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四步法初探

小编:admin

一提到作文,很多师生都有“难”的同感。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从下手,教师也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对症下药。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笔者谈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体会生活、深入感悟。

作文是一种心智活动,能够充分展现学生的所思所想。然而很多学生的作文常出现无病呻吟、远离生活、没有时代感等问题。这与他们三点一线的生活、没完没了的作业、考试测验等有关。作文时,连学生自己都“波澜不惊”,又怎能谈得上去打动别人呢?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在作文课上就要多引导学生体会生活,让学生明白“校园无闲事,家庭有新闻,社会多热点”。他们的生活中,值得思考、感悟的话题还是很多的,要善于去发现、挖掘。作文成功的关键不是题材的好坏,而是取决于作者有没有对生活的独特视角和见解。比如,1.(见到)学校里一个老奶奶常提着菜篮去买菜——(思考)不用塑料袋、减少垃圾量、减少污染——(感悟)环保意识、节约精神值得提倡。2.(闻到)一潭死水发出的臭味——(思考)水发臭、水被污染、水不流动——(感悟)人懒惰、不动脑筋、思想僵化。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对寻常生活进行观察和思索,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细心指导,积累写作素材。

一些学校,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信息闭塞、资料匮乏,可供学生阅读的材料不多。教师可以根据每次习作的内容要求和重点、难点创造各种机会,开展各种活动,有目的地为学生作文铺路搭桥,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素材的积累,写作时就容易得心应手,一气呵成。例如,指导学生写《记一次有趣的体育活动》前,可以和体育老师、班主任配合,开展一次有趣的体育竞技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细心观察一个个滑稽动作,一个个“惊险”场面,一阵阵欢声笑语。学生在娱乐中获得了写作素材,作文时就会写有真情实感,就会写得具体生动。又如,指导写《贫穷》一题,这题难度较大。为了化难为易,可以让学生先搜集、摘录有关“人穷志不穷”的事迹及名言警句,然后召开一次名为“什么是真正的贫穷”主题班会。会上,学生各抒己见,有很多思路在学生写作中是值得参考的。比如,1.什么是真正的贫穷——教育落后,知识贫乏——无知识,导致愚昧(真穷)——贫穷加剧——恶性循环——国家落后——所以治穷先治愚。2.一个人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不能成为一个人堕落的理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宁可无钱,不可无德。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点拨,作文的思路展现出来了,这样既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教育,又为写文章做好了铺垫。

三、纵横联想,择出新奇立意。

在写作过程中,如果能紧扣文体和材料,针对现实进行多角度思维,纵横联想,择出新奇的立意,那么写出的文章就能给人以别有洞天之感。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种途径进行指导:

1.从事物的褒贬角度择出。如,竹子——枝枝直上,高风亮节(褒);外表笔直,内心空虚(贬)。塑料花——人工艺术品,花束整齐亮丽,形式多样(褒);徒有花的芳名,没有花的神韵(贬)。通过对事物褒与贬的选择,学生就知道给如何给文章立意了。

2.摆脱思维定式,言他人所未言。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文的选材、立意也应该各有不同。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维,言他人所不言,选他人所不选,放弃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抛开“人云亦云”的构思。如,一位老师问学生,雪融化了变成什么?大部分同学回答:变成水。其中有一个学生却说,雪融化了变成春天。这位学生的回答就极具创新意识,而其他学生都沿袭了原有的思维模式。教师在指导作文时,要积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作文能够异彩纷呈。

四、开拓思维,构建新颖结构。

在作文时,只要根据作品内容构建一个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结构,即可谋篇布局,下笔写作,然而是否新颖,这就要看其采用的形式是否别致。教师在指导作文结构写法时,可以根据谋篇布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教学生学会运用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龟兔赛跑的故事已家喻户晓,它的寓意是讽刺兔子的骄傲——骄傲就必然会失败。如果按这样的思维模式去构思,就翻不出新意。但是有学生从乌龟身上入手,认为乌龟取胜纯属偶然,是不值得提倡的。这样,陈旧的材料就写出了新意。这是运用逆向思维的结果。上文“雪融化了变成春天”的故事则是发散思维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发散思维的好处在于它能从多角度去揭示事物的发展趋势,不局限于事件的单极发展,不局限于结论的唯一,这样去思考,学生的作文才能呈现出万千气象。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文本身份与课堂阅读教学设计之思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2023年校园安全从我做起班会教案(大全9篇) 科技文化节心得体会(汇总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