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教学预设”束缚

小编:admin

11月28日,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讨活动——执教公开课《我盼春天的荠菜》。这是一篇情感性课文,课堂上我始终以情激情,以情唤情,着力创设适合文本阅读的课堂气氛,通过两段催人泪下的音乐,几幅旧社会的苦难图片,一次教师的激情范读,带领学生走进了那个饥饿的年代,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从而感悟“冬天”带给作者的冷酷、悲惨、无情、屈辱。课后自我感觉良好,同时也得到了教研员朱老师和不少同事的肯定。带着这份教学设计,带着同样的两段音乐和几幅图片,带着一丝憧憬,我登上了去杭州的路上,参加杭州市教改之星的决赛。出师不利,抽到了第一天的最后一节。三分钟简短的课前交流之后,我又一次开始演绎同样的教学预设。可是这一次的演绎却是那么艰难,可以说是举步维艰。课堂上尽管我激情四溢,学生却无动于衷。本以为,那两段伤感的音乐,那几幅苦难的图片,会起到“催化”的作用,可我分明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到了空洞与苍白,于是我不知道我是怎么进行那段配乐朗读的。课结束后,天已昏暗了,雨也越来越大,带着一丝失落,带着“几点想不通”,返回到了桐庐。

几天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同样的教学设计,为什么在异地就不能出彩呢?我又联想到去年在桐君小学上的《生命的姿势》一课和前段时间在高翔小学上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一课,也是同一个问题,在自己学校里上得比较成功,可学生变了,就不行了。我想这里面有客观的原因,比如学生和教师的陌生,学生的基础等,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主观原因。

首先第一点就是我的课堂驾驭能力,课堂调控能力有待提升。

其次,我想最为重要的是我被“教学预设”给束缚了。在我的心里,想到的是如何演绎自己的精彩设计,如何将这些预设一步步实施,以博取听课老师或评委的好评(当然这是在公开课上)。殊不知,课堂上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学情的预设是很重要的。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只有基于学生才能收效。从杭州的那堂课看,这一班学生的思维没有我们学校陈老师班里的学生的思维活跃,他们的领悟性、表达水平也没陈老师班里的学生强。然而,面对不同的学生,我却一成不变地沿袭着那精心设计的教案,没有作半点改动,每个环节,每个问题,浮光掠影,如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其实这是我们很多年轻老师的通病,虽然我们知道学生是多种多样的,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但由于缺乏经验,缺少自信心,在课堂上(特别是在公开课场合),我们紧紧拽住预设的绳索,唯恐学生滑出去半步收不回来,素不知,我们这一拽,拽住的是学生的思维、情感和精彩。面对生成的课堂,何不放手一博?只有经历多次的失败和磨练,才会积累起丰厚的经验,才能自如应对学生的千变万化。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学不是一种需要学生配合才能进行下去的活动,而是根据学生不同的的学习状态给以不同的引导。但教师遇到带有阻抗的的教学时,我们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契合,是否与学生的学情契合,千万别被“教学预设”束缚!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说话训练点滴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