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导学案设计

小编:admin

《醉花阴》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目前,“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为方便教学,语文网小编整理了醉花阴导学案设计,下面,跟语文小编一起来学习这篇导学案是怎样做到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醉花阴导学案设计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二.赏析词文: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

“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

“瑞脑销金兽”,看着瑞龙脑在金色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2.“半夜凉初透”,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

这说明作者思念丈夫,孤寂难眠。

3.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

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B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

4.重阳节对这种“凉”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重阳佳节,是夫妻登高求福的好日子,偏偏丈夫游玩不归,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加深了凉意。

总结:上片写秋凉,既写季节之凉,更写内心凄凉,情景交融。这是下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5.下片写赏菊饮酒,并抒发感受,中间作者本人的形象在内,说说词中作者是怎样的形象。

多愁善感、孤寂无聊、相思情苦、弱不禁风的思妇形象。

6.烘云托月的手法。

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黄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

7.赏析“人比黄花瘦”的“瘦”字。

A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

B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

C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课前导学】

1填空:李清照,号 居士, 代女词人。早期生活优裕,致力于

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遂流寓南方,丈夫病死后,境遇孤苦。前期词多写 生活,词风 ,后期词多 ,沉哀凄苦,有时也流露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 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 ,崇尚 ,提出“ ”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后人辑有《 》。(易安 宋 金石书画 悠闲 清丽婉转 叹悲惨身世 白描 格律 典雅情致 “词别是一家” 《漱玉词》。)

问答:课文所选的两首词写作时代是否相同?

解答:醉花阴写于前期,是写给丈夫赵名诚的,声声慢是后期的作品。

2醉花阴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的是什么,他的主旨是什么?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下片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作者使用了比喻、烘托、设问等手法。

3读《声声慢》,整体把握全词的内容和写法。

全词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以表现作者悼亡之悲、怀旧之哀、家国之痛。通篇纯用白描,层层铺写,满纸呜咽。

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的醉花阴导学案设计的全部内容,导学案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设置。最后,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醉花阴导学案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人才强国形势与政策论文结尾 体育部新学期工作计划(通用16篇) 家风和家国情怀心得体会 家风心得体会(实用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