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作文批改中的两难境地

小编:admin

当语文教师最怕干什么事?如果搞一次专题调查,可以肯定地说,大部分语文教师会回答——“改作文”。语文教师最怕改作文,其主要原因是处于“两难境地”。所谓处于“两难境地”,实际上就是处于选择两种作文批改方法的矛盾之中。

一种是精批细改。其做法是: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要详细地批改出达到此次训练目的的情况,以及除开训练基本要求以外整体上的诸如结构段落、内容中心、语言运用的得失情况,还要标出和改正错别字、病句等。批改中既要有眉批、旁批,又要有总批和量分。这是学校领导唯一强力要求的批改方法(尽管教研部门下发的《教学常规》明确规定允许采用多种批改方法)。殊不知这种批改方法花费了教师多少心血,夺走了教师多少宝贵的时间!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改作文的精力用得多了,其它诸如研读“三书”等的精力必然就用得少了(代双班课的教师尤感困难),这就会防碍了整体的教学工作。

第二种是抽改。其做法是:在普阅每个学生作文后,从好中差的角度考虑,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篇作精批细改,其目的是为讲评和指导修改搜集资料,其它的,一般是写个总评,打个分数了事。学校领导严肃指出这是不负责任的“粗批草改”,是坚决不允许的,而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和减轻负担以搞好全面教学工作,又是必须偷着运用的。

既要应付学校检查,又要节省时间和减轻负担以确保完成全部教学工作,教师的作文批改便在“游击战”状态下的“两难境地”中徘徊,其效果也可想而知。

怎样突破作文批改中的“两难境地”呢?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采用的方法可以叫做“师生共同批改”法。做法是分两步走。第一步:学生改。即把学生分成4人小组,每人先轮流批改4人的作文(即小组中各人的作文),针对作文训练要求做到精批细改。具体要求是:除了错别字、病句各人可直接在作文本上标注并改正外,其它的诸如旁批、总评、量分等先各自在修改笔记上做记录,然后各自提出来进行小组讨论,统一意见后,再由一人执笔在作文本上完成,每人完成一篇(回避自己的),使每个人都能得到锻炼。第二步:教师审阅并个别重改。即学生改好后,每组要推荐一篇认为批改最为细致的给老师审阅(这里安排有对学生最后的执笔进行小组评价的教学环节)。教师的审阅一般采用的是快速审阅结合重点审阅的办法进行。审阅作文有两个目的,一是检查学生批改情况,必要时进行个别当面重改,强化指导;二是为批改反馈和作文讲评作准备。

这种批改方法有两种好处,对学生而言,能在批改中吸取别人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在讨论过程中,还能进一步提高对作文训练要求的把握,有利于下去后进行自我再修改,而且,在执笔过程中还锻炼了自己归纳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对教师而言,自然是既做到了篇篇精批细改,以应付学校检查,又减轻了批改负担,从而腾出时间和精力搞好其它教学工作。

不过,全部采用这种方法批改作文是行不通的,时间长了,学生会感到单调乏味,不断丧失积极性,学校领导也不允许。最好的办法是与上面谈到的“精批细改”方法交替使用,各占二分之一(“抽改”是不能用的,学校领导坚决反对)。这样的搭配,效果也挺好,笔者通过对所代的两个班的对比实验,验证了这一点。

甲班学生的作文都是由笔者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的,由于长期采用一种批改方法,学生又没有参与批改的实践机会,结果作文兴趣不大,经常发生作文交不齐的现象,作文成绩提高缓慢。而乙班,笔者坚持拿二分之一的作文篇数进行“师生共同批改”,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批改作文的实践机会,加之交替使用的教师的“精批细改”给学生提供了批改借鉴,不断激发了学生写作和批改作文的兴趣,学生作文水平整体提高较快。尤其是原来个别不交作文的同学,一轮到采用这种批改方法,自己在小组内参与活动但又拿不出自己的作文,甚觉没趣,以后也都能坚持写作文了。

以上,笔者所谓的突破作文批改中的“两难境地”,实属无奈之举,写出来有些贻笑大方,但笔者所遇的尴尬处境及不懈的苦苦挣扎当会被方家体谅。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关于组织学生积累与梳理的讨论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