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夜缒而出”看烛之武的行为隐蔽性和秦伯的政治思考

小编:

从“夜缒而出”看烛之武的行为隐蔽性和秦伯的政治思考

高一册《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语言精练,字字珠玑,在学习“夜缒而出”时,我在课堂上足足讲了二十分钟。学生对夜缒而出很感兴趣。但我在阅读教师用书《烛之武退秦师》时,却发现了一个与我的理解相左的出处(人教社2002版第108页),教师用书称:“夜缒而出,进一步说明郑国形势之严重,秦晋已完全包围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

我并不认为烛之武是选择了被迫的行动方式,也就是说郑国并没有到“连城门也打不开了”的地步。如果是那样的话,夜缒而出的烛之武在“缒”的那一刻开始,已经进入秦兵或晋兵的夜巡前哨视线内,那么烛之武的夜说秦伯本身就成为一件公开而危险的事情。

这是其一。其二:假如兵临城下而驻扎,那么秦晋军队应该离得相对来说并不远,因此,烛之武的夜说极有可能被晋军发现,我们知道,烛之武见秦伯之初,两人还是敌对关系,在秦伯还处于固有立场之前,晋文公可能早已出现在秦伯的帐中,把秦伯与烛之武的交谈打断。而事情却顺利地进行下去了,这说明,烛之武的夜说不仅隐蔽性强,而且保密工作做得好,我猜测在烛之武见秦伯的过程中,必然有秦军中的郑国间谍做牵引,否则一个七老八十的糟老头子很难一步一步走到戒备森严的秦伯帐中。所以,秦伯与烛之武之间的对话必然有一个秘密通道。何况,我觉得,除了烛之武的若悬河的口才在本件事情中起作用外,秦伯的政治觉悟并非完全昏聩,他必然在烛之武到来前对秦晋、秦郑、晋郑之间的政治利益做过一番思考,否则,不可能靠烛之武的三言两语就把秦伯的固有思维转变过来,这只能说明,秦伯已在夜说之前对秦郑关系做过一番思考。这也在另一层面上佐证“夜缒而出”并非由于兵临城下出于无奈之举,而是说明秦伯对秦军围郑做过一个弹性的军事部署。

我在这里没有论述烛之武说辞的美感。然而从“夜缒而出”这个动作,就可以看出烛之武对于如何完善这一工作,直至完成这一工作做过多么仔细的思考。

“夜缒而出”,不着形迹,尽显风流,妙哉此笔。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雨霖铃、扬州慢(练习测试)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2023年煤炭三方合作协议合同(模板9篇) 2023年未来三年工作计划(优质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