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卫东:有些奇迹只发生在中关村》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小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尹卫东:有些奇迹只发生在中关村

1988年,尹卫东当选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当年23岁的他是56位“人才”中最年轻的一位。19岁,发现“以人胚肺二倍体细胞分离一株甲型肝炎病毒”;22岁,完成“甲型肝炎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研制。尹卫东搞科研的大路似乎明亮而平坦。

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再次把北京科兴和来到北京科兴任总经理的尹卫东推上了风口浪尖。虽然面对非典,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但是,百年未遇的疫情确实让大家感到了害怕。

“怎么办?”听说老百姓们已经开始抢购中药,深谙疾病防控的尹卫东知道这种方法实在行不通。首先,中药只是心理安慰,不会对预防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其次,如果十几亿人都抢购中药,那么,没有任何一种药是够量的,必将引起更大的恐慌。焦急的尹卫东立刻写信,通过中关村管委会向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的刘淇表示“大炮不能上刺刀,解决疫情还得靠疫苗”。

尹卫东给市政府的信发出后,中关村管委会非常重视。时任管委会主任的戴卫拨给北京科兴100万元当做“路费”,使他得以开始找实验用的猴子、找P3实验室。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范伯元用一整天的时间,亲自陪尹卫东在北京找合适的P3实验室。时任医题库学院党委书记的刘谦、副院长何维一路绿灯地支持尹卫东这种“站出来”的勇气和决心。在北京科兴的办公室内,刘谦与尹卫东半小时便谈妥SARS疫苗的研发部署,并同意由北京科兴牵头研发。

虽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成SARSⅠ期临床的单位,但在尹卫东嘴里,当时的北京科兴却是个“小破公司”,因为“融资的1亿元全都盖了厂房”。可就是这样规模的公司,却足以让“中国向世界宣称,我们防治非典取得成功!”

那是非典末期的一天,尹卫东去一个发廊理发,当天的青年报刊登了非典疫苗研制成功的新闻。一位理发员高兴地对周围人说,“这下可好了,有疫苗了,不用再害怕了,咱们的生意也该好了”。那一刻,尹卫东深深地为自己的工作感到欣慰。

2009年4月13日,墨西哥发现首例人感染甲型H1N1病例。十多天后,美国CDC确认在美发现20起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例。疫情迅速在全球蔓延。H5N1在动物间是100%感染,100%死亡,对人感染率低,但病死率高。H1N1引发的是流感大流行,病死率低,但传染性强,而且病毒存在很大的变异可能,乃至引发第二轮传染高潮。

H1N1也是尹卫东面临的一场战役。它考验的是北京科兴对于一种新发传染病疫苗的全产业链运作能力。

从6月8日获得由世卫组织提供的疫苗生产用毒株,到9月2日甲型H1N1流感疫苗正式获得生产批准,短短87天的时间,北京科兴证明了自己能行。

作为世界第一支甲流疫苗的研发公司,北京科兴再次震惊了世界!CNN记者采访尹卫东时提出:是不是因为北京承办了奥运会,所以人人都有争第一的精神?

“争第一?不!那些都是虚的。我只是在想,美国只有3亿人口,而疫苗生产能力是6亿;我国有13亿人口,而我们的疫苗生产能力是1亿。所以我们比他们更加紧迫。”尹卫东私下对记者说。

“支撑胆大,靠的是科技力量。在中关村这个地方,开门就是神仙。”尹卫东讲起2003年10月发生的一件事,那时,公司缺少一名做SARS疫苗DNA的研究人员,发出招聘启事后,10月3日马上就有一名博士前来面试,面试完的当天就开始上手做了。“那是在十一休假期啊,而且这位博士的专业水平确实非常高,一周就有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非典来临时,十几亿人都抢购中药,尹卫东对此感到非常担心,担心这会引起中药价格的上涨,使本来感到害怕的人们更加恐慌。B.“大炮不能上刺刀,解决疫情还得靠疫苗”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用中药不能解决非典疫情的道理。C.发廊一理发员看到报上刊登的非典疫苗研制成功的新闻后,就高兴地对周围人说的话,从侧面反映了SARS疫苗研制成功的重大意义。D.第七段写甲型H1N1流感疫情迅速在全球蔓延,病死率高,是为了衬托尹卫东在短短87天的时间内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支甲流疫苗的奇迹。E.“在中关村这个地方,开门就是神仙”,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这个地方环境很好,关心科研的人很多。

2.文章第一段运用了一连串的数字,请分析其作用。(6分)

3.文章写了尹卫东哪些奇迹?各突出了他的什么精神?(6分)

4.文章题目是“尹卫东:有些奇迹只发生在中关村”,但文章大写尹卫东的奇迹,有人认为应改为“尹卫东的奇迹”,你认为哪个题目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答案:

1.B3分C2分D1分。

2.①“23岁的他是56位人才中最年轻的一位”突出尹卫东的年经有为; (2分)

②19岁、22岁两个年龄,说明尹卫东的巨大潜力(极高的专业才华), (2分)

③为下文介绍他创造的科研奇迹作铺垫。(2分)

3.奇迹:①一是在北京科兴这个小破公司研制出sars疫苗; (1分)

②二是产出世界上第一支甲流疫苗。 (答87天那句话不给分) (2分)

精神:①前者突出了尹卫东面对非典,“站出来”挑战的勇气和决心; (1分)

②后者突出了尹卫东为全国人民健康担忧的责任之心。 (2分)

(若答勇争第一、进取精神、爱国等不给分)

4.观点:我认为尹卫东有些奇迹只发生中关村合适(1分)。

①虽然文章重点记叙了尹卫东在北京科兴研制出sars疫苗(1分),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支甲流疫苗的奇迹(1分);

②但是还写了中关村管委会对他的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1分),如研制sars疫苗时,中关村管委会的重视,拨给巨资作路费等(1分);

同时还写了中关村这个地方人才众多,能及时招聘到高水平的人才的事实(2分)。

③“尹卫东的奇迹”却少他创造奇迹的客观条件,如果没这些客观条件,他就难以创造这些奇迹。

观点:我认为尹卫东的奇迹合适(1分)。

①因为文章用大部分的篇幅记叙了尹卫东创造的两个奇迹(1分):在北京科兴研制出sars疫苗(1分),文章还通过一位理发员的话从侧面突出了这个奇迹的重大影响(1分);

②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支甲流疫苗的奇迹(1分),文章通过写记者的采访,表现了尹卫东为全国人民健康担忧的责任之心(1分)。

③文章虽有一定篇幅的对中关村的描写,但是是为尹卫东创造奇迹服务的,例如中关村管委会对他的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如研制sars疫苗时,中关村管委会的重视,拨给巨资作路费等。同时,还写了中关村这个地方人才众多,能及时招聘到高水平的人才的事实(2分)。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A.没出现十几亿人抢购中药的情况,也不是担心中药价格上涨; D. 第七段写甲型H1N1流感疫情迅速在全球蔓延,病死率高,不是为了衬托尹卫东在短短87天的时间内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支甲流疫苗的奇迹。E不是用了比拟的手法,而是夸张比喻。“说明这个地方环境很好,关心科研的人很多”错,说明这个地方人才多。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2.试题分析:数字的出现,通常是为文章提供很有力的证明。本文是在介绍尹卫东在中国疫苗开发上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而“23岁的他是56位人才中最年轻的一位”突出了尹卫东的年经有为。一个人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做出了这样的贡献,那么说明他的潜力是巨大的,也为下文具体阐述他的贡献作了铺垫。

3.试题分析:“从6月8日获得由世卫组织提供的疫苗生产用毒株,到9月2日甲型H1N1流感疫苗正式获得生产批准,短短87天的时间,北京科兴证明了自己能行”北京科兴这个小破公司不但研制出sars疫苗,还在短时间内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支甲流疫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4.试题分析:该题是个开放性试题,没有对错之说,只有观点明确不明确。我们做这类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只要论述合理、理由充分,即可得分。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中国式尊严》阅读答案

下一篇:走进丽江阅读理解答案 走进丽江阅读及答案

2023年党员思想汇报驾驶教练员(优质5篇) 工地施工现场管理方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