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狗叫、小狗跳”所想到的

小编:admin

>陕西师大教授、著名学者霍松林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深情地回忆说,3

岁时他便跟父亲学习识字、读书。尽管那时的教科书诸如《三字经》《诗经》《论语》

等等很难理解,但却给他留下了先入为主的直接印象。原始知识的大量储存,是他一生中取之不尽的财富。霍先生记忆中的一件小事,虽已那样渺远,却至今令他也令我们感触良深。童年的一天,霍先生跟随父亲从村里的一所小学旁边走过,学生们“大狗叫、小狗跳”的读书声直向耳畔扑来,父亲很反感地说:“童年记忆力最强,应让他们读一些正经书,大好时光却教什么‘大狗叫,小狗跳’,顶什么用?”父亲因此不送童年的霍先生进这样的学校就读,而宁可由自己担任家教蒙师。童年的记忆,如同一张白纸初始着墨,给人的“直接印象”最深,也最能耐得逝水的冲洗。近代心理学家已根据科学实验证明,“首次感知”在获取知识、保持记忆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好的时光”里却让孩子们去记诵“大狗叫,小狗跳”之类的东西,那就不仅说明了教人者文化素质之低下、教育眼光之短浅,而且也反映出其教材意识、教学思想及方法论诸方面的蒙昧状态。这样的教师,以己之昏昏,岂能使人昭昭?时至今日,我们已听不到“大狗叫,小狗跳”的读书声了,然而类似“大狗叫,小狗跳”的“教学游戏”却依然并不鲜见,而且已不单见诸低幼年级,并大有向中高年级蔓延之势。笔者手边就有两例。

>其一是一位中年级教师讲析《高玉宝》这篇课文,在讲到“高玉宝小时候,因为家里穷,12岁才上学”一段话,老师这样“启发”学生:“小朋友们,你们几岁上学?”回答:7岁。”“那么高玉宝几岁上学呢?”“12岁。”“他为什么12岁才上学呢?”

“因为家里穷。”老师赞扬大家回答得很好,接着又问:“这段话说明了什么意思?”“高玉宝小时候因为家里穷12岁才上学。”够可以了吧?然而不,新的问题又从老师脑子里“冒”了出来:“‘小时候’——什么是小时候呀?”孩子们七嘴八舌,竞相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释,致使简单的问题渐趋复杂化起来。最后不得不由老师一锤定音:“你们说得都不对!——小时候就是‘解放前’。”真是天晓得!这种“启发式教学”不是比“大狗叫,小狗跳”还不如么!

另一例是一位青年教师在讲《跳水》

一课时,让两位学生上讲台,一位扮演船长的孩子,另一位扮演猴子。只见那“猴子”一会儿跳下,一会儿跳上,一会儿冲“孩子”扮个鬼脸,一会儿摘下“孩子”的帽子又撕又咬又扔,惹得全班同学哄笑不止,比看“猴戏”还热闹。我们当然不反对有助于学生感受、理解课文中特定场景及人物关系的“角色表演”(或者说分角色“进入状态”),甚至还提倡课本剧制作,但却反对那种表面化的“热闹”,尤其反对在教材处理上的随意性甚至庸俗化。

儿童的成长是一趟没有回程的旅行。也正因此,为儿童提供精神营养的教师必须立意高远,万不可目光狭隘,为孩子们提供了粗制滥造的精神食粮。因为“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不掉的。”(洛克语)。怎么做?很简单:把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大浪淘沙积累下来的语言文字的精华——经典名著,及时引入孩子们的生活,让孩子的精神之旅从一起步就有一个很高的起点!

当然,我们还要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让他们在特定年龄段阅读适宜的经典。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技术— 教育— 人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