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斑羚飞渡

小编: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本文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获取更大的信息量,理解生活与自然的关系。

4、学习斑羚从容、镇定、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1、体味作者深沉而强烈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本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

1、如何关注自然、关注生活,从自然和生活中学到生存的经验。

2、对“爱”的再理解、再认识。

教前准备:

1、布置学生进图书馆或上网查找与本文主题相关的文章,进行比照阅读。

2、布置学生提前阅读文本,理解并记忆文本中出现的生字和词语。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获取更大的信息量,理解生活与自然的关系。

3、 通过片段赏析,学习斑羚从容、镇定、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4、 对“爱”的再理解、再认识。

准备阶段:(课前两分钟)

(大屏幕投出下面一段话,创设氛围)

有这样一种感情,她至清至纯,无私无畏;她只讲付出,不求回报;她经得起磨练,耐得住寂寞;她可以撼天动地,亦可以悄无声息,这种感情就叫做“爱”。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也许你们曾听过一个发生在西藏地区的故事,一天清晨,一位老猎人从帐篷里出来,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看见不远处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转身回到帐篷拿来杈子枪,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并没有逃走,而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一弯“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两行长泪也从它的眼里流出来。老猎人虽然吃了一惊,但他并没有被藏羚羊的行为所打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应声倒地,倒地后它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的留着。老猎人的手颤抖了,当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藏羚羊的腹腔时,一切都真相大白了,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的卧着一只小羚羊,它已经成型。显然藏羚羊之所以弯下笨重的身子向猎人下跪,是在乞求猎人保全自己孩子的一条性命啊!同学们,动物亦是生命,动物亦有情感,这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斑羚飞渡》将又一次震撼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的灵魂低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去感受那悲壮而感人的场面吧。

二、出示课题及目标

1.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更大的信息量,理解生活与自然的关系。

3.片段赏析,学习斑羚从容、镇定、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4.对“爱”的再理解、再认识。

三、整体感悟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你的耳朵,更用你的心来聆听老师的朗读。教师配乐朗读。朗读完毕停顿30秒,然后讲述:同学们,这个故事太沉重了,沉重的让我们难以承受,沉重的令我们窒息。一群老斑羚,在生命的悬崖上,在生死的抉择中,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就这样以生命做桥墩,心甘情愿的选择了死亡,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讲述过程中屏幕按顺序投出下列内容)

身陷绝境——峰回路转——斑羚飞渡——走向彩虹

教师继续讲述

这一幅幅画面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心灵的震颤,更有深刻的反思,那么在这一幅幅画面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幕呢?(估计同学们会比较集中的选择“斑羚飞渡”这一画面)

好吧,那么就让我们将目光定格在这幅画面上,再一次感受这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的惨烈一幕吧!

四、研读赏析

学生各自大声朗读课文第9——14自然段,同时思考下列问题:(大屏幕投出思考题目)

1、老斑羚是怎样用生命为下一代开通生存道路的?

2、斑羚飞渡中最令作者震撼的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3、找出你认为写的最好,给你印象最深或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四人小组讨论2分钟,然后学生自由发言5分钟)

教师小结:

那是一幅多么壮美的图画啊!“一老一少走到伤心崖”,“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下坠的身体奇迹般的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则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老斑羚用悲壮慷慨的死亡升华了生命,诠释了崇高。他们的壮举,是伤心崖上的彩虹,是生命之虹,是精神之虹,是灵魂之虹,美丽、绚烂、久远……他们的爱是世间最伟大最纯洁的爱,那么面对着这么博大的爱……

五、体验反思

提出问题:假如你是飞渡过去的小斑羚,此时你会想些什么呢?又会对老斑羚说些什么呢?

(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谈,或许有些学生会谈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自己应如何报答。)

引导点拨:同学们谈得很好,在动物世界中有真情、有奉献,我们人类汗颜之余,不免反思,当父母为我们付出爱的时候,我们为父母做了些什么,在这里我想再为同学们讲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

教师总结:是啊,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深刻的故事,故事里时时刻刻都在演绎着生活的哲理,让我们从故事中学会感悟,从生活中学会经验吧。今天的作业是:

六、作业

1、摘抄课文的生动词语、优美句子,整理到笔记本上。

2、熟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3、完成课后练习二。

4、就本课中听到的故事写点体会,下节课课前两分钟交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体味作者深沉而强烈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本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从文章结构脉络上分析,再次体会作者塑造斑羚形象的意义。

准备阶段:(课前两分钟) (学生交流体会)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一群斑羚飞渡了伤心崖,体会了动物间那种令人震撼的悲壮与浓情,这节课我们仍将追随着斑羚们的足迹,进一步去感受、去体会,使我们心中的动物形象更加凄美、更加灿烂。

二、 出示课时目标

1、体味作者深沉而强烈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本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从文章结构脉络上分析,再次体会作者塑造斑羚形象的意义。

三、研读赏析

前面我们主要分析了文中的一段场面描写,其实文章给我们的震撼绝不止这一点,下面就让我们围绕着这些问题再来品味内容吧。(大屏幕投出下面内容)

1、课文第二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2、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

3、文中出现了几次彩虹?每次出现有什么意义?(四人小组讨论5分钟,然后自由发言5分钟)

教师小结:

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伤心崖的情况,这一段内容的介绍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如果太宽,即使老斑羚作出牺牲,年轻的斑羚也不能获救;如果太窄,那么每只斑羚都可以飞渡,也就没有下文悲壮感人的情节发生了。

文中重点写了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第一次,发现斑羚们陷入绝境时,镰刀头羊悲哀地咩了数声,这是无能为力的表示;第二次,在一头母斑羚恍惚走进彩虹的斑斓光带时,镰刀头羊发出“咩”的吼叫,招回母斑羚,同时告诉斑羚群,它已想出自救办法,并指挥迅速实施;第三次,在老年斑羚与年轻斑羚两队数量悬殊时,镰刀头羊悲怆地轻咩一声,这表示为了让更年轻的生命获救,只能牺牲正当盛年的包括自己在内的同类了。这叫声既是一声忧伤的叹息,也是召唤补充注定死亡队伍的命令。

文中写彩虹的地方主要有三处。一是斑羚身陷绝境时彩虹出现,二是斑羚飞渡时彩虹相映,三是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结合上下文语境细心推敲体会,不难发现彩虹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渲染一种神秘色彩,并推动情节发展,头羊之所以想出飞渡的办法,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启示;二是烘托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三是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三、 体验反思

本文歌颂了斑羚在危急关头勇于献身的精神。为了使种群得以生存延续,在面临绝境时,老斑羚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亡,无怨无悔,感人至深。文章也赞扬了头羊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沉着、冷静,指挥若定,在顺利完成自救的过程之后,又从容赴死。那么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到底是怎样一种角色呢?(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在班级交流讨论情况)

教师小结:

在这篇文章中,人类充当的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我们不必回避这个问题。因为这篇文章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反思人类所作所为、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位置的机会。斑羚飞渡的惨烈、悲壮,让我们看到了动物身上那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反思人类社会,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斑羚那样,不害人、不苟活,视死如归呢?可见,我们应该敬畏一切生命,因为世界就是由生命构成的。

五、拓展延伸

文章学完了,同学们的感触一定很深,想说的话一定很多,那就让我们把这些感触写出来吧。请以《生命——读〈斑羚飞渡〉有感》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附: 板书设计

身陷绝境(极度危险)

峰回路转(一线生机) 方式:踏板 跳跃

斑羚飞渡(从容一跃) 场面:凄美 悲壮

走向彩虹(英勇献身) 结果:无悔 新生

教学反思:

本教案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研读与探究,对文章语言的品味与揣摩,对文章相关语段的体味与感悟,使学生深刻的理解了文本内容。同时教案注意了自然与生活的联系,在教授文本内容的过程中自然渗透生活故事和人文情怀,达到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以及情感熏陶的目的。所以在教授本课内容中,学生自始至终都能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写出的读后感也很有内涵。可见,要想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教师的素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该精心的设计好每一节课,常学常新,这样想不上好一节课都难。

11 邓稼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并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体会课文语言乎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3.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

4.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方法:引导 讨论 理解

教学资料:网络下载有关邓稼先的资料打印成材料发给学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课文背景 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

2.关于邓稼先

3.关于杨振宁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邓稼jià先 元勋xūn 至死不懈xiè 鞠jū躬尽瘁cuì 选聘pìn 无垠yíng 殷红yān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歌:歌颂,赞叹;泣:流泪。 元勋:立大功的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已:止。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层:重迭,重复;穷:穷尽。

三、总体内容把握。

本文共有大部分,且每一部分均设有小标题。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通过列举 1898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让读者管窥百年中国的屈辱历史。然而~个世纪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就在这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早晨,新中国带着从黑夜走出的迷们,披着朝阳的霞光,迎来了从海外归来的一位对祖国母亲有拳拳之心的儿子——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研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以凸现邓稼先的人品。奥本海默是一位出类拔草、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原子弹工程领导人。邓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群、忠厚朴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因此,作者说,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第四部分,通过写邓稼先的诚恳周到及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通过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凉与凄惋,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直觉判断、严谨的逻辑思维、果敢的胆识、坚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又令常人难以想像,且常常伴有生命危险。

第六部分,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

四、作业:

完成课后题1

15《孙权劝学》

教学目标:

1、体会人物语言。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4、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方法:讲授、问题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和久必分。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他就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这不,孙权又来劝说了,结果如何呢?今天咱们一起来看《孙权劝学》。

(解说:由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有所了解。)

二、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1、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学生自由发言)

2、介绍司马光

三、解读

1、《孙权劝学》究竟怎样个劝法呢?我们来了解一下文章,先听老师来读,听的时候注意掌握字、词的读音。(配乐朗读) (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及时指导,特别强调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读文章,疏通文意,有疑问的划出来

2、学习文言文我们要多积累文言词语,标注一下你觉得本文需要特别记忆的文言词语。(演示)

四、整体感知

1、大家齐读课文,读完后请几位同学复述、概括故事情节。

2、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学的效果看来不错,文章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吕蒙与鲁肃的对话。

3、由此可以看出通篇文章故事情节展开都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现的,那我们把人物对话部分挑出来。

五、课文研析

1、全文几个人物?几次对话?

全文3个人物;3次对话。

2、同学们带感情读,把握人物形象。 师:三次对话语气一样吗?

权蒙对话孙权是王,对蒙的劝说态度恳切,蒙肃同为将士,对其变化之大显示出惊异、赞叹。

3、下面我们请同学挑人物读,大家注意听,看他读的好不好?哪句话读的最好?好在什么地方?

4、哪一组同学能抛开课本,在原有内容基础上再加工给我们来个小课本剧表演。(一组同学上台表演)

师:再现了当时的场景,演绎了一段白话《孙权劝学》,让我们也是刮目相待呀!

(解说: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充分朗读课文,让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课堂气氛,很好的培养学生自读古文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达、表演能力)

5、吕蒙在孙权的再三劝说下,开始读书学习,并取得良好的读书效果。文中有两个成语突出表现了吕蒙进步之大,请大家找出。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六、体验反思

昔日吴下阿蒙,经过发奋努力,让同僚刮目相待,说到这我们不禁想到前几天学的一篇文章《伤仲永》,读完这两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七、拓展延伸

1、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都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谁能说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书到用时方恨少。

2、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我们师生共勉“穷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板书设计:

孙 权 劝 学

《资治通鉴》

劝学————不学 (恳切) 吴下阿蒙

又劝————就学 (关心) 刮目相待

论议————结友 (惊赞)

教学反思:

《孙权劝学》是一篇自读课,故事性很强,本节课教学重点放在了朗读上,通过自由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演课本剧等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把握人物形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这节课中得以充分体现。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表达、表演等方面的能力,加以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社戏

教学目标

1、 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结构。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2、 学习理解小说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以及描写和表达方法。

3、 深入探究文中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特色。

重点难点:把握故事情节;

理解小说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以及描写和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设想

1. 第一课时理清结构把握情节。第二课时研讨课文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第三课时深入探究文中的疑难点和语言特色。第四课时作业研讨。

2. 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的培养和探究习惯的养成。故每节课都应该注意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3.因本课考试内容较多,所以第三、四课时的研讨应注意结合各类练习题中的难点进行指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引入课文、阅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结构。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童年是美好的、快乐的。我这儿有一首诗:“童年是七彩的梦/伴我在床头玩耍/童年是弯弯的小船/载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童年是快乐的小鸟张开翅膀/携我在自由的蓝天上飞翔//现在啊/童年却是一枚小小的铃铛/不管春与夏、秋与冬/永在我记忆深处/放声歌唱……是啊,人们回忆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即使如鲁迅这样的斗士,回忆起童年往事,笔调也是温馨的,这可以从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看出来,还可以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鲁迅的小说《社戏》中看出来。

二、作者简况回顾(有关鲁迅的常识复习)。

三、听课文录音或学生分读课文。

四、扫清文字障碍。

为“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注音,为学生不易掌握的字注音(根据实际情况作处理)

dàn惮 duó踱 zhào棹 guī归xǐng省 háng行bèi辈 cuān撺duō掇 fú凫shuǐ水 cuō撮 jiù桕 jí楫 wàng旺xiàng相

五、研讨课文结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情节。

让学生讨论课文的段落结构并归纳各部分的大意。以下供参考:

第一部分:平桥村随母归省的生活。

1. 随母归省的时间地点缘由和平桥村的环境,突出平桥村是我的乐土。

2. 交代乡间生活的小朋友的情况和关系。热情、好客、平等。

3. 写平桥村的乐事:钓虾放牛。

第二部分:在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1. 看社戏前的波折。

2. 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3. 在赵庄看社戏。

4. 看社戏后,深夜归航。

第三部分:看社戏后的余波。

六、小结。

突出平桥村的乐土乐事,点明看社戏的过程是事件的重点,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是三个重点情节。

七、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研讨课文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美在哪?并举例说明。

2.完成“课程探究”一、二、三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研讨课文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并举例说明。在学生分组研讨的基础上,全班讨论。以举例朗读相关课文为主。同时对重点段落作必要的提示。

景美:(突出去看戏的途中景色和归航途中的景色。) (可以从写的不同角度去分析: 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 航船的“白”; 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等; 声响如船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婉转,悠扬”; 如表现船行之快,用远山来陪衬,“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直接描写船,“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情美:(这一内容较多,主要是孩子们的热情好客无私聪慧等品质。) 如“伴我来游戏”,“虾照例是归我吃”,“我们是朋友,即使偶尔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起‘犯上’两个字来”;当“我”为没看成戏而不乐时,“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并想出了好办法,陪“我”去看戏;“我有些疲倦了,托桂生买豆浆去。……现在去舀一瓢水来给你喝罢”。还有偷豆一节,写出了双喜的精明能干,阿发的无私,大伙的团结协作。另外,还有六一公公送豆的淳朴好客。

故事美:(主要突出有波澜曲折的情节和孩子们的动作和活动描写等。) 如看戏前的风波,使故事波澜曲折,出门一节的动作描写,既写出了孩子们的能干,又写出了大家快乐舒展的心情,归航一节既写出了孩子们的欢乐又表现了他们高超的架船本领,最有趣的是偷豆一节,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二、指导朗读文中的几个重点段落。

通过朗读月夜行船:“一出门……赵庄便真在眼前了。”“大家立刻都赞成……也都停了艇子喝彩起来。”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景物美、情感美和故事美。

三、让学生自读课文,提问讨论,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为下节课作准备。

四、布置作业:

1. 完成“课程探究”余下的练习。

2. 深入研读课文,对疑难问题用纸条写下来交给老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深入探究文中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在简要回顾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对不理解的问题继续提出来大家讨论。

二、老师可就以下问题进行引导讨论。

1. 作者写社戏,为什么还要写开头部分?

(这部分交代平桥村的环境和人物关系,既写出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又为情节的展开作好了铺垫。)

2. 小伙伴们对台上的戏感兴趣吗?又为什么要想去看戏,并争着去看戏?

(小伙伴们最感兴趣的是看戏途中的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的玩耍。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他们的兴趣不在戏,而在看戏前后的那种气氛、感觉。)

3. 作者写看戏前的波折有什么作用?

(这样写一是有波澜曲折,烘托了看戏的急切心情,二是初步表现了小伙伴们的热情能干的特点。)

4. 文章最后写六一公公送豆的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表现了老人的宽厚慈爱,热情好客,进一步说明了“我”爱平桥村的原因是――平桥村的人的善良可爱。深化了主题)

5. 怎样理解“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也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人的真挚朴实的感情和特有的乡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也就是人情美、景物美、故事情节美。

另外一个说法是: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三、引导归纳中心:

课文写的是“我”少年时代在平桥村的一段生活情景刻画了一群农家子弟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四、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作业指导课,就学生中作业的问题进行评讲。查漏补缺。

《社戏》练习

【基础训练】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归省( ) 行( )辈 泊( ) 弥( )散

旺相( ) 中( )状元 潺潺( ) 凫( )水

二、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

1.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

2.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 )

3.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

4.立刻近岸停了船。( )

三、填空题:

1.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动词。

三四人径奔船尾, 了篙, 退几丈, 转船头, 起橹, 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

2.选词填空

(1)那时我的祖母 还康健, 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 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所以 但 因为 虽然 因此)

(2)我们年纪都相仿, 论起行辈来, 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 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因为、但、但是、却、虽然)

(3)按课文填空。

于是 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 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 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 赵庄前进了。

3.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那火接近了, 是渔火。(果然 居然)

(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 到说不出的大。(扩展 伸展 舒展)

(3)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 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期望 盼望 希望 愿望) (4)母亲便 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宽慰 安慰 欣慰)

4.文学知识填空。

(1)《社戏》的体裁是 ,作者 是我国伟大的 家。他的代 表作品有小说集《 》和《 》

(2)课文第一部分写平桥村是我的 ,是因为:(A) ;(B) ;(C) 。第二部分写去赵庄看戏前的 ,在 的帮助下,首先解决了 的问题,接着摆出了三条理由:(A) ;(B) ;(C) 。并用 的话作了保证,才解除了外祖母和母亲的顾虑,实现了“我”去看社戏的愿望。第二部分写去赵庄 ,详写了 等情节。第四部分写 而结束全文。

四、阅读。 (一)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这段主要的描写手法是 描写,从视觉方面写 ;从听觉方面写 ;从嗅觉方面写 。

2.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

A.描写了丰收在望的景物,歌颂了农民们的辛勤劳作。

B.描写了秀丽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C.写美的景色来陪衬船航行得快,表现了农家子弟划船技术的高超。

D.写航船的速度以及“我”在看戏前急切的心情,表现了对江南美景的热爱。

4.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山是不动的,动的是船,作者采用的写作手法是 ,其作用是 。

5.“但我还以为船慢”表现出我 的心情。

6.“似乎听到歌吹了”是比喻句吗?为什么?

7.“我”的心情从“沉静”到“自失”是因为“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此句的意思是 。

8.文中加点的“他”指哪种声音:

9.在这两段里,我心情是变化的,请在空格处简要地写出变化的过程: → →自失

10.第二段中的“那声音”指的是第一段的 。

11.“朦胧”一词的原义是 ,词性是 ,在这里当 词用。

12.这段文字中的“我”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是 。

13.以上这段文字有不少带“的”字的短语,从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短语中,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A.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

B.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

C.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

D.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

(二)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里,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也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中,却又如初来未到的时候一般,又缥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1.给加点的字注音。几乎:( ) 似的:( )

2.划“ ”的“模糊”一词,原来是 词在这里是 词。

3.这两段都是以 描写为主,描写的对象都是 。

4.第一段是写 见到的景物,第二段是写 见到的景物。

5.第一段写戏台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用横线画出修辞句。

9 《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

知识目标:1、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2、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情境导入

1、导语 2、介绍有关背景和作者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

1、范读 2、学生自读

三、品读精彩语句

1、学生朗读并互相评价

2、揣摩特殊词语的用法

(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2)请再看这样一个句子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词语呢?

(3)学生讨论后学法总结指导

这两个词语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对于这些特殊的用法,应从以下两方面求解:

A、明确该词的本意; B、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

最后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语的具体确切含义。

四、扩展思考

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呢?

五、布置作业(播放《松花江上》)

“九一八真的成为历史了吗?”以此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25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能翻译,掌握基本字词。

2、能背诵默写二文。

3、能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学步骤:

导入 :人类的生活与太阳息息相关,关于太阳的讨论也进行了几千年,而人们似乎从未因此而停止过对太阳的探索。说说你读到过的有关太阳的故事。

一、朗读,整体感知

1、各自大声朗读全文几遍,要求读准字音及停顿,达到流畅的程度。

注意重要字词的读音: 河渭(《夸父追日》) 盘盂(《两小儿辩日》)

2、自己口头翻译两遍短文,在文中注出对关键字词的解释。如有疑难字词,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落实翻译。

需要重点注意的词:(1)《夸父追日》:逐走 入 欲 得 河 北 大泽 邓林 (2)《两小儿辩日》:东 故 以 去 及 汤 为 决 孰 汝

3、全班集体朗读,限时背诵,默写。

二、品读,自主探究

《夸父逐日》:

1、你怎样看待夸父“与日逐走”的行为?(教师提示:表现了夸父宏伟的志向,神奇的力量,英勇的气概。注意引导学生从神话特点出发正面理解,也允许保留个人见解。)

2、对“弃其杖,化为邓林”的结尾,你是怎样理解的?(教师提示:力量巨大,勇于追求,死而后已,为人类造福)

3、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教师提示;表现中国古代人民敢于探索自然、挑战自然的强烈愿望。)

《两小儿辩日》:

1、你怎样看待两小儿对孔子的讥笑?(教师提示:孔子不能理解,在当时很正常。讥笑反映了学派之争,不值得肯定。)

2、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教师提示: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对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古人强烈要求认识自然现象的愿望。)

3、“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教师提示:博学之人认识能力也有限,人在自然面前也需要不断学习。)

自主思考,写出自己的理解,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点评。

三、拓展阅读:阅读《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原文略)

1、自由、流畅地朗读。

2、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能翻译全文。

3、说说这则神话表现的中心是什么。

四、作业布置

1、巩固背诵、默写两篇短文。

2、课外阅读《山海经》。

22 荒岛余生笛福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理清鲁滨孙面临的主要困难。

2、分析心理描写,体会鲁滨孙心态变化的过程,感受鲁滨孙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可贵精神。

3、感受野外生存对人的能力的挑战。

课前准备: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收集有关野外生存常识的资料。

教学步骤:

导入:请同学自己介绍《鲁滨孙漂流记》。

我们现在安坐教室,条件舒适,心情轻松愉快。可是,假如我们像鲁滨孙一样,不幸流落到了荒无人烟的海岛,情形会怎样呢?

一、整体阅读感知

快速默读全文,边读边划出你认为关键词句,说一说鲁滨孙初到荒岛时遇到了哪些困难?请归纳出来。

(明确:物质生存需要方面的困难和精神上生存的勇气。)

二、片段品读体味

面对诸多困难,鲁滨孙经过了深沉而复杂的思考。请以下列问题为导引,再确定需要重点品读(静心默读)有关片段,以理解下列问题:

1、鲁滨孙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思考的侧重点是否一样?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明确:经历了三个阶段,侧重点不一样,分别侧重思考:要不要活下去;怎么活下去;怎样安心地活下去。分别涉及生存信念、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等问题,按他当时需求的急缓程度依次出现,体现了人类进化的几个主要阶段,从中可以看出人类前进发展的影子。)

2、鲁滨孙能够活下去,他是怎么为自己找理由的?找了哪些理由?他的思考方法有什么特点?(明确:采用对比列举好处和坏处的方法来劝慰自己,看到生活的积极面,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从与同伴的命运和最糟糕的情形作对比来找理由,理由略。思考的方法充满着理性和辨证的特点:能冷静地用理智同情感作斗争;能用“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来对比思考。)

3、鲁滨孙为什么一定要计算时间、写日记、保存几本书本?你觉得有必要吗?(明确:有必要。这也是他充实自己的心灵,保持一个文明人的高级趣味,不至于沦落为低等的求生者的智慧之处。)

4、你觉得鲁滨孙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明确:敢于直面困难,坚忍不拔,积极进取,勤勉务实,善于创造,热爱生命,战胜困难的经验)

三、野外生存探究

整体讨论:

1、为什么鲁滨孙能够孤身一人活下去?

2、假如你知道了鲁滨孙的处境,你还能为他提供哪些远距离的生存指导?运用上你课前所收集的资料。

四、拷问自己

假如你也像鲁滨孙一样身陷荒岛,你有这个能力和勇气,会像他一样活下去吗?问问自己,试着写一写自己的心里话。(课外完成)

23 登上地球之巅

教学目标:

1、能抓住要点概括登顶的几个阶段。

2、能突出重点,复述故事,从中感受登山运动员的英雄气概。

3、体会景色描写的作用。

教学步骤:

导入: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连鸟也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而在1960年,年轻的中国登山运动员,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他们的足迹,去感受他们登顶的气概。(可出示相关图片)

一、整体阅读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按一定的顺序理清运动员登顶主峰的几个阶段,分别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参考概括:1)登山队出发;2)运用人梯战术突击第二台阶;3)留下刘连满,三人继续登顶;4)三人无氧攀登,登顶成功。)

2、有针对性地快速浏览部分章节,小组讨论完成:

(1)登山队登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明确:寒冷、缺氧、虚弱、黑夜)

(2)他们是如何克服的?(明确:依靠顽强的毅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片段品读体味

1、选择自己认为最感人的段落,进行复述。要求:能体现出自己认为最感人的特点(可参照上述二、2的问题),能体现出运动员的英雄气概,能做到详略兼顾。

2、5分钟反复默读体会你认为最感人的部分。

3、默读写王连满的段落,思考:文章集中写了王连满哪些事例?你觉得王连满是怎样一个人?文章为什么单用了两个段落来突出写他一个人?(明确:写了三件事:甘当人梯;放弃登顶;留下氧气。他是一个默默奉献、顾全大局、勇于牺牲、意志顽强的人。王连满的身上,集中了登山队群体的优秀品质,单写他,是通过对他的典型描写,来表现以他为代表的登山队群体的精神风貌。)

4、文章最后以“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一句戛然而止,读后总觉得言犹未止,意犹未尽,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体会呢?那么,请你把觉得还应该说的话,还应该写的文字,接着补充出来。(教师提示:可着重写出登顶成功后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三、景色描写赏读

1、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景色描写,读一读,想一想这些景色描写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这些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教师提示:本文的写景,一类是写环境的恶劣,突出队员的精神;另一类是写景色的美丽,既烘托队员美好的追求,又带给读者美的享受,调节阅读的情绪。)

2、找出《伟大的悲剧》中你欣赏的景物描写,小组交流,进一步品味它的作用。

3、模仿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抓住自己生活周围景物的特点,写一个片段,力图体现人物的情感。

三、作业布置

本文实际为一篇通讯的节选,请你参考身边的报纸,模仿新闻(消息)的写法,把本文改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现场新闻报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速读全文,能把握感人的细节与人物。

2、选取典型人物(中途退出的人物王连满),进行比较阅读,感受探险活动中蕴涵的可贵精神。

教学步骤:

导入:横亘我国和尼泊尔境内的珠穆朗玛峰,一直成为众多探险活动家征服的目标。1960年5月,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登顶成功,打破了珠峰不可征服的神话。让我们随着冲顶队员一起来体验那伟大的时刻。

一、整体阅读感知

快速默读全文,整体感知,注意感人的情节和感人的人物,完成:

1、文章所写的登顶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请你划分并归纳各阶段的主要内容。

2、三名队员最后能够登顶成功,从文章看来,你觉得靠的是什么?(明确:靠的是顽强坚韧的意志,为国勇于拼搏献身的精神,舍己为集体的团结协作精神)

3、王连满对于三名队员成功登顶,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明确:用人梯的方法帮助队员登上第二台阶;为保集体登顶成功,主动放弃登顶;宁可牺牲也要留下氧气给下撤的队友。王连满为全队成功登顶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比较阅读,揣摩人物

《伟大的悲剧》一文中的奥茨同本文的王连满一样,因故不能同队友一起继续行进。请找出二文中写二人的部分,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两个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的人物,讨论,交流:

1、两人终止同队友的行进,是出于个人目的吗?(教师提示:原因分析——是因为身体的原因不允许继续行进,不是因为个人的荣辱的原因,是为了整个集体的存亡和荣誉考虑而作出的决定。)

2、作出终止前进的决定时,两人的想法是一样的吗?(教师提示:总的是一样的,即不拖累和影响整个集体的行动,主动牺牲自己。不一样的具体的想法,可大胆揣测,合符情理即可。)

3、奥茨留给队友最后的话是“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王连满留给队友的是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才艰难写成的77个字的遗书,请仔细默读体会,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教师提示:言之成理即可。)

4、你怎么看待探险活动中他们二人这种中途退出的行为?(教师提示:这不是逃避的行为,这是为实现集体的目标而勇于自我牺牲的行为,他们没有站在荣誉的光环下面,但仍然是英雄,恰恰相反,这反映了探险活动中一种极为可贵的精神——为了集体而团结协作、甘于牺牲的精神,许多探险活动的成功,正是有这样无数的幕后英雄的无私奉献,中国登山队登顶成功同样得益于此。)

三、为败者讴歌

1、在你的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失败的英雄或幕后英雄的故事?相互交流,谈一谈。

2、俗话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但现在你对这些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吗?请你结合一些事例,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字数不限。(可课外完成)

【资料平台】

1、郭超人《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2、《50年,人类与珠峰激情碰撞:永远不言征服》等纪念人类登顶珠峰50周年(2003年)报道资料。

3、李钟琴《莫名其妙的“挑战”》。

24 真正的英雄里根

教学目标:

1、听读课文,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能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

3、品读课文,感受百折不挠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

课前准备:搜集阅读关于航天探索的资料。

教学步骤:

导入: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十次发射升空后,突然发生爆炸,舱内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美国陷入一片悲哀之中,世界也为之震惊。1月31日,里根总统发表了这篇电视讲话。今天就让我们从这篇讲话中,再次认识这些真正的英雄。

一、整体感知全文

1、听读课文(录音、录象或范读),整体感知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演讲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听后归纳,用100字左右文字写出。(教师提示:哀悼遇难的英雄;颂扬人类探索的精神;号召化悲痛为力量,激励继续探索。)

(2)在听的过程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情节?你记住了哪些感人的话?组内交流谈一谈。

(3)演讲稿表达了里根总统怎样的感情?(教师提示:悲痛,哀悼,敬佩。)

2、你对这件事持什么态度?请你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1)理清演讲中隐含的感情变化脉络。(教师提示:前半部分抒发悲痛的心情,后半部分表达继续探索的力量。)

(2)从写作思路的角度,将文章分成三个部分,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教师提示:前四节表达哀痛和颂扬之情;中间追忆英雄的故事;后八节号召继续英雄未竟的事业。)

(3)文章为什么花了大量篇幅来一一追忆几位英雄?(教师提示:通过回忆他们的点滴事迹,颂扬他们的英雄行为;借他们的事迹鼓舞人们继续探索太空的信心和勇气;表明总统对他们非常熟悉,增强演讲感人的力量。)

3、(1)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2)你如何看待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教师提示:1)、开拓精神,想象力,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2)、这里所指的美国精神,已不仅是指美国的精神,这种精神代表了人类无畏地探索未知领域的伟大精神,是人类精神的精华,值得我们敬仰学习。)

二、品读文章

1、再仔细品读文章,从文中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说出你对这些语句的体会。

2、背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让这些句子随时都能激励自己。

(教师提示:不求答案一致,但“研讨与练习”二中的几个句子应该进行分析。)

三、作业布置

课外查找关于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的材料,访问美国宇航局网站,综合课文读后的感想,自由命题写一篇随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收集和交流各种关于航天事业的资料,感受科学探索中的失败与成功,并在演讲词的换角度改写中体会航天事业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意义。

课前准备:收集各国发展航天事业的资料。

教学步骤:

导入:2004年1月3日,经过半年多星际旅行,美国“勇气”号火星车于太平洋时间3日20时35分(北京时间4日12时35分)左右,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并于20时52分向地球发回第一个信息。美国宇航局宣布这一登陆计划取得成功。但是在这成功的背后,美国的太空活动也经历过惨痛的失败,印证了一句话:人类每前进的一小步,都可能以牺牲她的一部分最优秀的儿女作为代价。就让我们随着里根总统的演讲,来回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的悲痛吧。

一、整体感知

1、阅读资料:全球致命的航天事故

1967年1月27日,美国“阿波罗1号”飞船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模拟发射时失败,宇航员格斯?格里索姆、爱德华?怀特和罗格?查菲丧生。

1967年4月24日,苏联宇航员弗拉基米尔?科马罗夫驾驶的“联盟”号飞船返回地面时减压舱未能打开,飞船坠毁,宇航员丧生。

1971年6月29日,在太空完成24天轨道试验的苏联宇航员格奥尔基?科马罗夫、弗拉基米尔?沃尔科夫和维克托?帕沙耶夫返回地面,与预定降落时间还有30分钟时因减压操作失误而丧生。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73秒后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丧生,其中包括中学女教师克丽斯塔?麦考利夫、美籍日本人埃利森?鬼冢,其他5人分别是弗朗西斯?斯科比、迈克尔?史密斯、朱迪斯?雷斯尼克、罗纳德?迈克奈尔和格雷戈里?贾维斯。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原定降落时间16分钟前解体,7名宇航员无一生还。

2、模拟总统角色朗读课文。独立思考完成:(1)总统对英雄的感情是怎样的?划出有关语句来说明。(2)总统对这些英雄是怎样高度评价的?划出有关语句。(3)总统希望通过演讲达到什么目的?(教师提示:表达哀悼,安慰家属;追忆英雄,颂扬他们的英勇行为;鼓舞人心,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开展探索研究。)

3、综合思考,小组讨论:说说失败对航天研究的影响。(教师提示:不应仅仅局限于对美国的影响;要辨证地分析看待航天研究中成功与风险并存的现实情况。)

二、自主探究

1、请同学们分类交流各国(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

2、根据各国航天科技的对比,讨论航天事业(成功)对于国家(可重点结合本国谈)的核心意义。

3、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经过预定太空飞行,航天员杨利伟顺利着陆。请你自主设计写作一篇演讲稿,用在庆功大会上演讲,借鉴、体现出《真正的英雄》中的好的写法,字数不限。

三、布置作业

发挥自己的想象,完成《我的太空之行》,“我”的身份可以是一个旅游观光者,也可以是一个科学家,也可以是外星人。

4 诗两首《未选择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教学目标及重点:

1、 让学生借这两首诗了解并喜欢普希金和弗罗斯特这两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及其诗作。

2、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累名篇,打下文化根基。

3、让学生了解一点诗歌中的象征的手法,提高欣赏诗歌的水平,并注意区别比喻与象征在诗中的不同表现。

4、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设想:

1、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感觉出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在老师的引导下,欣赏两首诗的动人之处并归结两首诗的不同特征。

2、对于“路”这一概念,要引导学生从人生之路的角度去理解,并让学生初步理解象征这一手法。

3、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寻找两位诗人的生平资料及其诗作,并为大家朗诵其他诗篇的片段。

教学方法: 读、说、悟、品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未选择的路》

一、带着问题朗读

上节课已经有人谈到喜欢这首诗,喜欢它的朦朦胧胧,喜欢它的忧郁。读这首诗,看看作者因为什么而忧郁?哪些句子、哪些画面让人感觉到这种情绪?

答案提示:

因为要“选择”一条路,诗人担心选错。

第三小节,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他却留恋着那条未选择的路,担心踏上一条错误的路而难以返回

2、通过朗读,大家发现,诗人明明已经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十分幽静”的路,可为什么把诗题取为“未选择的路”?

答案提示:诗人的写作重点不是那条已经选择的路,而是那条未选择的路。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和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的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3、再朗读一遍,看看诗人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提示: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4、《未选择的路》中,“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这是一种怎样的表现手法?你还学过使用这种手法的课文吗?

提示:人生之路;象征手法;《在山的那边》、《行道树》等

5、试写出以下事物的象征意义,学会运用象征手法。

小草——梅花——青松——荷花——

6、象征与比喻在诗(文)中的区别。

六、学生准备、交流并朗诵两位诗人的其它诗作,简单说说理由。

七、总结:

“这堂课,我学习到了……”

“我很赞成……的观点,因为……”

“我最感兴趣的地方是……‘

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教学内容: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描写手法。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

2、学习肖像描写,以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重点、难点: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法设计:自学引导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的,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我们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要表现出他们的不同之处,就必须抓住他们的特点。不少作家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人物,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刻画人物的一篇文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指导学习“自读提示”。

2.学生速读课文,完成以下步骤。

(1)借助工具书,弄清生字、新词的字音、词义。

(2)标画出文中刻画的人物,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刻画的。 讨论、交流后明确。

(1)正音正字。 魅梧 戏谑 义愤填膺

(2)要求学生摘抄文中的优美词语和自己认为需要掌握的词语。

魅梧 简陋  戏谑  魅力 局促 义愤填膺 空前绝后

(3)文中刻画了四个人物:福楼拜、屠格涅夫、左拉、都德,从肖像、动作、语言等方面进行刻画。通过在叙述和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品读理解

学生细读课文,并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的描写部分细细体会,准备复述。 指明学生复述,教师评价。

四、精读鉴赏

1。学生齐读“第一个来到往往是……歌德和普希金”部分,并思考:作者是如何刻画屠格涅夫的?

2。讨论、明确:

写屠格涅夫和福楼拜的见面,先写主客之间的友谊:热烈拥抱,然后加以评论,两位作家内在的思想和共同点,正是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从而表现出两人的性格特征。

写屠格涅夫的动作、语言,则先描绘他“仰坐”,用“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然后加以评论:“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

3.讨论:这个部分刻画人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有人物一般性的行动、神态等描写,有对主客的共同描写。对屠格涅夫,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福楼拜的神情)。在描写中不断加进作者的感觉和评论。因而能由表面的行动、神态、语言描写深人到内在的思想。

五、比较阅读

学生阅读刻画左拉的部分,并比较:刻画屠格涅夫和刻画左拉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一、二。

21 伟大的悲剧

【引言】

茨威格,这位出生于奥地利的犹太作家为人正直高洁,一生著作颇丰。起初,他以写诗和翻译作品作为步入文坛的“敲门砖”,一俟进入到小说领域,他那过人的文学天赋就立刻光芒夺目。同样使他蜚声文坛的传记作品更是其创作生涯中高矗的里程碑。他曾经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司汤达、弗洛伊德等许多著名人士作传。

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的性格。

《伟大的悲剧》是茨威格为以斯科特为首的英国南极探险队所作的一篇传记。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学习和研究这篇传记作品,我们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启迪和收获。

以斯科特为首的英国探险队员表现了怎样可贵的品质?

这次探险以失败告终,酿成了人类科学探险史上的一次悲剧,作者为什么说它“伟大”?

作者在文中表现了对人生怎样的认识和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为什么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专门为失败者作传?

本文写到的胜利和失败,该怎样定义?

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研究课题】

课题一

作者为什么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青睐于失败者斯科特等人?

探险,既是人对自然的探索,又是人对自身的挑战。

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生俱来。为此,一批批探险家出现了,他们的探索和发现,推动了文明的进步。近现代以来,探险家更是层出不穷,如群星闪耀,相映生辉,他们“上穷碧落下黄泉”,到处留下了他们跋涉的足印。在这些探险当中,南极,无疑是最具挑战性的地方,而在挑战南极的探险家当中,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是最有代表性的。前者的成功固然令人敬佩,后者的失败当然令人痛心,但两相比较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后者在艰难的探索中表现出了更加光辉的人性之光。当他们被笼罩在可怕的失败的情绪当中的时候,当他们面对着一步步逼近的死亡的威胁的时候,他们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自我牺牲的胸怀、坦然面对的精神气质,为后人留下了多么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另一个角度讲,斯科特等人的精神之所以如此撼人心魄,恰恰是由于他们的失败。对成功者,人们关注的往往是他们脖子上那美丽的胜利的花环,对于失败者,人们总是免不了给予几分同情。基于此,表现失败者可贵的精神品质,更能打动读者,更能深入人心。这就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悲剧的力量。

参考资料:

一部伟大的悲剧不仅需要表现巨大的痛苦,还必须表现对灾难的反抗。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引起我们快感的不是灾难,而是反抗,命运可以摧毁伟大崇高的人,但却无法摧毁人在反抗中所表现出来的伟大崇高。悲剧的宿命绝不能消除我们的人类尊严感。任何伟大的悲剧都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是悲观的,因为它表现了恶的最可怕的方面,而且并不总是让善和正义获得全胜;但是,任何伟大的悲剧归根结蒂又必然是乐观的,因为它的本质是表现壮丽的英雄品格,它激发我们的生命力感和努力向上的意识。悲剧总是充满矛盾,使人觉得它难以把握。完善的悲剧理论必须包罗相互矛盾的各个方面———命运感和人类尊严感、悲观论和乐观论。(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课题二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是作者的本意吗?对此应该怎样看待?

这肯定不是作者自己的看法,不然的话,作者就不会给这些“第二个到达者”作传了。这应该是斯科特等人生活的那个时代,世俗社会对探险活动的一般看法。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探险家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他们认为,在探险事业中,只有第一才是有价值的,第二就意味着走别人走过的路,意味着毫无价值地重复。今天人类早已超越了前人的思想,无论是探险还是科研活动,我们依然把崇高的荣誉献给“第一个到达者”,但是我们也决不排斥和鄙视“第二个”、“第三个”……因为后来者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继续进步,甚至超越前人。即使仍然是对前人的重复,我们也能欣然接受,因为前人的探索精神毕竟是需要后人去继承和发扬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每年都要迎接来自世界各国的登山队,这一批又一批的登山队员,哪一个不是人们心中的勇士?

文中的斯科特等人之所以感到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发现挪威人阿蒙森等已经先他们到达了南极,而且正是这种失败感,使得他们全然没有了出发时的那种兴奋、朝气和振奋,随之而来的是极度的失望、沮丧和疲惫。不可否认,这种情绪的变化也极大地消耗了探险队员们的体力和意志,而这种可悲而又可怕的失败感甚至也是酿成这次悲剧的罪魁祸首之一!这反映了斯科特等人思想当中的局限性,而我们这些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当然不会因此把他们看成“什么也不是”。

课题三

斯科特探险队的队员们在探险途中表现了怎样高贵的品质?

文章在最后说:“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句话告诉我们,斯科特等人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但是他们的心灵因为经受了种种考验而变得无比高尚,他们因此而给人类留下了无比丰富的精神财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的悲剧是伟大的悲剧。

具体说来,斯科特等人的高贵品质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坚毅、执著的探险精神,超人的力量和勇气。一个民族任何时候都需要有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而探险正代表了这种精神。斯科特等人在探险途中所遇到的艰难困苦绝非常人所能想像,尤其是他们归途中所遭受的心理上的煎熬、肉体上的折磨,更是让每一个人为之动容。但是面对这种种的困苦与不幸,斯科特等人没有退缩,没有怨天尤人,他们的坚强与忍耐,是值得每一个具有探索意识的人学习的。

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自我牺牲的献身精神。奥茨的脚趾已经冻掉了,他不愿意成为大家的负担,要求他们将他留在睡袋里,但是大家坚决拒绝了。最后,可敬的奥茨勇敢地走向了茫茫雪原,自我牺牲的精神,在奥茨身上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

参考资料:

今天情形很坏。埃文思睡足一觉以后显得好些了。他像往常一样说自己一切正常。他还是走在原来的位置上,但半小时后他弄掉了滑雪板,不得不离开雪橇。路面情况极为恶劣。后来我们停了大约1小时,埃文斯跟了上来,但走得很慢。半个小时后他的鞋又丢了,我们站在纪念碑岩半腰眺望埃文斯,后来又扎下帐篷吃午饭。饭后埃文斯还是没露面,我们四处张望,看见他在离我们很远的地方。这下我们警觉起来,四个人一齐往回划去。我第一个来到这个可怜的人身边,被他的样子惊呆了。他跪在雪地上,衣装不整,手套没了,手上结满了冰凌。他眼里射出疯狂的目光。他慢慢地说他也不知道,只说他觉得自己一定是昏过去了。我们扶他站了起来,走了两三步他又倒了下去。他完全被冻僵了。威尔逊、鲍尔斯和我回去拖雪橇,奥茨留在原地照顾他。我们回来的时候,埃文斯失去了知觉。我们把他抬进帐篷后,他依旧不省人事。午夜l2点30分,他平静地死去了。(《斯科特日记》)

三、十足的诚信,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1月l8日,斯科特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南极点,这里有他们最不愿意看到又不得不看到的东西———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里面还有一封信留给他们,请他们把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自己所热烈追求的。请允许我们以小人之心试想一下,只要他们把阿蒙森的痕迹抹去,再动些手脚,那么谁先踏足极点这个问题就变成一宗悬案了,要知道,争取第一个到达极点,这可是他们一生的梦想啊!由此,我们不能不被他们那高尚的心灵所感动。斯科特等人表现出的这种诚信和绅士风度,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

四、无私而崇高的爱。探险队员们放下舒适的生活,到这片冰天雪地当中来苦苦跋涉,支撑他们的精神支柱的正是他们对探险这一不朽事业的热爱,对祖国对朋友对亲人的至爱,而他们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所表现出来的爱的精神,更加令人感动。

参考资料:

临终前,斯科特给自己的妻子写信,他提醒她要照看好他的最宝贵的遗产———儿子,他关照她最主要的是不要让儿子懒散。他最后作了这样的自白:“你是知道的,我不得不强迫自己有所追求———因为我总是喜欢懒散。”“关于这次远征的一切,我能告诉你什么呢?它比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不知要好多少!”

他怀着最诚挚的友情给那几个同他自己一起罹难的伙伴们的妻子和母亲写信,为他们的英勇精神作证。尽管他自己即将死去,他却以坚强的、超人的感情去安慰那几个伙伴的遗属。

他给他的朋友写信。他谈到自己时非常谦逊,但谈到整个民族时却充满无比的自豪,他说,在这样的时刻,他为自己是这个民族的儿子———一个称得上是儿子的人而感到欢欣鼓舞。他写道:“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者。但是我们的结局将证明,我们的民族还没有丧失那种勇敢精神和忍耐力量。”他在临死时还对朋友做了友好的表白,这是他在一生中由于男性的倔强而没有说出口的话。他在给他的最好的朋友的信中写道:“在我一生中,我还从未遇到过一个像您这样令我钦佩和爱戴的人,可是我却从未向您表示过,您的友谊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因为您有许多可以给我,而我却没有什么可以给您。”

他最后的也是最精彩的一封信是写给他的祖国的。他认为有必要说明,在这场争取英国荣誉的搏斗中他虽然失败了,但却无个人的过错。他一一列举了使他遭到失败的种种意外事件,同时用那种死者特有的无比悲怆的声音,恳切地呼吁所有的英国人不要抛弃他的遗属。他最后想到的仍然不是他的命运。他写的最后一句话讲的不是自己的死,而是关于活着的他人:“看在上帝面上,务请照顾我们的家人!”以下便是几页空白的信纸……(摘自《夺取南极的斗争》,舒善昌译)

课题四

有专家指出,阿蒙森的胜利和斯科特的失败,主要在于前者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制订计划,而后者则凭推理设想来制订计划。阿蒙森断定,人的体力和西伯利亚矮种马都无法抵御南极的严寒,惟有北极的爱斯基摩狗才能在极圈拉着雪橇前进,于是他用了二十条膘肥体壮的狗胜利完成了去南极点的往返路程。而斯克特则主要用西伯利亚矮种马和少量的爱斯基摩狗,结果,狗跑掉了,矮种马冻死。在以后的时间里,斯科特等人只能靠人拉雪橇前进,那么,他们遭受灭顶之灾就成为必然了。茨威格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对这些科学问题忽略不计呢?这样写合适吗?

不可否认,作家有自己的创作自由,传记作家也不例外。所以,对于已有的材料,用哪些或不用哪些,完全是作家自己的自由。但是在这种取舍之间,读者能够看出作家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层次。茨威格所写的这篇传记,主要目的在于表现斯科特等人在这次探险悲剧中所展现出来的勇于探索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至于他们失败的原因,并不是本文写作的重点。事实上,任何一个作家创作任何一部作品,都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即使做到了,没有重点的作品也是不成功的。对写作材料的取舍,恰恰反映了茨威格看问题的独到的眼光———将成功者放置一旁,专为失败者作传,而且巧妙地运用现有的资料加上天才的想像,给我们成功地塑造了一组失败的英雄的形象。我们不能不说,作者确是匠心独运,慧眼独具。

作为读者,我们既可以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欣赏茨威格带给我们的精神佳作,也可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分析一下导致斯科特等人最终失败的各种因素,从而培养我们全面严谨的科学精神,何乐而不为!

参考资料: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在哪里?作品要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震撼。它应该是一粒种子,深埋进同学们的心底,在将来适当的时候能够发芽、开花、结果,成为我们“精神的底子”里不可缺少的内涵。

茨威格感动我们不仅仅是由于他细腻、激情的小说,优雅的叙事艺术,更因为他心灵的高贵。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传记作品、自传,价值或许更高一些。

“我丝毫不想通过自己的虚构来增加或者冲淡所发生的一切的内外真实性,因为在那些非常时刻历史本身已表现得十分完全,无需任何后来的帮手。历史是真正的诗和戏剧家,任何一个作家都甭想去超过它。”(《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序言》)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层管理署的科学家苏珊·所罗门在她的著作《最寒冷的三月》中指出,1911—1912年的冬天,长达几周最低温度为-37℃的天气要比往常的天气寒冷得多,正是这严寒的天气打乱了斯科特经过周密研究的探险计划。

所罗门说,为了应对这十分糟糕的天气,斯科特一行计划在雪橇上使用帆来增速,以便能够“一路飞奔回家”。在斯科特南极之行的几周前,由阿蒙森率领的挪威探险队已经登上南极大陆,他们用的是狗拉雪橇;而斯科特一行使用的是马和人拉的雪橇,结果马在严寒中陷入了泥沼。斯科特一行在抵达南极后,才意识到他们为此行要付出的代价。在返程中,斯科特和他的两名队友在距大本营275公里的地方倒下了,而另外两名队友也在此前“先行一步”了。(新华网2001年9月14日电)

后来的故事

11月12日一支探险队出发,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它至今还孤独地矗立在银白色的世界上,好像这银白色的世界将要永远藏匿起这件人类历史上英雄业绩的购物证。

可是没有!他们的事迹出乎意料地、奇妙地复活了。这是我们新时代的科技世界创造的精彩奇迹。朋友们把那些底片和电影胶卷带回家,在化学溶液里显出了图像,人们再次看到了行军途中的斯科特和他的伙伴们,并且发现:看到南极风光的除了他以外,只有另一个人———阿蒙森。斯科特的遗言和书信通过电线迅速传播。在英国国家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五位英雄。所以说,看来徒劳的事情会再次结出果实,一件耽误了的事情会变成对人类的大声疾呼,要求人类把自己的力量集中到尚未达到的目标;壮丽的毁灭,虽死犹生,失败中会产生攀登无限高峰的意志。因为只有雄心壮志才会点燃起火热的心。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占绝对优势的恶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一个作家只是有时候去创作它们,而生活创作的悲剧却要多至少一千倍。

17《安塞腰鼓》

教学目标:

(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2)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3 )本文的学习,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学生,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难点: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

教学设想:

本文作为一篇诗化的散文,将指导学生以朗读法学习课文,即以朗读一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学。以讨论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二课时教学,具体实施以课堂流程而定。

教学准备 :

1、布置预习:落实字词,会读会写;多读课文,试图初步了解安塞腰鼓。

2、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苍凉厚重的黄土高原上,后生们粗犷、动力十足的击鼓场面。塞腰鼓的大型演出)

教学程序:

一、导入

播放《安塞腰鼓》的视频,进入新课学习。

二、学习新课

第一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内容。

2、明结构。

说明: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3个部分。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的艺术魅力,且这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

(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3、寻美点。

布置分组朗读,分组进行寻找美点比赛。用美,你看(听)……的句式叙述出来。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  出示幻灯片,播放例句。学生与之对照,进一步体会文章的美妙之处)

第二板块:精读文章,品味语言

1、学生采取替换式品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所谓替换式品读,就是将文章形式变为别的形式再读,比较、品味其中的美。)

学生齐读第6段,教师奖大家刚才读的内容改成了另一种样式。(出示幻灯)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身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要求学生仿照以上形式,加工另外的文章,并反复朗读。

2、指导学生采取评点式品读,理解文章语言的意蕴美,情味美。

学生可任意寻找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3遍,要求用好,好在……这一句式进行评点。可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

分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第三板块:品读文章,学用语言

1、学生再读文章,学用课文句式、段式。

2、学生写好后,小组互评,选出好的作品,课堂展示,师生共议,评出好作品若干,并给予奖励。

四:布置作业

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熟读成诵。

附板书设计:

安塞腰鼓

刘成章

一、知内容: “……的安塞腰鼓”

二、明结构: “好一个安塞腰鼓”核心句

三、寻美点: (根据学生发言板演)

(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19观 舞 记

创意说明:通过不同艺术形式的比较,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是本设计的特点。同样是以舞蹈为题材,诗人、画家、作曲家、雕塑家的表现形式与散文家究竟有何不同?不妨把其它门类的作品各找一幅来,通过比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熟读课文

三、同题材艺术作品展示

将学生收集的有关舞蹈的诗歌、绘画、音乐、雕塑(图片)等方面的作品进行展示。展示之前提醒学生,在欣赏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的时候,分析它们的主要特点。

四、分析、比较

让学生畅谈各种艺术作品的特点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29马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我发现的秘密作文350字精选(9篇) 微课演讲稿(精选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