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学

小编:admin

 

本文选自《语文常谈》,全书共八篇,包括:1.语言和文字,2.声、韵、调,3.形、音、义,4.字、词、句,5.意内言外,6.古今言殊,7.四方谈异,8.文字改革。课文是其中的第六篇,原题为“古今言殊”,含四个标题: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从文言到白话。选入课本时,删去了最后一节,并将前面三个小标题换为序数词一、二、三,题目也由作者改为“语言的演变”。

语言包括语音、语汇(也称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语言的演变同样也涉及这三个方面,其中语汇的变化最明显、最迅速。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文章先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从总体上展示语言演变的概貌,说明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着的;接着以语汇变化为重点,阐述语汇变化的各种不同方式,说明语汇变化最快、最显著的特点;最后用举例的形式简要说明语法和语音的变化。全文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语言发展的全貌。

语言的演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历史现象,为了把这个复杂的问题说得浅显易懂,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综合运用了分类、举例、比较和引用等说明方法。

从分类说明看,文章先把语言的演变分为三大类,即语汇、语法和语音;再把这些大类分成小类,如语汇的变化,分为语汇的消失、出现、渗透和词义的变化、事物改变了名称;再把词义的变化细分为词义缩小、扩大、转移、弱化等。特别是语汇部分的分类说明,不仅说明了语汇变化的社会原因和内部原因,显示了语汇变化的梗概,而且细致地展示了语汇变化的具体特征,更易于为读者理解。

从举例说明看,有三种类型:一是假设举例,如第一部分假设孔子与颜回、子路谈话,朱熹闯进去完全听不懂,就从语音具有时代特征的角度说明了语言的演变,既明确,又使人感到有趣味。二是典型举例,如第一部分说明古今汉语差别大,就举了《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例子,从字形、语汇、语法等方面加以证明,有代表性,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又如在讲到有些字眼儿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时,就举了《诗经·鲁颂·》这首诗,其中提到马的十六种名称,由于现代社会马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已经大大下降了,所以绝大多数现在已经不用了。三是列举举例,如用形声法说明汉字无论声母、韵母、声调都已有很大变化时,就列举了“江”“潘”“泣”“提”“通”“路”等一连串例子,非常明确。

从比较说明看,本文各部分都运用了这种说明方法,因为,没有古与今的比较,就无法说明语言在不断变化这个问题。因此,本文大量运用比较法,是非常有道理的。

从引用说明看,主要是引用资料,借以说明语言演变的情况。如以“涕”为例说明词义的转移,就引用了《庄子》和王褒的《僮约》;说明“信”与“书”古今不同,就引用了《世说新语》。这些引用针对性强,具有说服力。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秋游

下一篇:寒风吹彻原文阅读

最新教育机构教师转正申请书范文(14篇) 参观五大会址心得体会大全(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