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魅力是什么

小编:

据说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惊天地,泣鬼神。的确,汉字的表意性,使她具有独具的魅力和非凡灵动的美。可以说,每一个汉字都静静散发着文化的气息和生命的芬芳。高中语文第一册的专题《优美的汉字》从汉字的起源讲到汉字的形体、构成,又讲到汉字的文化,内容很全面,但因篇幅所限,失之过简。如果照本宣科的话,很难使平面的汉字立体化,更不能让学生体会到汉字背后那博大精深的祖国文化。为了激活汉字的生命力,使汉字由平面走向立体,从单一走向多维,从静止走向变化,我尝试着在汉字教学中融入造字法,尽量将词语、成语、诗词、美学原理、历史、地理、民俗、古文化常识等熔为一炉,努力追求汉字教学的三味:文学味、文化味、美学味,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先是引导学生感受汉字自身结构之美──魔方般的组合。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笔画、部首的组合变幻无穷,象魔方一样散发着神奇的美。在教学时我没有过多的讲解有关理论,也没有领着学。

看了余光中的《听听那雨声》,深有感触。中国方块字的魅力无穷确是令人感动,余光中先生以深邃的目光,通过对汉字的立意分析,从一个新颖的角度拓开中文的迷人之处,“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然常在”。那一个个看似固执呆板的方块字竟然能组合成如此美丽的意境,在令人感叹仓颉的智慧的同时也感叹汉字的伟大。“春雨,杏花,江南”,六个字描画出一幅图画,哀怨也好,凄婉也好,温馨也好,浪漫也好,给人无尽的遐想,让人们看到了江南旖旎的春景,让海外游子生出思乡之情;同样,马致远的“老树、枯藤、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独造了一幅让人们感叹不尽的“离人秋思图”;徐志摩用“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回首,作别西天的云彩”,勾起多少少男少女的纯真的爱;顾城的“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吟唱出甘于寂寞勇于探索。

说到汉字,不能不提及世界文明史。世界的古代文明,可以说就是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圈,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圈,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印度圈,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等四大文明。这四大文明之中,前三者互相交往而发展,成为近代文明的源流,只有中国几乎未与其它文化产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国人对此是充满自豪感的,无论是对汉字的发展历史,还是对汉字所承载的中国独具的文字文明和文化底蕴。

但是,由于汉字自身的特点所带来的缺陷,如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读,在过去几十年中,汉字的未来与发展前景便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但肯定的一点是,要想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必须仔细回顾和耐心审视汉字所走过的历程。写于1988年的《图说汉字的历史》引进出版,该书作者阿辻哲次以“事典”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对汉字发展史上的基本事项进行了简洁却明晰的梳理和叙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现代的汉字发展史,从前印刷时代的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史到汉字印刷的发展史……意在为学习汉字、使用汉字的人提供更多的相关知识,让那些对汉字有成见的人明白:“现在就想把拥有四千余年悠久历史、担负着人类文明发展一翼的汉字塞进博物馆里,还为时尚早。”

汉字的表记法从古代到现代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是图形文字,以物的图形为基础而形成文字,例如“山”、“川”、“日”、“月”等。文字是单音,独体而结构方正。而与汉字、汉学有关的律令制度,如国家概念、产业、生活、文化等,也都跨越广阔的版图,从中国中原,传播到东方的朝鲜

(专题,图库)、日本,南方的越南,用文字连结了中国与周边世界的文化。虽然多数国家后来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如朝鲜的自创文字“谚文”的意思是“非正式”的文字,因而朝鲜“正式”的文字依然是汉字,这跟日本称汉字为“真名”,称自创的文字为“假名”相同,都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

但在过去的近百年里,世界潮流曾缩小了“汉字文化圈”,就连毛泽东、鲁迅等也曾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但事实并非如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字改革──实施拼音文字的作用只不过是充当了学习汉字的辅助工具。韩国在文字政策上曾先后经历了汉字时代和“韩文专用”时代。许多韩国专家指出,抛弃汉字使韩国社会出现了知识、哲学和思想的贫困,今天的经济危机,就是韩国半世纪以来推行韩文专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因为它导致韩国社会出现大量文盲。所以,韩国开始反思,并于1991年11月和1994年9月在汉城先后两次举行了“汉字优于拼音文字”的国际汉字学术研讨会,并且成立了“国际汉字振兴协议会”。日本也是如此,它曾减少了可识的汉字字数,但现在又增加了。

现在,世界潮流不仅在扩大“汉字文化圈”,还在促使汉字为创造21世纪人类的高度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图说汉字的历史》带给汉字文化圈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它让读者明白,汉字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文化根基,而且是能够超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思的最佳媒介。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达到彼此理解、彼此认同和彼此融合。

世界上文字几乎都是表音的,也就是拼音文字。唯独汉字,既不是拼音文字,又不是象形文字,尽管有的汉字偏旁表音,有的偏旁表意,尽管有的汉字来源于象形符号。汉字是世界上一种十分独特的又具有魅力的文字。说汉字独特,首先因为它古老。现代西方主要文字的渊源可追溯到古埃字。古埃及字母被希腊人借去,改造成古希腊字母。古罗马人又把古希腊字母改造成拉丁字母。拉丁字母又衍生出英文字母、法文字母、意大利字母等等。古希腊字母衍生出的另一系子孙是斯拉夫语系的各种文字用的字母。古埃及先被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被阿拉伯人同化。古埃及文化的发展中断了。古希腊被罗马人征服而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随后,罗马帝国解体了,用拉丁文发展起来的罗马文化被英、法、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亚文化所取代。而从黄河流域发展起来的(最近的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可追溯到一万年前的长江流域)中华文化从未被外来文化征服过。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一直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变化着,不曾被外族人改造过(这里不提汉语外来语)。现代汉语中的汉字可以到甲骨文中,到铭文中,到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去寻找其渊源。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连续使用了几千年而且还在使用中的文字。和世界上主要的其他文字比,汉字是最简洁的。有人说汉字总数六万多个,而英文字母只有26个。为何汉字比英文简洁?汉字再多而常用字有限。日语中常用汉字称当用汉字。韩国定1781个汉字为常用字。汉字再多,数目不再增加。英文字母再少,英文单词数目一直在增长。

社会在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有新进展。用少数汉字即可轻易衍生新的词汇来适应社会的各种变化和科技的新发现。英语要不断制造新词来适应。例如,disco,microsoft,taxi,internet,robot,等等英文词汇在莎士比亚时代的词典中是找不到的。但中国人用祖先用了几千年的汉字,可以轻易地衍生新词来表达这些概念。据一位英国语言学家的研究,在每份《纽约时报》上都可以找到100个以上在现代英语词典中找不到的新单词。而任何新科学技术的中文词汇(不论是电子、宇航,还是分子生物)所用的汉字,都罗列在古老的《康熙字典》中。而且,同样的信息量,用汉字表达是最简洁的。不信请翻翻联合国的文件。联合国的文件往往要翻译成英、法、西班牙、中文等几种文字。同一个文件,中文版总是最薄的。汉字又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文字。没有人不知道汉字书法有其他文字书法不能比拟的魅力。行如流水的草书,秀丽的楷书,端庄的大篆小篆,不仅使中国人、海外华人着迷,而且有的洋人斗大的字不识一升,也把汉字条幅挂在中堂,以示对中华文化的向往。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教学设计之二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安全评估工作报告(实用18篇) 积极分子转预备党员发言稿三分钟(精选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