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教学设计

小编: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惮、踱、棹、归省、行辈、撺掇、踊跃”等词语。

2、揣摩、品味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

二、能力目标

1、培养理清复杂结构的能力,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

2、学习作者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取舍材料,安排详略的方法。

3、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三、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认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融情入景的,鉴赏文章细致逼真的图画美。

2、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本文语言流畅自然,景物描写生动逼真,心理描写细腻且富有情趣。教学中辅之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鉴赏。

2、点拨与探究结合法:

指导学生揣摩品析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探究,教师适时点拨,以长文短教,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学习效益。

【教具准备】

多媒体CCA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及示范朗读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理清故事情节。赏析精段,积累美句,品味美词。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1、设计㈠:

同学们,诵读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感受到的是流淌着的孩童时清新甜美的意趣。的确,即使如鲁迅这样的斗士,忆起儿时往事,笔调也是温馨浪漫的。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鲁迅的童年,去感受那富含诗意的浓郁风致。

板书文题、作者。

2、设计㈡:

同学们,童年是快乐美好的,是记忆长河中一段永不褪色的难忘体验,无论它是温馨,还是灰暗,人生经历的书本总是诱人流连追思。恰如一首小诗中所吟唱的:

多媒体显示:

童 年

童年是七彩的梦

伴我在床头玩耍

童年是弯弯的小船

载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童年是快乐的小鸟张开翅膀

携我在自由的蓝天上飞翔

现在呵

童年却是一枚小小的铃铛

不管春与夏、秋与冬

永在我记忆深处

放飞歌唱……

小说《社戏》便是在流离颠沛中燃点的童年记忆。

板书文题、作者。

3、设计㈢:

背景音乐《唱脸谱》

被誉为民族文化瑰宝的戏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韵味,为百姓所喜爱。今天我们学习的小说《社戏》,就是鲁迅先生记述童年看社戏的一段经历,文中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么,是一场什么样的戏,让先生这样倾心呢?让我们走进作品去看个究竟。

板书文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默读,初步感知文意。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

多媒体显示:

⑴ 注音:

篙(gāo) 潺(chán) 归省(xǐng) 蕴藻(yùn zǎo) 棹(zhào) 凫水(fú) 行辈(háng) 撺掇(cuān duo) 惮(dàn) 踱(duó) 踊跃(yǒng)

⑵ 释义: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踊跃:① 跳跃;② 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

弥散:弥漫消散。

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通常写作“缥缈”或“飘渺”。

惮:怕,畏惧。

2、学生听读课文录音。要求:听清语气,体会感情。

3、学生自由诵读,把握主要情节,多角度概括课文内容:

教师在学生圈读课文中,指导从“时间”角度,从“事情”角度,从怀念童年的“原因”角度概括全文内容,并指名学生口述。

明确:

本文的中心情节是看社戏,从“时间”角度概括:看戏前──看戏──看戏后;

从“事情”角度概括: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舟──船上看戏──归航偷豆──六一送豆;

从“原因”角度:怀念童年是因为有乐土──美景──趣事──伙伴。

4、学生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⑴ 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说“在我是乐土”?

⑵ 作者写夏夜行船是怎样烘托急迫心情的?

⑶ 作者急切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

⑷ 写月下归航时,主要写了什么趣事?这时“我”的心情和去看戏时有什么不同?

各小组代表发言,在班上交流。教师点拨、归结:

⑴ 作者笔下的平桥村:“离海不远”“偏僻”“临河”“住户不满三十家”,以“种田”“打鱼”为业,“只有一个杂货店”。

这样一个偏僻不打眼的小村庄,作者说“在我是乐土”,其中“乐土”一词既写出平桥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写出“我”对平桥村的情感。“乐”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 “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

② 可以免读《诗经》之类难懂的书;

③ 可以钓虾、放牛,体验自由快乐的乡间生活。

民风淳朴的乡村,对一个在封建家庭中生长、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自由快乐的天堂。这种新鲜有趣极具魅力的乡间生活是相对于城镇宅院中“我”的那种受束缚而言的。

⑵ 夏夜行程是课文的精彩片断。作者写起伏的连山如奔兽,以动写静,烘托出“我”急迫的心情。听到歌声,料想发自戏台,心里更是迫切。而宛转、悠扬的笛声,使“我”沉静,反衬出此前着急的心情。

⑶ 不好看。理由在于:

① 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却没翻;

② 想看“蛇精”和“跳老虎”,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

③ 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着。除正面写出戏不好看,文中“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这些神态描写,也从侧面作了烘托。

⑷ 月下归航时,写了小伙伴去“偷”罗汉豆的趣事。去时“我”的心情很急迫,总“以为船慢”,而此时“我”和小伙伴们偷豆吃豆,心情无比欢畅、轻松。

三、赏析精段,积累美句,品味美词

1、学生集体朗读“夏夜行船”和“归航偷豆”有关段落,把表现“我”所见、所闻、所嗅、所感的美句分别摘出来并记诵:

学生摘录的美句有:

⑴ 所见:

①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②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③ ……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④ 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⑤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⑥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⑵ 所闻:

① 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②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

③ 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

④ ……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⑶ 所嗅: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⑷ 所感:

①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② 但我还以为船慢。

③ ……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 回望……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再说回去看看。

2、请学生用“我认为________(美词)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或表现了)________”的形式,对以上摘录的美句中的美词进行品味、讨论,准备精彩发言:

教师作示范品味:我觉得“朦胧”和“皎洁”用得好,好在它们写出了月光的色彩美。指导学生从色彩、气味、声音、心情、动态方面品味美词。

同学们深情品读,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精彩发言简述如下:

生1:“碧绿”“淡黑”“红霞”分别写出了豆麦、连山、灯光的色彩美。

生2:“缥缈”“仙山楼阁”写出了戏台的神奇美。

生3:“清香”写出了豆麦和水草的气味美。

生4:“潺潺”写出了水声美,“宛转,悠扬”写出了笛声美。

生5:“轻松”“舒展”表现了作者心旷神怡之情。“船慢”表现了作者的迫切之情。“沉静”表现了作者由焦急而平静之情。“自失、弥散”表现了作者的陶醉之情。“回望”表现了依依之情。

生6:“起伏、踊跃”写出了连山的动态美。“蹿”“喝采”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船行的轻快美。

教师小结:文章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作者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渲染描绘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给读者以冲击,而产生精神愉悦,富有美感。

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月夜行船、午夜归航精彩片断,品味文章细致逼真的图画美和作者深挚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

1、根据课文内容填词:

⑴ 填写动词: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 )开船,在桥石上一( ),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 )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 ),有说笑的,有( )的……

⑵ 填写关联词:

我们年纪都相仿,( )论起行辈来,( )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 )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 )我们是朋友,( )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 )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2.⑴ 仿照“生活就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一句的形式,写两句话:

希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仿句:选择了____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____。

3、写出古诗中表现朋友之间深厚友情的句子。

[参考答案]

1、⑴ 点 磕 架 换 嚷

⑵ 但 却 因为 然而 即使 也 而

2、⑴ 希望就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童年就是一张永不褪色的老照片

⑵ 略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五、布置作业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问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甲)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乙)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从第1段中找出描写少年们开船的动词: ____________

这些动词描写了少年们的情态,请找出理解正确的两组( ):

A、技术娴熟、机灵能干

B、头次驾船、手足无措

C、团结友爱,相互帮助

D、显示本领,过于炫耀

2、指出下列描写的类型:

⑴ 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 )

⑵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 )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根据课文,在括号甲、乙处填上恰当的动词:

(甲):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

5、下面是对原文中几个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依稀:隐隐约约。

B、自失:自己不谨慎,失掉了某种东西。

C、弥散:弥漫消散。

D、蕴藻:水草。

6、第2段加横线句子“淡黑的……跑去了”,以“________”比喻“连山”,以“________”形容“淡黑”,以“________”形容“起伏”,状形绘色,以动写___________,把静态的山作________态的描绘,表现船在飞快地前进。

7、第2、3段是从人的感觉和心理活动两方面来描写“迷人的沿河夜景”的。人的感觉又从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官)三方面来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的例句如:________。

8、第2段中加粗的词“跑”与第1段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

[参考答案]

1、拔、点、磕、架 A C

2、⑴ 细节(动作)描写

⑵ 景物描写

3、比喻、拟人

4、(甲):夹杂 (乙):朦胧

5、B

6、兽脊 铁 踊跃 静 动

7、嗅觉 视觉 听觉 我却还以为船慢

8、“飞”。写出了船行速度快的情形。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合作研讨,如难句释疑、评点人物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及安排详略的方法等。就作品内容,联系生活体验进行反思。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先在学习小组内自改、互查,然后抢答交流,教师给以评点。

二、快速阅读,研讨内容

1、请学生深情研读课文,结合语境,揣摩语言的深层含义。思考:

⑴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句中的“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的什么样的心情?

⑵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句中的山为什么说“踊跃”?

⑶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中“回望”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罩”表现了怎样的情形?

⑷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地说道……”被人偷了豆,六一公公为什么还要“感激”?

学生小组讨论,推举代表在班上交流,教师点拨、明确:

⑴ 句中的“轻松”和“舒展”与前文因看不成戏而沮丧形成鲜明对比,表现“我”欢喜轻快的心情。

⑵ “踊跃”意为“跳跃”,用以写山,把静物写活了。作者在这里是创造性地赋予这个词以新的含义。

⑶ “回望”两字,表现“我”依依的心情。“罩”通过视觉表现戏台如梦如幻的情景,与来时呼应。

⑷ 因为城里读过书的“我”对他的豆子的夸奖。表现了六一公公淳朴厚道的性格。

2、请同学们运用跳读的方式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发现疑难问题,提请班上讨论、交流,教师整理、点拨,加深对文意的领悟:

学生的问题可能涉及:

⑴ 文中“我”看社戏的时间在什么季节?摘取有关语句说明判断的理由。

⑵ 文中写看戏余波中六一公公送豆的情节起什么作用?

⑶ 文章结尾处:“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应该怎样理解?删去可以吗?

⑷ 《社戏》按文题所示似乎应该写戏,而文中大量的篇幅写戏外的天地,因此有人建议把标题改为“平桥村一夜”之类的题目,可以吗?

明确:

⑴ 看社戏的时间从文中相关语句的提示应在春末夏初。如“消夏”“扫墓完毕之后”“罗汉豆正旺相”“两岸的豆麦”等信息。被称为“罗汉豆”的蚕豆,在浙东一带,是越冬植物,清明以后才开始结果,到夏季才能收割,能剥了煮着吃的时候,应该是在初夏。

⑵ 孩子们偷了六一公公的豆,第二天他“竟非常感激起来”,并又亲自送豆,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淳朴厚道的农民本色,进一步说明“我”之所以视平桥村为乐土,正因为这里的人善良可爱。

⑶ 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是过去那段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生活的标志,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童年的美好回忆,充满浪漫的理想色彩,相形成人烦恼无限,束缚重重的现实生活,表现了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⑷ 课文用大量的篇幅写我对平桥村的热爱(“乐土”)和因看不成戏的焦急心情,写了赴赵庄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归途中的偷豆、剥豆、烧豆、吃豆等事,这样花费笔墨,非但没有离题,而是紧扣主题的。因为小说是通过写看戏反映“我”与农民孩子的美好友情,歌颂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才干。

三、说话训练,评点人物

小说塑造了热情的伙伴和淳朴的乡民形象,请同学们深情研读课文,运用“我喜欢文中的________(人物)。因为他(他们)___________(评价其性格、品质),比如_______(举人物表现)”的句式,用三言两语,简笔勾勒人物形象,闪亮登场发言。

教师归纳学生评价如下:

生1:我喜欢文中的双喜。因为他胆大心细,聪明伶俐,比如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双喜马上计上心来,解决大船的问题,并且“打包票”保证“我”的安全,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因为他像个小领袖,敢于负责,比如当老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都已经厌倦但不好说回去的时候,又是他提议回家。

生2:我喜欢文中的阿发。因为他纯洁无私,比如午夜归航时,阿发以“我们的(豆)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

生3:我喜欢文中的一群小伙伴。因为他们友爱热情,比如“我”是“远客”,他们得到父母许可,“伴我来游戏”;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船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因为他们聪明活泼,比如对付细心的八公公,他们议论之后,想出要八公公归还枯桕树,当面叫他“八癞子”的办法。因为他们很能干,比如他们驾船技术高超,水性很好。

生4:我喜欢文中的六一公公。因为他淳朴厚道,热情好客。比如,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轻加责备,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是“应该的”;亲自送豆给“我”吃,“我”夸他的豆好吃,他“竟非常感激起来”。

四、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

1、下面是关于课文中心意思的三种概括,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通过回忆“我”少年时代在农村看社戏的愉快经历,赞扬了农民孩子的优秀品质,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封建教育的不满。

B、课文写的是“我”十一二岁的时候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情景。作者以饱含深情的优美笔触,刻画了一群农家子弟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C、课文写出了一片难得的“乐土”,塑造出一群可爱的孩子形象,寄托着作者那时的理想,以及对新生的希望。

2、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中吃呢?”

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地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⑴ 加粗的四个字依次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zhào zhōnɡ zhònɡ shì

B、zhuō zhònɡ zhōnɡ shì

C、zhào zhónɡ zhònɡ sì

D、zhuō zhònɡ zhònɡ sì

⑵ 对这段文字的出处、作者及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节选自《故乡》,作者鲁迅,本段主要写故乡的豆好吃,戏好看。

B、节选自《社戏》,作者鲁迅,本段是看戏后的余波,也写了“我”对吃豆、看戏的感受。

C、节选自《故乡》,作者鲁迅,本段主要写故乡是乐园。

D、节选自《故乡》,文中的“我”即作者鲁迅,本段主要写“我”对吃豆、看戏的感受。

⑶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的话有四层含义,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是的。”承认偷豆一事,表现双喜诚实的品质。

B、“我们请客。”说明偷豆的理由是请客,并非不光彩的事情。

C、“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意思是偷你家的豆是看得起你,说明双喜聪明,很会 说话。

D、“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埋怨六一公公说话声音太大,把虾吓跑了。

⑷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对这句话怎么理解?

⑸ 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应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

1、A

2、⑴ A

⑵ B

⑶ D

⑷ 并不是那夜的豆特别好吃,也不是那夜的戏格外好看,而是通过写豆和戏突出那夜的生活终生难忘,表达对乡村少年朋友诚挚情谊的怀念。

⑸ 六一公公无心责备双喜等小朋友的偷豆行为,而是为踏坏了庄稼感到可惜。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先生精心构置的小说《社戏》,无疑是一幅令人沉醉的江南水乡纯朴气质和淳厚人情的风情画卷。文末一句激起多少读者追忆童年的神思遐想,放下手中的书本,人生经历的书本却又悄然翻开,就让我们随着抒情柔婉的萨克斯曲《回家》去重温昨日的那段经历、那份情愫。(音乐响起)

六、布置作业

1、写一个小片断,回忆童年时的一段往事。要求刻画出其中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或传达出一种情趣。

2、阅读文段《故乡的芦苇》,回答问题:

故乡的芦苇

生我养我的故乡啊,你给我留下了多少梦幻般的,缤纷的记忆──

每年,当春风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jí)待地从还未(tuì)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舒展出它那扁平的狭长的叶子。

一到这时候,我和小伙伴最喜欢摘一片芦叶,熟练地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吹出各种悦耳的乐音。孩子们为这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 A , B 。

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手巧的伙伴,还会从旧火柴匣上剪下小片片,当作舵,安在小船的尾部,还用香烟匣里的锡纸做成小小的银色的帆叶。我们一个个光着小脚丫,蹲伏在河滩上,小心翼翼地各自把小船移到水面上。 “开船罗!开船罗!”于是,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之花,顺流而去……

在那星月交辉的夏夜,我最喜欢带着弟弟到芦苇丛中抓纺织娘。纺织娘通体透明,头上长着两根细长的触须,身上裹着两片薄薄的玻璃纸似的羽翼。我们把捉到的纺织娘小心地放进小竹笼子里,怕它们饿,就塞进几朵金红色的南瓜花,然后将笼子挂在蚊帐架上,任纺织娘用好听的歌声伴我们进入甜蜜的梦乡……

啊,故乡的芦苇!因为你给过我不少童年的欢乐,所以我一直对你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之感。每每想起你,我就会沉(jìn)在童年美好的回忆中。

⑴ 给文中拼音处填上汉字:

① 迫不jí( )待

② tuì( )尽

③ 沉jìn( )

⑵ 给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

① 缤纷( )

② 火柴匣( )

③ 船舵( )

④ 满载( )

⑶ 第2段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方法?举例分析这种修辞的表达作用。

⑷ 第2段画横线的句子中用“吹谢”一词写春风用得很妙,古诗中哪一句也是运用此法写春风?写出这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中写春风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一组:_____________。

⑸ 在第3段空白处写出恰当的句子,使之与“快乐地奔跑着”构成排比句:

A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记述的三件事。

⑺ 第4段画线句子中,可否把“小心翼翼”去掉,为什么?

⑻ 结尾段的作用是什么?

⑼ 将这篇文章的题目改为“童年的欢乐”好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略

2、⑴ 及 褪 浸

⑵ bīn xiá duò zài

⑶ 拟人。“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迫不及待”“探”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芦苇不畏严寒的品质及生命力的顽强。

⑷ 春风又绿江南岸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⑸ A处:尽情地呼唤着。

B处:高兴地吟唱着。

⑹ ① 摘芦叶做哨子吹。

② 用芦叶折成芦叶船。

③ 在芦苇丛中抓纺织娘。

⑺ 不行。因芦叶船载着“我们”的纯真幻想,“小心翼翼”体现“我们”对芦叶船的喜爱与珍视。

⑻ 揭示中心,照应开头。

⑼ 不好。“童年的欢乐”太宽泛、空洞,而“故乡的芦苇”是全文的线索,很好地体现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文中的“我”是鲁迅本人吗?

2、《社戏》有相当的篇幅写戏外的生活琐事,作者对这类琐事取而不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了百草园的有趣和三味书屋的枯燥。但有关鲁迅读书的材料,如上学迟到,为了勉励自己,在书桌上刻“早”字的事情却舍而不取,请比照两篇文章,探究为什么前者取而不舍,后者舍而不取?

3、写出你喜欢的一部文学作品的名称,并用一句话概括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4、阅读冰心的《腊八粥》,回答文后问题:

腊八粥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厨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九三○年一月七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 )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着“农历己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流泪的样子。泫xuàn)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⑴ 这篇散文的内容共涉及“我”家几代人?参与煮腊八粥的有哪些人?

⑵ 从下面四句话中选择最适当的填入第5自然段括号内。(只填序号)

A、姥姥,以后我们不煮腊八粥吃不行!

B、姥姥,以后我们每年不能不煮腊八粥吃。

C、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

D、姥姥,难道我们以后不煮腊八粥吃了吗?

⑶ 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出什么人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⑷ 联系上文,分析作者“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时的心理是怎样的。

⑸ 从组材的特点来看,文章中写为“我”纪念母亲而煮腊八粥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社戏》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小说。小说中的人物都是虚构的,所以文中的“我”并不是鲁迅先生本人。鲁迅的小说往往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特别是有些作品的主人公叫“迅哥儿”,更容易使读者产生错觉,阅读中要注意辨别。不过课文内容虽是虚构的,但反映的却是鲁迅先生少年时代的生活。鲁迅的好友许寿裳回忆说:“(鲁迅)先生外家为安桥头鲁姓,幼时常随母太夫人前往,在乡村与大自然相接触,影响甚大。《社戏》中所描写者,皆安桥头一带之景色,时正十一二岁也。”

2、《社戏》写戏外的生活琐事,实质是表现了“我”与农民孩子的美好友情,赞颂淳朴善良的劳动人民,正是出于主题表达的要求,所以对这类材料取而不舍。相反,鲁迅没有将三味书屋的那件事写进文章。原因在于这篇文章主题是表现对不合理的封建教育的批判,所以不合题意的材料便舍而不取。两篇课文材料的取舍说明了: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统率材料的;材料的取舍由文章的主题决定。

3、略

4、⑴ 五代人。“我”的外祖母、“我”的母亲、“我”、女儿、外孙辈。

⑵ C

⑶ 孩子们和孩子的妈妈两代人,对周总理的怀念之情。

⑷ 对孩子们的纪念活动表示认同,被孩子们的诚挚感情感动,并由此触发怀念之情。

⑸ 为后面孩子们为了纪念周总理而煮腊八粥的记叙作铺垫。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遗

1、社与社戏:

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同时,又是古代的一个地区单位。

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事情了。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社戏成为乱弹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

绍兴乱弹戏班所演的戏,大致可以分为庙会戏、节令戏、祠堂戏、喜庆戏、事务戏、平安大戏等等。

绍兴的大部分地区以庙会戏为主。庙会戏是指在各种神道如关帝、包公、龙王、火神、岳五猖、城隍、土地等等诞辰祭祀活动中演出的戏。祭祀神道的诞辰,是神庙所在地的农村的盛大庆典,通常举行迎神赛会,绵延数里乃至十数里,轰动村社。同时,农村的贸易集市活动,也在庙会期间举行,百货云集,称为会市。演戏酬神,也是祭祀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届时,村民们遍邀外地乡戚,备酒备饭,招待看戏。

庙会戏是绍兴乱弹戏班所演社戏中的大宗,不胜编记。在绍兴城郊,有四月初六西郭门蒋家溇庙会戏是绍兴乱弹戏班所演社戏中的大宗,不胜编记。在绍兴城郊,有四月初六西郭门蒋家溇的“黄老相公会”,有七月十三昌安门外文应桥的“朱(买臣)太守会”,是规模最大、异常热闹的两次大庙会,都是数十副戏班沿河搭台演出,各地“成头”(接洽戏班演出业务者)也赶来观剧,以品评高下,定价定戏,联络戏班,洽谈业务。戏班的演出也特别地巴结,以求有好的名声,高的戏价,多多益善的演出机会。

2、鲁迅对京剧的态度与《社戏》:

鲁迅对京剧的态度与《社戏》

贵州 马松

《社戏》原文分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写“我”成年时在北京看戏的两次不愉快遭遇,后一部分写“我”童年时在农村看社戏的欢悦生活。初中语文第二册选入的《社戏》为后一部分。

1、鲁迅笔下的江南农村小镇与《社戏》:

鲁镇与未庄是鲁迅笔下描写最多的江南农村小集镇(如:《孔乙己》《明天》《风波》《祝福》等)。那里所发生的故事,大多是辛亥革命前后发生的事,鲁迅描绘了那极端沉闷、闭塞、一潭死水般的封建农村的典型环境。从一个启蒙主义者的立场出发,鲁迅主要不是描写在这种环境中地主对农民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而把重点放在刻画人的灵魂。写出农民的“辛苦麻木”,其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群”中,以“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①。当时,鲁迅认为最需急切疗救的应是人的“病态”的灵魂,他看到造成“病态”灵魂的根源在于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思想。所以,他笔下的农民多是被沉重的封建宗法制度的伦理思想压瘪了的人物。鲁迅对他们怀有深切的同情心,同时也为他们任凭命运的摆布而不思反抗感到无限的悲愤。但是,在也取材自鲁镇的《社戏》中的双喜、阿发、六一公公等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却是机智、纯朴、善良、无私,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劳动人民的热情歌颂。同时,作者通过嗅觉、视觉、听觉、想象等多角度对优美景色的描写,热情地歌颂了大自然的清新明丽。在《社戏》中,在双喜、阿发、六一公公等身上找不到丁点“病态的灵魂”,在平桥村看不到些微“沉闷、闭塞、一潭死水的封建农村典型环境”。相反,那晚的社戏,虽没有出现“蛇精”“跳老虎”“翻筋斗”之类热闹有趣的节目,“看不出什么名堂”“迅哥儿疲倦、小朋友们哈欠”,但至今却使我深情地怀念,“再也看不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显然,“我”怀念的不是戏,而是那个月色朦胧,横笛婉转、豆麦飘香的夜晚和天真纯朴、机灵能干的农家孩子一起渡过的美好时光,以及六一公公与孩子们给予“我”的厚爱和友情。如果将《社戏》的前一部分关于对京剧的叙述与议论跟上述情况相比,不难看出:鲁迅写作《社戏》的意图是为了揭示“当时剧场里演饰人物的态度、水平以及演出内容等不好的习惯”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作者后部分对江南农村小镇一反常态的描述是为了从反面鄙弃“社戏”(“社戏”属京剧的一种地方戏②),那么,鲁迅为什么对京剧何以不相容?

2、“京剧救国”与“人民本位”

“五四”时期,以胡适、刘半农、傅斯年、钱玄同等为代表,一方面提倡戏剧表现人生,反映现实生活,另一方面批判京剧,指出京剧中的“团圆迷信”,不能“引人到彻底的觉悟使人从根本上进行思量和反省③”。把京剧中的脸谱、唱工、台步、武打、锣鼓等悉视为应抛弃的“遗形物”,甚至不承认京剧是戏,认为它只是“玩把戏”的“百纳体”,“毫无美学价值④”。当时的鲁迅也参与了这一批判活动,所以,在《社戏》的前半部分,鲁迅说他从 1902年至1922年20年间只看过两回京剧,而印象都十分之坏:“咚咚喤喤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一大班人乱打”“两三个人互打”(其实《社戏》后部分对戏台的描述也如此),总之是“咚咚喤喤之灾,戏台下不太适宜生存了”。至于用京剧表现现代生活,鲁迅更是认为根本不可能。根据鲁迅的挚友郁达夫回忆:“在上海,我有一次谈到了茅盾、田汉诸君想改良京剧,他(鲁迅)根本就不赞成,并很幽默地说,以京剧来救国,那就是‘我们救国啊啊啊’了,这行吗?”⑤

在《社戏》发表两周年后,鲁迅写了进行“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论照相之类》其第三节“无题之类”可以说是专门调侃京剧的。鲁迅写道:“我在先只读过《红楼梦》,没有看见‘黛玉葬花’的照相的时候,是万料不到黛玉的眼睛如此之凸,嘴唇如此之厚的,本以为她应该是一副瘦削的痨病脸,现在才知道她有些福相,也像一个麻姑。然而只要一看那些继起的模仿者们的拟天女照相,都像小孩子穿了新衣服,拘束得怪可怜的苦相,也就会立刻悟出梅兰芳君之所以永久亡故了。其眼睛和嘴唇,盖出于不得已,即此以证明中国人实有审美的眼睛……”作者认为京剧中扮演的“天女”“黛玉”(梅兰芳饰)等眼睛太凸,嘴唇太厚,形象不美,而鲁迅最挖苦、最反感的则是京剧中的“男旦”和“男旦艺术”,鲁迅显然是把其中的“男旦”和落后畸形之类的现象连在一起了。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社戏》教学设计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培训总结(12篇)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及反思(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