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

小编:

题目:

一、学习要点

(一)杜甫简介

1.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先祖居长安附近杜陵,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官至左拾遗、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又 有“诗圣”之称。

生平的几个主要时期:

读书、壮游,35岁之前(712-746)

24岁在洛阳举进士不第。30岁在偃师娶妻杨氏。33岁又开始漫游。在洛阳遇李白,随白游历,二人有近一年的交游。

长安十年困守与求仕,35—45岁(746-755)

父去世后,生活困窘,为生计无所不用其极:有20多首诗干谒;参加李林甫主持制举,成了“野无遗贤”牺牲品;献《三大礼赋》,擢河西尉小官,不拜。天 宝末年,改授右卫军府胄曹参军。

陷贼与为官(左拾遗),45—48岁(756-759)

安史乱起——756年陷长安,757年夏,逃至凤翔,授左拾遗,为救房琯获罪。杜甫与房琯为布衣交,房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为刺史。 8月,杜甫被许回羌村。九月,长安克复,回长安。758年贬华州司功参军,辄去;后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759年,由华州(西安东南华县)—秦州(甘肃 天水)—同谷(陕西)—剑阁—成都。

漂泊西南及流落湖、湘,49—59岁(759-770)

在严武的帮助下(可能高适也给他帮助)建草堂,初相对安定。765年,严武再镇川,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766—768,居夔州(奉节)。 770年死。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50年后孙子嗣业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前。

2.思想

奉儒守官的家庭,儒家思想伴其一生,无论穷达都兼善天下。

3.创作

其诗内容兼收并蓄,包罗万象。主要有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生活、反映个人经历和人生忧患等。

(1)青年时也是趾高气扬,充满进取心的人。好饮酒,如李白,有《望岳》、《房兵曹胡马》。

(2)在长安,历尽辛酸,生活落魄,“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看到生民的苦难及贫富差别,写出许多反 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如《》、《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陷长安,写《春望》、《月夜》;回羌村,写《羌村三首》、《北征》;乾元二年,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也是现实主义成熟期。许多诗都是哭天抢地, 可见他的困顿。有“三吏三别”。

(4)夔州两年是他创作的第二高峰期,有近430首诗。与华州至洛阳的创作不同,他尝试各种律诗的写作。《登岳阳楼》五律,《登高》是七律中对仗最工 整的,《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是联章体。另有长至百韵的排律,164句对仗,可见他驾驭语言的能力。

时事政治诗:不管是陈述政见,如《洗兵马》,在梓州写的《有感》;或是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如《丽人行》、《忆昔二首》之一、在云安写的《三绝 句》;或是寓言讽兴,如《凤凰台》、《病桔》、《枯棕》、《客从》;或是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关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都是个人的情感与 事实相结合的。还有不少长篇,有的记载国家十几年来的大事,如《夔府书怀》、《往在》;有的叙述地方变乱,如《草堂》、《入衡州》;有的回忆往事,如《壮 游》、《遣怀》。

战争题材在杜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数量: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持不同的态度。他对于朝廷穷兵黩武,消耗人力物力,是反对的,如《》、在夔州写的《遣 怀》、《又上后园山脚》;对于平息叛乱,抵御外侮,是支持的,如安史之乱前期写的《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以及吐蕃入侵时写的《岁暮》。 这些诗谴责什么,歌颂什么,都很鲜明。也有些关于战争的诗,既有歌颂,也有谴责。著名的《前出塞》、《后出塞》两组组诗,曲折反复地叙述战士在从军过程中 的心情变化,实际上是反映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对于战争的不同看法。这两组诗都歌颂了战场上的壮烈场面,战士如何善于战斗,勇于牺牲,取得胜利;又谴责了君王 无止境的开拓边疆,主将骄横奢侈,使战绩失去积极的意义。这两组诗都是通过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数英勇士兵的不幸命运。又如“三吏”、“三别”则更为 具体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冲突。杜甫在洛阳路上,看见横暴的差吏把未成丁的男孩、孤苦的老人都强征入伍。他替这些人提出控诉,对差吏给以谴责,但是一想到壮 丁缺乏,而又大敌当前,便转变了口气,尽可能对被征调的人说几句慰解或鼓励的话。

歌咏自然的诗:他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历代的诗话、诗评对于杜诗里高度的“情景交融”作过许多论述。但是杜甫的诗不只有高度的 情景交融,而且有情、景与时事的交融,作者在写景和抒情时,很少离开现实,随时随地都想到他所处的干戈扰攘、国困民疲的时代。如困居沦陷的长安时写的《春 望》、入蜀时写的《剑门》,是最有代表性的。这类诗,杜甫越到晚年成就越大,像五律《客亭》、《江上》、《江汉》,七律《登楼》、《宿府》、《阁夜》、 《秋兴八首》等,都是情景与时事交融的脍炙人口的名篇。

4.杜诗风格

沉郁顿挫。清人吴瞻泰《杜诗提要》:“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

沉郁,思想感情深厚、沉重、博大、悲壮;顿挫,音节豪宕,格律精严而又富有变化。感情表达波浪起伏,反复低回。他深厚阔大的感情力量,欲喷发时,他的 儒家涵养及中和心态,又把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低回起伏。

5.相关评论

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即事名篇,无复倚傍。(元稹)

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杜 诗镜铨》卷五)

元稹给杜甫写的《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里说,“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这话说得并不过分。

6.杜诗的影响

韩 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郭沫若:李杜“双子星座”。

宋王禹偁:“子美集开诗世界”。

杜诗是唐诗的转折:1、由古体向近体的转变,乐府也转为新题时事;2、由唐诗风向宋诗风的转变:由山水蕴藉向现实忧患、个人感叹;由诗人之诗向学人之 诗的转变。杜诗已露以才学为诗的倾向。

7.李杜优劣论

严羽:李杜二公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 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少陵诗法如孙、吴,太白诗法如李广。

(二)写作背景

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 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 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

(三)行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 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四)诗歌内容鉴赏

本诗借古讽今,借汉武开疆史事,反衬当代连年用兵以致民生凋敝的现实。

1.重墨铺染

大氛围的粗略勾勒和具体动作的细致刻画相结合,描绘了一个悲怆而震撼人心的出征场面。

诗的开篇展现出一幅出征图,既有听觉形象又有视觉形象,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接着展现出震人心弦的送 别图。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的渭水大桥 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

“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走”字刻画出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奔呼号和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的情景。“牵衣顿足拦道哭”,连续四 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令人触目惊心。江淹《别赋》说:“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诗人的重墨铺染, 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2.巧妙构思

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前文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 是全诗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 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实。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

3.章法严密

先说形式。这首诗的结构方式古称“一头两脚体”。全诗共三段:第一段(即“头”),一韵到底;第二、三段(即“两脚”),四次换韵。从整体看,节奏整 齐而又略有变化;且各段皆自有起结,拆之则三,合则为一。

再说内容。其特点有二:一是前后呼应,例如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土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 来证明“行人”此去绝难生还;又如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 了。二是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边意 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 人耕种,荆花遍野;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 隐藏起来。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宣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4.名句赏析

(1)“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 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 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 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两句主宾分明: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为“宾”;下句是哀叹之辞,为“主”。以自我宽慰烘 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二、能力训练检

1、给下面红色字注音。

车辚辚,马萧萧( ) 哭声直上干云霄( )

归来头白还戍边 ( ) 千村万落生荆杞( )

信知生男恶( ) 天阴雨湿声啾啾( )

2、“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4句诗是从两个角度描写送别场面的。这两个角度 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行人但云点行频”的意思是频繁地征兵,许多唐诗研究专家认为,这“点行频”是全篇的“诗眼”。请分析其理由。

4、“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诗回答。

附参考答案:

1.lín gān shù qǐ è jiū

2.视觉和听觉。

3.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亩荒芜的根源;从一个征夫出征的场面,推及到过去已经发生“多次”;而“点行频”的原因 则是“武皇开边意未已”,其结果是田园荒废,民不聊生。

春夏的雨露已经干涸,满庭芬芳已经化为泥土,冷风吹走了勃勃的生机,就在我以为今年的花事已过,寒冬快要来临的时候,你却出人 意料地盛开,盛开在生命的迟暮。

一年之计在于春,多少花草为了获得春风春雨的滋润,争得头破血流。得到了在春天生长的机会后,它们又争奇斗艳,想要获得世人的 瞩目,它们不惜各种手段,顶着骄傲的花冠,摆出种种媚态,引诱着从花前经过的人们。

你在远处静静观赏这场纷扰,如此泰然自若。你不愿尝到最甜的甘露吗?你不愿感受春风的温柔吗?我不相信。隐士也不能免于尘世的 诱惑,何况你只是一株小小的花朵,你本可在春天的群芳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是,你放弃了,机会从你手心流过,你只要稍稍用力,就可以抓住它。

可你还是放弃了,放弃了最好的生长条件。你宁愿开得晚一点,再晚一点。淋着潇潇秋雨,吹着瑟瑟秋风,你依旧开得繁花似锦,只 是,这似乎是迟到的繁华;你依旧开得有声有色,只是秋天太沉寂太清澈,你无法挽回它的颓势。不过你不在乎,你只是在你喜欢的季节里做你喜欢做的事,对于春 日繁花你并不艳羡,对于尾随的冬日的萧索也毫不理会,即使前有悬崖,后有追兵,你依旧泰然处之。

可你并不孤单,你是否记得,有一个人曾爱你爱得那么深。他把你抱回家,还为你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对你的爱并非 出于爱慕,而实在是惺惺相惜的知己。你放弃春天,他放弃仕途;你选择秋日,他选择归隐。你们都是放弃的君子,背负着众多不解的质问与世俗的眼光,安于自己 的生活,享受自己的快乐。你们不能改变别人,但至少可以控制自己。

放弃也是另一种得到,你放弃了安逸功利的机会,却收获了无数真挚的赞扬。有时我甚至想问,你是否是故意放弃,只为了另一种收 获?你是否强忍着身体的痛苦,只为了所谓的高风亮节?那么,你是清高还是虚荣?你是天真还是世故?陶渊明归隐成为隐士的典范,他是否也是故意舍弃利禄换来 万世英名?

哦,抱歉,我只是一时冲动。我相信清高的是你,虚荣的是我;天真的是你,世故的是我。我不该妄自对你做出评论,何况是这样恶意 的忖度。或许这样的偏见从来都有,只是你早已习惯了宠辱不惊的生活。那是你的生活,你的选择,抓住或放弃,都是你的机会,不为别人而放弃,亦不为别人而坚 持。

不要放弃你所坚持的,而该坚持你所放弃的。

我知道这些都是废话,你早已知道应该怎样做,并且一直坚持这样去做。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角色大班教案范文(16篇) 最新工商联执委会上的讲话稿优质(5篇) 高中同学聚会流程策划方案(专业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