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资料怎样“以少胜多”?

小编:admin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图片、文字、音像等课外资料在阅读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品味情感搭建了桥梁,打开了通道。然而,如何恰当使用语文课外资料,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在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上,三位老师同时执教《海天骄子》(苏教版第十册)一课。文中“他决心征服这座浮动的‘海上科技城’”

一句是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学生对“海上科技城”缺乏认知基础,而从文本中又无法得到具体答案。如果学生对此不能深入感知,就难以理解文本,无法深入感受主人公柏耀平面对新领域、新课题,不怕困难、刻苦学习、勇于攀登,最终成为合格的现代化战舰舰长的顽强拼搏精神。

教学过程中,三位老师采取了不同的处理办法:

A老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自我感悟:说说“海上科技城”指的是什么?学生自读课文很长时间,仍未能正确理解。教师无奈,直接告诉学生“海上科技城”指的是现代化战舰。

B老师在处理这一环节时,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一时间,各种图片、文字说明纷纷展现,语文课堂成了资料展示厅,学生沉浸在资料的海洋里。在好一阵忙碌后,教师引入理解重点句段,学生理解了“海上科技城”的意思,可兴奋点仍停留在资料中。

C老师在执教过程中先出示重点句:他决心征服这座浮动的“海上科技城”。启发学生思考:“海上科技城”指的是什么?学生读书、思考,但未能真正理解,思维出现了阻碍。此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542号战舰,并配有精当的介绍战舰高科技装备的文字说明。通过图片和文字,在学生面前呈现了542号战舰的雄姿,展现了现代化战舰的高科技装备。图片和文字的介绍使学生恍然大悟,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不仅清楚地了解了现代化战舰的高科技含量,准确地理解了“海上科技城”指的是什么,而且为下文体会柏耀平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做好了铺垫,积蓄了力量。

语文课外资料的运用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没有运用课外资料的语文课堂是不完全的课堂,是无法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的课堂。A老师在教学中忽略了课外资料的使用,结果学生的思维无法打开,理解无法深入,教学变成了灌输,学生的感悟、品味也就是表面的、肤浅的。

但是,语文课外资料是丰富多彩的,甚至是取之不尽的。B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课外资料的使用,但对资料的使用缺乏精选、整合、引导。教师在没有充分预设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收集、展示资料,结果资料的展示和观看占据了太多的课堂时间,影响了教学的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学生的思维。

面对资源,教师如果充分预设,精心筛选,有效选择,挑选最有用、最直观的资料展现给学生,课堂就不会被冗杂的资源所累,不会变成资料陈列室。C老师在丰富的资源中精心挑选了应该呈现的内容,图文结合,既简洁又明了,效果明显。

教师应当精心挑选语文课外资料运用的时机,让其恰如其分地出现在学生对文本解读出现困惑、深化理解出现阻碍、情感升华缺乏基础之时。此时,课外资料的引进,会让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悟,思维“活化”之感。课外资料的呈现不应超前,也不能滞后。C老师对课外资料的引入正是在学生“愤悱”之时,时机恰当。

课外资料的课堂运用是一门学问,需要老师们一起去研究,去探索。我们要追求“大音无痕”的理想境界,恰当、巧妙地让文本与课外资料融为一体,力求课外资料为文本服务,文本因课外资料而添彩。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教小学生作文可以向图画老师学习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