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语文教育研究动态述评2

小编:admin

二、关于语文新课程

(一)对语文新课程的反思

伴随语文新课程的逐渐推广和深化,议论纷起,“反思”更显重要。潘涌在全面反思和展望语文新课程的过程中,重点提出优化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是决定新课程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他认为新课程有“五大刷新”,更坦率指出从指令型课程范式中刚刚获得解放的语文新课程,也出现了若干共性问题。展望语文新课程的前景,潘涌分析尚有三大障碍有待消除,即指令型课程范式中形成的刻板化统考制度有待施以“大手术”、学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待配套跟进、尤其是语文教师自身素养有待优化。他尖锐地指出:由于全预制、全封闭、全垄断的指令型课程使许多语文教师麻木了主动创新的自觉意识,泯灭了其思维的亮色、言语的个性和教学的特色,故从深层次上说其自身素养已成为制约新课程发展的最严峻的一个“语文问题”;而教师只有完成职业角色的三大转型,才可能去真正拥有新课程所给予他们的开放和自由的教学空间(《语文新课程:反思与展望》,《课程·教材·教法》第8期)。李海林对“语文教育自我放逐”现象进行了批判。他指出,当前语文教育改革中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如:“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去知识化”等。他迫切地提出,不能用生活取代语文;有经验的教师不能极端地把自己对文本的体验组织进教学,剥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的权力;反对无中心的拓展,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物理课、政治课等;语文课不是不需要学知识等。李海林指出的问题切中了当前语文教育的要害,对于我们如何更好地组织教学有警示作用(《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上、下)》,《语文学习》第4、5期)。

(二)对语文新课程理论层面的研究

曹明海等认为,语文新课程已不是作为技术性语言训练的工具而是作为文化主体而存在,它承担的是文化建构的使命。这就要求语文新课程以文化主体的自觉性建构一种生命形态的、过程性的、富有超越品质的文化运行模式,树立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课程·教材·教法》第1期)。新课程的“唤醒”功能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冯现东等从唤醒教育的本质出发,指出唤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紧密相连。他们认为,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唤醒树人意识、文化意识、生命意识和课堂情绪,建构全新的语文课程价值观、文化观、生态观和学习观是语文教育的当务之急(《唤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课程·教材·教法》第11期)。王宪廷则从人的文化本质出发,指出人的文化本质使语文教育发挥唤醒功能成为可能,语文教育唤醒功能的基本特征是促使主体生命意识觉醒,语文教育实现唤醒功能的基本途径是主体生命情感的体验,语文教育唤醒功能的终极目的是主体生命意义的建构(《语文新课程的唤醒功能》,《当代教育科学》第9期)。潘涌指出语文新课程与指令型课程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后者列出了必须执行的一系列详细的课程指令,而前者则卸除了束缚语文教师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种种桎梏,未知边界的广阔课程空间正等待语文教师的自由心灵去尽情分享——最大限度地展现独特的不可为他人所取代的教育智慧(《课程范式转型与语文教学走向解放》,《教学月刊·中学版》第11期)。

相关链接

1、魏本亚《论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育学的现代转型》,《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4期

2、王胜国《新课标蕴含的语文教育新观念》,《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3、冉正宝《语文新课标对思维培育理论的接受与排拒》,《语文建设》第9期

4、陈黎明《语文课程改革中应明确的几个问题》,《语文建设》第1期

5、潘涌《语文新课程的价值取向与教师创造精神的解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11期

(三)对语文新课程操作层面的讨论

语文新课程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也引起了众多研究者对新课程操作原则和方法的关注。语文课该怎么“讲”?针对这个问题,吴春林在《中学语文教学》第1期撰文指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要讲学生“体验”不到的情感内容、学生“探究”不出的课程内容(《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怎么“讲”》)。郭家海提出“讲”应讲得科学、讲得艺术,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并通过评价去引领他们(《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讲”》,《人民教育》第6期)。朱瑛在《教学月刊》第6期发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仍需要“讲”》一文,特别提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要在学生多元解读有误解时进行恰当的“引”,用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导”。

谢家顺提出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实施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要多形式改进教法,提高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质量;同时,教学过程始终贯穿学法指导,加强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习惯的培养(《新课标:研究性语文学习的教学策略探讨》,《中国教育学刊》第2期)。胡玉兰在《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第11期发表《新课程视野下的六种语文课堂模式》一文,他具体提出了新课程视野下的六种语文课堂模式:整合性模式、问题式模式、小组活动模式、呈现式学习模式、课堂工作室模式和反思评估模式。王鹏伟认为课程预设和课程生成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两个要素。课程预设在前,课程生成在后;课程预设有导向作用,但它服从于课程生成(《课程是预设的,还是生成的?》,《中学语文教学》第10期)。

相关链接

1、潘涌《论语文探究性学习》,《教育科学研究》第7期

2、蔡明《新课程背景下文本解读的个人拙见》,《中学语文教学》第9期

3、同淑君《新课程标准下新教材的使用策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6期

(四)当前语文新课程的存在问题及措施、建议

聚焦当前语文新课程的存在问题,研究者展开了积极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建议。潘涌提出语文新课程催生着教学评论家的崛起。他认为,伴随着语文新课程的持续推进,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隔膜现象愈显突出,理论界与教学一线之间更需一种介乎两者的称职的专业角色,这就是教学评论家。教学评论家是语文教师专业自主化发展的促进者和个性化课程的催生者(《新课程呼唤教学评论家的崛起》,《教育发展研究》第3期)。喻旭初在《新课标与语文教师的修养》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师应加强道德修养、业务修养、科研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特色的教师(《语文教学通讯》第1期)。武宏钧认为教师通过阅读不仅仅是关注语言文字、鉴赏水平、思维能力,更应该关注优化自身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面对新课程教师应有的阅读理解》,《读书周刊》7月14日)。李海涛从“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个新学生观出发,提出新学生观对语文课程改革具有特殊意义。现阶段,教师宜采用的实践策略是强化角色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科优势,激励学生的成材志趣;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做好创新教育,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新学生观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特殊意义及其实践策略》,《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相关链接

1、袁贵仁《为新课程改革提供强有力师资保障》,《中国教育报》7月25日

2、杨九俊《语文教改热点问题的回应》,《人民教育》第15-16期

3、李景阳、郑新丽《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误区发微》,《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10期

4、谭亿森《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四化”倾向及对策》,《语文教学通讯》第2期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日本高中最新国语学习指导要领(上)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设计自我总结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自我鉴定优质(3篇) 精选学校信访工作总结范文通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