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小编:

【学习重点】

1、重点词语──若、说、辞、鄙、微、之。

2、熟读并背诵默写课文。

3、学习烛之武的说服技巧。

【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一册课本P97《怎样学习文言文》:多朗读;多背诵;勤做练习;勤查工具书。

2、人民教育出版社谭桂声《熟读成诵培养语感》摘录。

学习文言文,只有以多读熟读为基础,才能形成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语言,关键是练,不需要多讲。教学文言文要少讲多读,摆脱“满堂灌”的解经式教学方法。应当树立这样的观念,诵读也是连,而且是特别重要的练。不仅教师的讲要以学生的诵读为基础,学生的练也要以诵读为基础。因此一定要把诵读作为基本的教学环节与词义、句意、文意的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恰当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它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中,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要改变那种讲完课文之后才要求诵读,只把诵读作为记忆课文的方法的做法。教学文言文,必须让学生多朗读多背诵。这里所说的“多”有两个意思:一是诵读的篇数多,凡是教材要求背诵的文言文都要熟读会背,基本课文尤其要背熟;二是读的遍数多,每篇文言课文都要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值得注意的是,背诵应是反复朗读到自然结果,而不是硬记。熟读、背诵的要求看起来简单,但真正做到并不容易。诵读训练不仅要指导方法,而且要严格要求,关键是让学生长期坚持,养成习惯,乐此不疲。

3、初中曾学过选自《左传》的《曹刿论战》。高2002级五册还学过选自《左传》的《殽之战》;高中一册《语文读本》:P233《左传·郑伯克段于鄢》、P235《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

4、我国古代的几部编年体史书:

⑴ 《春秋》,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相传孔丘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工整理修订而成);

⑵ 《左传》,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事详明的编年史(相传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

⑶ 《资治通鉴》,我国古代最大的编年体通史(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

5、“春秋五霸”──春秋时代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通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庄王。

6、“二十四史”(见课本P88)

指旧时称为正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自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fēn等)、《隋书》(唐魏征)、《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唐书(旧唐书)》(五代后晋刘昫xù)、《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五代史(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明史》(清张廷玉等)。

二、作者作品

1、作者:《左传》的作者,相传为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但由于文献不足,迄今尚无定论。

2、编年体历史著作:《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十三经:《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当然,也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字数近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十倍)。《春秋》和《左传》原本各自成书,到晋代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始把两书合在一起。

《左传》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作者在选才、描写和评论时,往往带有自己的褒贬和爱憎。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

3、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例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三、背景材料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曏(xiǎng,从前;旧时)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四、结构层次

(一)晋、秦围郑(1段)

(二)烛之武临危受命(2段)

(三)烛之武说退秦师(3段)

烛之武的话有四层意思:

欲扬先抑,提出问题(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说明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若亡郑有益于君……君之薄也)

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指责晋国过河拆桥、贪得无厌,挑拨秦晋关系(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唯君图之)

(四)晋师撤离郑国(4段)

五、课文讲析

1段、“晋、秦围郑”(介绍烛之武退秦师的历史背景):晋侯、秦伯围郑,以(介词,因为)其无礼于(介词,对)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矛盾,为下文说退秦师设伏)。晋军(名词作动词,驻军)(于)函陵,秦军(于)氾fàn南(“函陵、氾南”均属郑国领土,分别为晋、秦占领,一是说明晋、秦联军来势凶猛,势不可挡;二是暗示着郑国有机可乘。两国军队未驻扎在一起,这为烛之武的分化瓦解工作提供了可能)。

(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力量的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参考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2段、烛之武临危受命:①佚yì之狐(乃慧眼识英雄之伯乐也)言(说)于(对,介词,介宾短语后置句)郑伯曰:“国危矣(承上而来,再次强调郑国所处的危险境地),若使烛之武(“千里马”无疑!)见秦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非常了解其外交才能;对郑、晋、秦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②公从之。③(承上省略主语“烛之武”)辞曰:“臣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壮也(舒缓语气的助词),犹不如人(暗写其年轻时,未得重用,怀才不遇);今老矣,无能为(做,干,动词)也已(文言文中语气词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起主要作用的是最后一个)(流露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④公曰:“吾不能早用(任用。在这里应当是“重用的意思)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古代君主的谦称,意思是“寡德之人”)之过也(首先自责,情真意切,动之以情)。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后晓之以理)。”⑤许之(课本:代这件事;亦可讲成:代指郑伯)(以国家利益(其中也有自己的利益)为重)。

参考译文:①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②郑伯同意了。③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④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后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⑤烛之武就答应了。

3段、烛之武说退秦师:①夜(名词作状语,夜间,在夜间)缒zhuì(被人用绳子从城上送下来;书上注的是“缒”的本义)而出(郑国形势严峻,兵临城下,连城门都打不开了。照应前面“秦、晋围郑”,“国危矣”),见秦伯,曰:“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一层:欲扬先抑,提出问题。先摆出弱者姿态)。‖若亡郑而有益于(介词,对)君(介宾短语后置句),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以(介词,用,后面省略“之”)烦执事。c越国以(连词,而)鄙(名词作动词,以……为边邑,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郑国),君(对对方的尊称,您)知其(那)难也。d焉用亡郑以陪(陪:①上海教育出版社成人中等学校高中课本《语文》下册P457,通“倍”,增益。②教材:增加)邻?e邻之厚,君之薄也(判断句)(二层:说明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在国与国的关系中,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国家利益是最高利益”,烛之武在这里只字不谈郑国的利益,而从对方的利益谈起,可谓用心良苦)。‖若舍郑以(省略代词“之”,指郑国)为东道主,行李(古今异义。古:出使的人;今:出门时携带的箱包、铺盖等)之往来,共gōng其乏困(缺乏的东西,形容词作动词),君亦无所害(三层: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从秦国的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承接连词,不译)夕设版焉(“焉”两种讲法:于之,兼词,在那里;助词,不译)(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君之所知也。夫fú晋,何厌(满足,也写作“餍”)之有(“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既(已经,……之后)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封(名词作动词,使……成为疆界)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疆界),若不阙(教材:jué,侵损、削减;《汉语大字典》:通“缺”,quē)秦,将焉(两种讲法:课本“哪里”;讲为“于何”,从哪里)取之?j阙(使动用法,使……减少)秦以(连词,来)利(使动用法,使……得利)晋,唯君图(想,反复思考)之【四层:指责晋国过河拆桥、贪得无厌,挑拨秦晋关系】。”│②秦伯说yuè,与郑人盟(古代在神前立誓缔约。动词)。③使杞qǐ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乃还【《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参考译文: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臣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后,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据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边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定了盟约。并排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4段、晋师撤离郑国: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如果不是如果没有)夫(fú,那)人(晋文公(公子重耳)流亡在外时,曾经得到秦穆公(即晋文公的岳父)的帮助,并且娶了秦穆公将的女儿文嬴为妻,关系比较亲密)之力不及此(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失其(代词,自己的)所与,不知zhì(判断句);以乱易整(形容词作名词,步调统一,联合一致),不武(判断句)。吾其还也。”亦去之。(晋文公并未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毅然决定撤军。应该说,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反过来,说秦伯而退秦师,一箭双雕,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参考译文: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补注:秦晋之好(秦晋之缘):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世代互为婚嫁,后称两姓联姻的关系为“秦晋之缘”。《金瓶梅》一八回:“倘蒙娘子垂怜,肯结秦晋之缘,足称平生之愿,学生虽衔环结草,不敢有忘。”亦作“秦晋之好”。《三侠五义》四回:“他若将我孩儿治好,何不就与他结为秦晋之好呢?”

六、人物形象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长期得不到重用,但他的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显得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他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两国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七、写作特色

1、伏笔与照应: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文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灭亡的郑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八、课本练习参考答案

1、熟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⑴ 晋、秦两国为什么要围攻郑国?

答: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⑵ 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

答:吾不能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⑶ 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

答: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⑷ 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答: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⑸ 以今天的观念审视这则故事。

答:略。

2、辨析下列加电词语的不同意思。

若:

⑴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代词,你。《捕蛇者说》)

⑵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代词,这,这样,如此。《论语·宪问》)

⑶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假设连词,如果,假如。《赤壁之战》)

⑷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选择连词,或,或者。《汉书·高帝纪》)

⑸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桃花源记》)

⑹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烛之武退秦师》)

说:

⑴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说理,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捕蛇者说》

⑵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论语》

⑶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动词)《桃花源记》

⑷ 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shuì,劝说、说服)《赤》

⑸ 神仙诡诞之说。(说法)《梅花岭记》

⑹ 范增说项羽曰。(shuì劝说)《鸿门宴》

⑺ 秦伯说,与郑人盟。(同“悦”,喜欢,高兴。《烛之武退秦师》)

辞:

⑴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拒绝)《殽之战》

⑵ 使皇武子辞焉。(告诉)《殽之战》

⑶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文词)《送东阳马生序》

⑷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托辞,辩解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⑸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鸿门宴》

⑹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辞别)《鸿门宴》

⑺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辞别,离开)《阿房宫赋》

⑻ 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辞,这里指文字)《屈原列传》

⑼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败哉?(言辞,言语)《信陵君窃符救赵》

⑽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烛之武退秦师》)

⑾ 停数日,辞去。(告别。《桃花源记》)

⑿ 不辞劳苦。(推托)

鄙:

⑴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境;边远的地方。《为学》)。

⑵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陋;目光短浅。《曹刿论战》)。

⑶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没见过世面。《训俭示康》)。

⑷ 孔子鄙其小器(鄙视。《训俭示康》)。

⑸ 先帝不以臣卑鄙(鄙俗。《出师表》)。

⑹ 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低下,粗俗。《韩非子·五蠹》)。

⑺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轻贱。《孔雀东南飞》)。

⑻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境,用作动词,把……当作边境。《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⑼ 言语粗鄙。(粗俗)

微:

⑴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无。《荆轲刺秦王》)。

⑵ 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隐蔽,不显露。《左忠毅公逸事》)。

⑶ 其文约,其辞微(含蓄。《屈原列传》)。

⑷ 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小,细小。《石钟山记》)。

⑸ 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轻微。《庖丁解牛》)。

⑹ 微斯人,吾谁与归?(无,没有。《岳阳楼记》)。

⑺ 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稍微。嫕,yì。婉嫕:柔顺和静。《祭妹文》)。

⑻ 祸患常积于忽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忽微:微小的事。《伶官传序》)。

⑼ 微言大义(精深奥妙)【精微的语言和深奥地含义】

⑽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假如不是。《烛之武退秦师》)

⑾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微小,轻微。《三国志·隆中对》)

⑿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口技》)

⒀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卖油翁》)

⒁ 人微言轻。(轻微)

之:

⑴ 作《师说》以贻之。(第三人称代词,他。《师说》)

⑵ 子犯请击之。【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秦军)。《烛之武退秦师》】

⑶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第一人称代词,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⑷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指示代词,这些。《师说》)

⑸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的。《赤壁之战》)

⑹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得。《游褒禅山记》)

⑺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师说》)

⑻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隆中对》)

⑼ 怅恨久之。(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陈涉世家》)

⑽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音节助词,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毛遂自荐》)

⑾ 辍耕之垄上。(往,到。动词。《陈涉世家》)

⑿ 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的。《烛之武退秦师》)

⒀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烛之武退秦师》)

3、结合上下文,翻译下列句子,并体会人物对话的言外之意。

答:见“参考译文”。

九、参考译文

1段、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2段、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排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后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3段、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臣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后,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据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边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定了盟约。并排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4段、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十、附录

参阅2002年9期《语文学习·关于“阙”字的读音》P40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保护校园环境体会心得(优质19篇) 2023年攀枝花组织部部长熊副部长简介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心得体会(通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