天的云在北方生的孩子。”

——“雪是冬天印刷的一部无字大书。”

……

置身皑皑的雪中,孩子们“所有的思都是诗”。(海德格尔)

雪,不,应该说是大自然所有的奇妙景观,都能给人以美的陶冶,智的启迪。“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哪怕是普普通通的一片树叶,平平淡淡的一方晴空,一次壮观的海潮,一场罕见的飓风,都是可待开发的教学资源,都能给予我们绵密的哲学理趣、迷人的艺术灵光。设若我们能以天地做课室,以自然为课本,以宇宙的情怀引领孩子们阅读,我们就会谛视到孩子们心门洞开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就会聆听到孩子们心智开启的见仁见智、言人言殊;就会感应到孩子们心灵舒展的视界敞亮、精神漫游。无疑,这样的教学就会从单纯追求功利的琐屑与平庸中提升到精神的、超越的层面,从而赋予生命因为遐思、冥想和憧憬而秉有的灵动、舒展和充盈,为每一个学生生命个体的健康、和谐发展铺就现实之路。

身体力行之后,我豁然开朗: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它还是一种对沉睡潜能的唤醒,一种对封存记忆的激活,一种对幽闭心智的开启,一种对囚禁情愫的放飞……那一年,我三十五岁,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

享受语文对话教学,意味着享受一种逼近完美的对话艺术

完美的对话教学具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即真诚与深刻。所谓真诚,意味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出自内心的感受,所表达的一切都是从心灵深处流溢出来的真实之感,没有矫揉造作、故作姿态,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奈与空洞,有着自然、真切与和谐之美。只有充满真诚的教学才能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才能有感染力与亲和力。而所谓深刻,意味着能够给予学别有洞天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惊异感和想象力,能够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我一直在触摸并试图逼近这种完美的对话教学。

阳春三月。

六(1)班的黑板上。

我写下了一句话:“罗伯特坐在靠窗的沙发上,思索着人生的问题。忽然,他手头上的一星烟火抖落到崭新的沙发垫上,沙发垫被烧了一个洞。这时候,他的妻子看见了……”

这个没有结尾的故事,一下子磁铁般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

我微笑着面向孩子们:“接下去的故事就交给你们完成了。只要你们肯开动脑筋,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的翅膀,就一定会有许多美丽的收获。”

孩子们一听,兴高采烈,先是窃窃私语,接着议论纷纷,继而各抒己见,然后奋笔疾书……

十分钟过后,在自由、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交流着自己的作品:

学生甲:“……罗伯特的妻子看见了,走向前去一把扯下他手中的香烟,随手扔到窗外,‘抽!抽!抽!’她恼羞成怒,‘前两天刚买的一条新裤子就被你烧了一个洞,今天,新沙发垫又遭了殃。……说完,她‘砰’地一声把卧室的门关上,独字一个人进屋生闷气去了。”

学生乙:“……罗伯特的妻子看见了,破口大骂:‘你这个败家子,一个新的沙发垫子竞毁在你的手中。你看,这该咋办?’‘该咋办,就咋办!’罗伯特以牙还牙。他的妻子火冒三丈,弯腰脱下一只鞋愤怒地向罗伯特掷去!罗伯特起身向妻子奔来,俩人扭在一起,一场家庭‘世界大战’爆发了……”

“你们善于观察生活,写出了真情实感。日常生活中确有如此的妻子、如此的丈夫、如此的家庭。我想,每一个家庭都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之点。你们的笔下还有没有不同的答案?”

学生丙:“……罗伯特的妻子看见了,尖叫了一声:‘天哪!我的沙发!’叫声惊动了正在花园里摆弄海绵的儿子凯利。凯利跑进屋里,见此情景,不慌不忙地将手中的海绵剪成一小块,塞进小洞。看着儿子的举动,爸爸妈妈都会心地笑了。”

“孩子们,全体起立,为这位同学的奇思妙想,为他笔下聪明伶俐的凯利,热烈鼓掌!”

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学生丁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念道——

“……罗伯特的妻子看见了,一声不响地拿来针和线,在那里绣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松鼠——那小松鼠正在吃松果,松果的位置恰好是那个小洞的位置。”

“妙!”我向学生丁竖起了大拇指说,“请继续念下去。”

“罗伯特见状,连忙熄灭了手中的香烟,爱抚地把妻子揽在怀里……”

“多么富有诗意的想象,多么温馨甜美的细节,多么与众不同的见解,多么意味无穷的表达!”瞬间,我将分享他作品后的激动,化作了一种激励、一种唤醒、一种提升:“罗伯特是幸福的,因为他的妻子会缝补漏洞,缝合创伤,无论是生活里的,还是心灵上的;这样的家庭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相互理解与宽容之中。”

一席话点亮了孩子们的眼睛,我仿佛听到了他们的怦然心动,感受到了他们的悠然心会,体验到了他们的豁然开朗。

……

享受逼近完美的对话教学,就是享受其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释放学生禁锢的情愫的教学艺术;

享受逼近完美的对话教学,就是享受其能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之美、智慧之美、理性之美、人性之美,感受到人类文化的灿烂与辉煌,感受到人类心灵的博大与深邃,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与幸福的教学艺术;

享受逼近完美的对话教学,就是享受其能够唤起学生以崭新的眼光审视社会生活、洞察人情物理;能够唤起学生对光明和美满的期待与渴求,对现实生活的柔情与热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乐观的教学艺术;

享受逼近完美的对话教学,就是享受其能够引领学生获得足够的鉴赏力、判断力与选择力,使他们带着自信,带着理想,带着憧憬,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更为宽广、丰富和多样的生活世界,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美好人生的教学艺术。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与王云峰教授讨论:新课程与中考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学生个人诊改报告计划(热门22篇) 发卡员心得体会和方法(热门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