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儿》课文知识点

小编:

一、作者简介 孙鸿,当代剧作家。他写的话剧小品《枣儿》,曾经荣获19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二、故事背景 选自《剧本》1999 年第1 期。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农村青壮年离开故土,到城里打工,老人和孩子留守家园。老人留恋故乡不愿到城里生活,孩子企盼父亲早日回到故乡,而到城里的青壮年却希望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走进现代化的新生活。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到城里生活的农村人可能会出现情感上的迷失、精神上的失落,在农村留守家园的人可能在希望中充满迷茫,在企盼中浸透困惑,家庭关系必然发生变化,亲情、爱情在这样的社会变革时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三、理解词义 掸:拂去。 馋:贪吃,专爱吃好的。 威严:威武而严肃。 蓦然:猛然;不经心地。 囫囵:完整,整个儿。 钢盔:钢制的头盔。士兵、消防队员等用以保护头部。 凝视:不眨眼地看。 喃喃自语:连续不断与自己小声说话。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无可奈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踌躇:犹豫不决。

四、问题归纳 1.戏剧以一首童谣开头,有怎样的作用? 戏剧以这种富有民间特色的童谣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 , 并将人们带入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中。 2.怎么没人来吃枣儿呢?多好的枣儿。画线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怎么没人来吃枣儿呢?”一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老人希望儿子回来吃枣儿;二是老人希望能有人来吃枣儿,以解孤独、寂寞之感,为下文老人一直挽留男孩做铺垫。“多好的枣儿。”既赞美枣儿,也赞美儿子“枣儿”,表达了老人对儿子的无限思念之情。 3. 为什么老人非让男孩在他这儿吃枣? 老人的儿子不在身旁,老人非常寂寞,他希望男孩留在身旁陪他说说话。

4. “羡慕”有什么含义? “羡慕”一词写出了男孩非常希望自己的父亲也能像老人疼爱儿子一样疼爱自己,表达了他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暗示男孩与他父亲的关系并不那么亲密,为后文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 5.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儿子的哪些事?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这些事:(1)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2)儿子只顾摘枣儿竟尿了自己一脖子;(3)儿子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树下。老人所回忆的都是儿子幼时的情景,时隔多年仍历历在目,说明老人对儿子的爱之深,思之切。 6.如何理解“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以语气强烈的重复性咏叹结束全篇,有力地强化了献身祖国的题旨,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 7.老人为什么提出“学猫叫” “学狗爬” “过家家” “讲故事”?

老人想尽办法挽留男孩,表达了老人对男孩的喜爱,也暗示老人从前总是陪儿子玩这些游戏。 8.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理解画线的句子的含义。 画线句子不仅仅是就吃枣而言,也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 ,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眷恋。 9.老人讲的三个故事分别有什么深意 ? 老人讲的第一个故事:枣树的由来。故事表明老人曾经有过贫穷但不乏乐趣的童年。老人讲的第二个故事:枣树救过老人的命。字里行间流露出老人对枣树的感恩之情,表现了他对故土的热爱。老人讲的第三个故事:在灾荒年月,是枣儿救了老人和儿子的命。表明老人十分感激老伴儿的无私,也进一步表明在灾荒年月里父子二人相依为命。 10.“老人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老人紧紧搂住男孩”,这些舞台提示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这些舞台提示,传神地写出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的交谈过程中的情感变化。 11.结尾为什么又用到这首童谣? 结尾又用到这首童谣,但有所变化,由幕后转为台前,由没有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主题。 12.题目《枣儿》在全剧中有怎样的作用 ? 本剧以《枣儿》为题目,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在剧中,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密切的关系;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全剧的结构与内容都与“枣儿”密切相关。

六、课文主题

全剧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亲情的渴望,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屈原》课文知识点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热门学宪法讲宪法团日活动总结范文(14篇) 党支部纪检委员工作汇报大全(22篇) 最新四年级一次游戏作文200字(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