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30课《诗五首》教学教案

小编: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诵读五首诗歌。

2.通过咀嚼诗歌的语言,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掌握一定的体裁常识。

(=)能力训练点

1.通过对诗词常识的了解,和语言文字的推敲品味,既培养一定的阅读能力,也为学生遣词造句提供经验。 ’

2.通过对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定的想像能力以及鉴赏诗句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2.通过领会诗歌的语言,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感情。

【四)美育渗透点

1.通过诗歌的诵读,培养提高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

2.通过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学法引导

诵读品味、点拨引导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通过反复吟咏,领会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美韵律和意境,并做到通畅地背诵诗歌,为加深体会诗歌感情内容提供可靠的基础。

2.五首诗中,《行路难》艺术境界较难把握。《饮酒》艺术成就很高,故安排重点理解,其他三首相对浅显,稍加点拨即可。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学生课前准备:四人小组讨论诗文内容,发挥想像,绘出反映诗歌意境的画图。

六、师生互动活动1.朗读训练:模仿广播电视播音员的朗读,尽量读出平仄。平缓、仄急,并评出前三名。2.课前布置学生:任选一名诗人,收集他的诗文并尽量多地背诵该诗人诗文名句,教师略评诗人的风格。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在了解一定的诗歌朗读技巧后朗读本课五首诗。诗有平仄、平声、缓仄声急,读得很缓时并不是平板的拖长,也应注意感情注入。

2.体会每首诗的感情,品味真意境。

(二)整体感知

这五首古代诗词,形式不同,风格各异,都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

(三)教学过程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诗词是语言的精华。首先让学生不停地反复地朗读诗歌。古诗词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节奏鲜明。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而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是由众多意象组合起来的画。莱新曾说“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诗歌是启发学生想像,培养学生悟性、灵性、创造性的极好教材,所以要让学生反复诵读,读中诗中学,诗中物,使学生步入诗境,达到与诗人心灵沟通、感情交融。

(1)本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着力抒发了作者归隐之后悠闲恬静的欢快心情,意在言在,诗人鄙视争名逐利的官场生活还是不难察觉的。

(2)诗中哪些词、句突出作者这份情感的?

诗歌通过自问自答道出了诗人身处人境而能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在于“心远地自偏”从精神上摆脱了环境的干扰。接着,诗人描绘了他归隐之后自己的精神世界已与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并且从大自然中领悟到人生的意趣,表露了“欲辨已忘言”的纯任自然的恬淡心情。

(3)赏析“采菊…·一相与还”四句:

这四句以“东篱下…‘采菊”为起点,诗人漫不经心,远方的“南山”扑入眼帘。“悠然”既是诗人的神态,也点出“东篱”与“南山”这段空间相距较远。由“南山”生发出“山气”、再由“日夕’’引出“飞鸟相与还”的农村黄昏的幽静景色,“佳”字的含意也就有了着落:这四句浑然一体,情景交融。清人王国维曾举例,誉为“无我之境”,意即“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4)品评、诗作品高超的艺术,以及作者矛盾心理。

本诗写学、抒情、谈理三者浑然融合。

这首诗在“静穆”的外衣下,也含有“猛志固常在”的积极反抗因素,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于‘‘刑天舞干戚”之类作品罢了。这种表现形式与陶潜既要全志又要全身远离的矛盾的心理有关。而在写景抒情中流露出来的老庄思想也是消极的。当然,这些都与当时诗人所处的历史环境有关。

在理解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后再加以吟咏咀嚼,稍作小结转入学习,《望洞庭潮赠张丞相》。

认真朗读,细细品味,老师点拨。

诗人以望洞庭起兴,委婉而巧妙地向张九龄(题目中的张丞相)表达了不甘山林寂寞,寻求引援的迫切心情。尽管这只是一首干谒求仕的诗,却写得气势宏伟,不亢不卑,别具一格。因而传诵至今。这主要在于前四句的写景把洞庭秋色描绘得雄浑壮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更足与杜甫“关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比美,成为千古以来咏洞庭的名句。

(四).总结、扩晨

陶诗,平易朴实,清峻自然,淳厚有味。有的诗也写得豪放有力。语言真切、朴素、简洁明确,通俗而又精练,深入浅出,形成他的独创风格。

试比较《读(山海经)》与《饮酒》的艺术风格不同之处和思想内容的相近之处。

读《山海经》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没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

本诗豪放有力,属于“金刚怒目”’式(鲁迅语)的诗;而《饮酒》则显的清新自然,悠闲恬静。 。

内容上两诗,都表现了作者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情感。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及反馈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大学生毛笔字心得体会 社区爱心食堂方案(专业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