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评价性语言运用的现状批评和对策初探

小编:admin

新颁《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一指导性建议的提出,显然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它从正面提出问题,又从反面引发我们对教学中的不足进行反思。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具有相当的话语权,为此,对学生的评判—课堂评价性语言的运用适当与否,对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分两方面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评价性语言运用的现状批评

现在的教学过程越来越强调师生双边活动,对此大家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如何使这一过程变得平等、变得和谐,则还存在着不少认识误区和操作盲点。

1.好为人师型

这种类型的课堂评价表现为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自以为已经理解了学生的意思,于是草率地讲述自己的看法,并竭力地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人,其结果常常是适得其反,并有可能引发学生的反感。这些教师的毛病出在聆听不够,尊重不足,草草接言,强为人师,这样做不但影响了自己的威信,也有损于学生的自尊。

在课堂上,学生发言时,教师应该成为一个好的听众,在学生没有充分表达意见的时候,要给学生以时间,要有充分的耐心。只有在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以后,教师再来发表自己的意见,才是正确的做法。如果学生还在表达意见,教师就过早地打断,对讲者是一种伤害,对作为听者的其他学生也是一种剥夺。而且这些教师打断对方的用意,无非是越俎代庖,硬性地想把自己的意思加给对方。其实强行的贩卖,并不能真正引发学生认识上的共鸣,其结果只能破坏教师自己的形象,同时也破坏了原先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厌倦这样的表演,还会引发内心的抵制。

2.好好先生型

现在为了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不少教师选择了用做好好先生的方式来肯定学生,认为这样做才是对学生的尊重,所以在各级各类的公开课上,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赞语:“嗯,好”“好极了”“非常好”“你真棒”“大家给他鼓掌”。如果你给学生的评语是合适的,那当然无可厚非,但现在的问题是学生明明有错误,答的也不好,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仍一味地给予赞语,其作用就不值得肯定了。现在的学生应该听得懂什么是真诚,什么是敷衍,什么是虚假。假如他自己都感到回答得不到位,不正确,而你还无偿地送上这样的赞语,留给他的也许不是喜悦,而是困惑和担心:“你不会把我当弱智肯定吧?”如果他看出了你的存心不真,用心不纯,留给他的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自惭的羞愧。所以对学生的评判应以实事求是为好,适当的保留是应该的,但不要过分,至少应该跟事实比较接近,这才是学生乐意接受的。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学习型组织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反邪教视频心得体会(实用16篇) 花卉养护调查报告(优秀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