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力测试题

小编:

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下面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田圃(f() 丝缕(l[)

B.喑哑(4n) 禁锢(g))

C.蓑笠(shu1i) 襁褓(qi2ng)

D.留滞(zh@) 喧嚷(xu1n)

二、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留滞:停滞,不流通。

B.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忍冬:指一种凌冬不凋的草药名。

C.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D.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三、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 ]

A.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

B.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C.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D.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一)

秋雨声声

傅天琳

窗外的雨声,

淅淅沥沥地说个不停。

窗内的语声,

叽叽咕咕地说个不停。

窗外的说些什么?

问那树,那花,那小溪;

窗内的说些什么?

问这笑,这吻,这眼睛。

窗外和窗内都说了一夜,

雨声和语声融合着梦境。

天边的霞光哟脸上的红晕,

化一朵神女峰前飘飘的云……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第一节把窗外雨声和窗内语声加以对照,以此笼罩全篇,统率全诗。

B.第二节中,没明写说话的具体内容,实暗写说话内容。

C.第一节写雨声、语声的热闹,目的是以动衬静,以写出夜半恬静的气氛。

D.本诗的目的是写人与人之间的融洽感情。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题“秋雨声声”让人联想到秋雨中的人语,以秋雨的细腻连绵写出窗内人的甜蜜的情感。

B.第二节中,作者虽没有正面回答说些什么,但从树、花受到雨水的滋润中,可见笑、吻给对方心灵的慰藉。

C.诗句“天边的……飘飘的云”把人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写,用大自然的美衬托人的美。

D.雨声和语声融合的梦境即指第二节中表示亲密感情的笑、吻、眼睛。

(二)

一片槐树叶

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哪。

故国哟,呵呵,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1954年

1.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诗的第一节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开头两行落笔见情: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以三个“最”字叠用,层层推进,增加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

B.第三行由“而”字急转,情感的流程由赞叹变为伤感,由欣喜变为悲泣。为了表现这种乐中之苦、喜极之悲,诗人以两个“最”字重叠加以强化,构成了全诗情感的基调。

C.第四行“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

D.这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作了集中的描绘,突出了全诗的中心意象,加强了感情渲染。

3.“忘了是在江南、江北/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第三节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第一句再次点明“槐树叶”,它“蝉翼般轻轻滑落”,既表现槐树叶轻而且薄,也抒写了主人公小心翼翼、倍加爱护的心态。

B.“沾着些故国泥的土”的槐树叶,使诗人感情激荡,禁不住用了“故国哟”的呼告语,再以“呵呵”的叹词强调,从而把全诗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C.结尾一句和首句呼应,从视觉再一次写槐叶,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完成了全诗中心意象的整体构造,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像余地。

D.这一节,一个长句分四行来写,既是为了诗的外在形式的需要,也是为了表达主人公思乡之情的悠远深长。

5.在下面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分别从时间和诗人心理变化的角度概括全诗的思路。

答:时间:□□—□□—□□ 心理:□□—□□—□□

【参考答案】

一、D(A项中“圃”应读“p(”;B项中“喑”应读“y9n”;C项中“蓑”应读“su#”,“襁”应读“qi3ng”。)

二、B(这里“忍冬”的意思是“忍受冬寒”。)

三、A(B、C、D三项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A项没有。)

四、(一)1.C(诗中并未点明“夜半”的时间,也没有写出“恬静”的目的和要求。) 2.D(人们用笑、吻、眼睛来表达感情,“梦境”应指诗中没写出的对幸福的追求、憧憬等。)(二)1.因为这片槐树叶来自“故国”,沾着故国的“泥土”,所以它是“最可宝贵”的一片;又因为离开了哺育它的“泥土”,离开了生长它的枝干,所以它又是“最使人伤心”的一片。 2.D 只有第四行是白描手法 3.虚实相生,大大拓展了思乡的幅度——大陆的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乡村、每一寸土地,都是值得怀念的。 4.C 诗的第一节写的是视觉意象,而结尾“淡淡的槐花香”则是清香逸远的嗅觉意象,视嗅交感,加强了诗的感染力。5.现在、过去、将来;伤感、回忆、企望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优秀内科护士小讲课大全(20篇) 高考失败的我被姐姐救赎安卓游戏 高考失败的心得体会(实用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