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资料

小编:admin

夹竹桃资料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希望大家看后对学习夹竹桃这篇课文有所帮助

教材说明

〔解题〕

《夹竹桃》是季羡林写的一篇被人誉为“具有史诗性质”的散文,本篇为节选。在这篇散文中,季先生在争奇斗艳的万花丛中,选择了既非名贵、又不娇艳的夹竹桃作为吟咏对象,按总—分—总的顺序,形象细致地描述了夹竹桃常开不败的特点和它特有的欣赏价值,以清新淡雅、朴实自然的风格将人带入美的境界。通过对夹竹桃的描写,表达了对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品格的赞美,也寄寓了作者的趣味和追求。

〔结构分析〕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夹竹桃是“我”最喜爱的花。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夹竹桃之美和它的充满韧性的品质。

第一层(第2自然段),写“我”的故乡家家都有夹竹桃。

第二层(第3自然段),写“我”家一红一白两盆夹竹桃相映成趣。

第三层(第4~5自然段),写夹竹桃从春天到秋天都默默无闻。

第四层(第6自然段),写月光下的夹竹桃别有韵味。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我”喜爱夹竹桃的原因。

〔语意理解〕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它却是我最喜爱的花。”

作者运用转折复句,直接点题,点出夹竹桃在人们心中的普通与不起眼,写出了作者个人对夹竹桃的喜爱,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对夹竹桃品性的叙写。

“不知道由于什么缘故,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我故乡的那个城市里,几乎家家都种上几盆夹竹桃,……立刻就感觉到仿佛走进自己的家门口,大有宾至如归之感了。”

作者开篇以促膝谈心般自然的语言,向读者讲述着故乡的夹竹桃。这种寻常百姓人家都有的夹竹桃在作者笔下是那么不寻常,它有着“绿蜡似的叶子和红霞或白雪似的花朵”,且放散着扑鼻的幽香,“我”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在这样的描写中流淌于笔端。“影壁墙”,大门内或屏门内做屏蔽的墙壁,也有木制的,下有底座,可以移动,上面像屋脊。“宾至如归”,客人到了这里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

“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我觉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前两句像是与朋友讲述自己的记忆,更像是和邻人饭后闲谈。于淳朴之中展开了对夹竹桃的种种记忆和想象。后三句描写夹竹桃的花色,重点写夹竹桃给童年的作者留下的奇妙有趣的印象。“融洽”,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宛如”,正像,好像。

“只有一墙之隔,转过影壁,就是院子。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总之,一年四季,花开花落,没有间歇;情景很美,变化亦多。”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迎春”,落叶灌木,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或长椭圆形,花单生,黄色,早春开花,供观赏。“榆叶梅”,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宽,椭圆形至倒卵形,先端有时呈浅三裂状,边缘有重锯齿,背面被短柔毛。春季开花,花单生,淡红色,萼筒呈钟形。核果近球形,红色,有毛。产于我国,栽培供观赏。“葳蕤”,形容枝叶繁茂。“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间歇”,动作、变化等每隔一定时间停止一会儿。“亦”,也。作者在这一段放下夹竹桃不写,反而极力铺陈院子中的四季群芳,写繁花争艳的热闹,是以此来反衬夹竹桃的静默和不事张扬。从“每年春天”到“菊花报告花事的结束”运用了多种方式表达开花的意思,可见作者语言功力之深。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嘟噜”,量词,用于连成一簇的东西,是口语词。这里写出夹竹桃连续不断开放的特点,运用口语,风趣多变,形象传神。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弄姿。”

“和煦”,温暖。“弄姿”,摆弄风姿。这句写出夹竹桃不管外界条件的变化,始终如一,不动声色、默默无闻地开放。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奉陪”,敬词,陪伴。两个“从……一直到……”句式极凝练地写出夹竹桃花期之长。

“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吗?”

运用对比方法,通过与各种花的对照,表现出夹竹桃默默无闻,只管开放的韧性。

作者先是用较浓的笔墨描绘了桃花的俏丽、凤仙花的绚烂和菊花的雅致,它们有的在春天盛开,有的在夏天怒放,有的在秋天繁茂,或以色彩争春,或以芳香诱人,花开花落,给人们带来了快乐。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作者在这里的敷彩设色全为对比衬托夹竹桃的品格气质。它不争春,不闹夏,不知秋,“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平常而坚韧地生长着,一年三季常开不败。那些应时而开的花朵反而在它的韧性面前失去了光彩。借物咏怀是抒情散文常用的方法,作品在这里通过对夹竹桃的描写,表达了对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品格的赞美,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了下面人与花心灵的默契和感情交流。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下来。”

月光下,看不清花的样子,所以是“一团模糊”,但香气却很清晰,它“毫不含糊”地弥漫了整个空间。“浓烈”就已经表示出浓重强烈的意思,作者又用了它的重叠形式“浓浓烈烈”,极写夹竹桃的香气之浓。“袭”,袭击,侵袭。这个字极其贴切地写出了夹竹桃浓烈的香气扑鼻而来,它根本不理会你接不接受它,因为它实在太浓了。

“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迷离”,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夹竹桃的影子各处不一样,各处模模糊糊,为引发人的幻想提供了绝好的素材。

“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这一段幻想出来的景象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本课没有选入的后文以长大成人后对夹竹桃的暂时疏远为转折,结尾用中缅友谊显时代之志。

〔写作特点〕

1.淳朴而不乏味,语言风趣多变,节奏感强。

2.用托物寄情的手法,寄寓自己的趣味与追求。

3.描写逼真,对比鲜明,意境优美。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深入读文,懂得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体会夹竹桃的妙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4.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夹竹桃的妙处,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欣赏植物之美。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夹竹桃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操作要点〕

1.读书指导。

(1)课文特点。

本文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可贵的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第5、6自然段写夹竹桃的韧性及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作者许多幻想,这是课文的重点。要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想象夹竹桃花开的经过,想象夹竹桃月影下的迷离多姿,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教学思路。

课文的第1自然段开宗明义:“却是我最喜爱的花”。夹竹桃的哪些妙处让作者尤其喜欢?这是教学的“眼”。教学要从整体入手,可以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全文,探寻夹竹桃的“妙处”,体会作者喜欢夹竹桃的原因。在学生探寻夹竹桃妙处的过程中,要注意朗读。通过不同层次的读,让学生感悟语言;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美好的意境,在文章的精美语言中走个来回。

(3)教学过程设计。

①导入阅读,激发兴趣。可直接板书课题:夹竹桃。齐读课题,教师简介夹竹桃,顺势引入课文。

②初读课文,读顺课文。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顺便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③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环节一,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每段文字分别写了些什么。

环节二,默读课文,想一想:课题是“夹竹桃”,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的呢?哪些自然段是直接描述夹竹桃的?这些段落分别介绍了夹竹桃的什么特点?

④精读课文,领悟夹竹桃的“妙处”。

可以从如下两个角度进行引导:

角度一:站在作者的角度看,夹竹桃的哪些“妙处”引起了作者的喜爱?

默读课文,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寻觅夹竹桃的不同之处,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学生先自己默读、思考体会,再小组交流,然后班级交流,在班级交流的过程中,相机指导朗读。

学生最直接能找到的“妙处”是夹竹桃的韧性和夹竹桃引起“我”的幻想这两处。

体会夹竹桃的韧性。学生在仔细读文后,可能说:“夹竹桃的妙处之一就是它有韧性。”并找出下面的句子:“在和煦的春天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学生找出句子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着的作者的情感。

体会夹竹桃引起的“我”的幻想。可以让学生默读思考: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会引起作者的幻想?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哪些幻想?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月光下的夹竹桃有什么特点。

角度二: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你心中的夹竹桃是怎样的?读了课文,你也喜欢夹竹桃吗,为什么?

这一角度,主要是把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移植到文章中去,在阅读中深切感受夹竹桃的与众不同之处,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可以这样启发:作者喜欢夹竹桃是因为它的韧性和能引起作者的幻想。通过阅读,相信在你心中也对夹竹桃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那么,你心中的夹竹桃是怎样的,你也喜欢夹竹桃吗?你还发现了夹竹桃的哪些“妙处”呢?

请学生自由谈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夹竹桃的“妙处”。除了作者已经表明的“韧性”和“引发幻想”以外,还有如下“妙处”:

家里栽种夹竹桃,让客人走进家门就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第2自然段)

作者家里的夹竹桃红得像火,白得像雪,让人联想到火上有雪,雪上有火,妙趣横生。(第3自然段)

在花事繁忙的季节,夹竹桃默默地开放着,在不声不响中装点着这个世界。(第5自然段)

月影下的夹竹桃让人引起幻想,或许晨雾、阳光、雨中的夹竹桃也更有别致的韵味,更能引发人的无限想象。(第6自然段)

单就月影下的夹竹桃来讲,作者有作者的想象,不同人的想象或许就不一样,这也是夹竹桃的妙处之一。(第6自然段)

在阅读中,由于生活经验和理解程度的差异,上述的“妙处”,学生不一定都能发现出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读书,还可以示范引导一下,尽量让学生在读中有所发现和感悟。尤其对月影下的夹竹桃所引起的不同幻想,教师可以简单交代一下课文写作的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为什么想象到的是“地图”,是“亚洲”、“非洲”,是“大海”,鼓励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

要注意把朗读和学生的体会结合起来,在读中想象,在读中体验。

⑤领悟写法,学习表达。

作者在表现夹竹桃韧性的时候,在写法上很有特点。作者运用的是什么写法?

引导学生阅读第4、5两个自然段,进行讨论,明白作者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方法。

2.积累内化。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本文是名家名篇,且篇幅并不很长,语言优美,可以要求学生全文背诵。

3.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认识本课中的7个生字,注意“韧”和“藻”的读音。指导写字时,注意“宛”、“熏”、“庭”等字的写法。强调写字习惯的培养。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客人一走进大门,()的是一阵幽香,()的是()似的叶子和()或()似的花朵……

②我幻想它是地图,()。()是亚洲,()是非洲,()是大海。(),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地看到()。(),(),这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3)造句。

不是……也不是……但是……

(4)抄写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4.实践活动。

自然界中,像夹竹桃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给人以美的震撼的植物还有很多,如青松、蜡梅、荷花、小草等,你观察过这些植物吗?请你选择一种植物,用自己的话描绘它。

资料

〔季羡林(1911-2009)〕

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曾在济南三合街小学、济南一中、山东大学就学。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叶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言文学系,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1984年研究所分设,改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叶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季羡林与《夹竹桃》〕

1959年,季羡林作为民间外交的使者,应邀参加缅甸研究会50周年研究大会。所以散文的后半部分写缅甸的夹竹桃,写它的象征意义,这都是他的真实经验和感觉。而散文的前半部分,是中年人对童年的回忆,是朝花夕拾,这部分最为独特。尤其是对月光下夹竹桃想象的那段:“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读到此,我们不能不接受作者关于夹竹桃是他“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的判断了。

〔夹竹桃〕

常绿大灌木,高达5米,含水液,无毛。叶3~4枚轮生,在枝条下部为对生,窄披针形,长11~15厘米,宽2~2.5厘米,下面浅绿色;侧脉扁平,密生而平行。聚伞花序顶生;花萼直立;花冠深红色,芳香,重瓣;副花冠鳞片状,顶端撕裂。长圆形,长10~23厘米,直径1.5~2厘米;种子顶端具黄褐色种毛。原产伊朗,现广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各省区均有栽培。茎皮纤维为优良混纺原料,又可提制强心剂;根及皮含有强心甙和酞类结晶物质及少量精油;茎叶可制杀虫剂,有毒,人畜误食可致命。

〔玉簪花〕

又名白萼、白鹤仙。因其花苞质地娇莹如玉,状似头簪而得名。碧叶莹润,清秀挺拔,花色如玉,幽香四溢,是我国著名的传统香花。玉簪花为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顶生总状花序,着花9~15朵,花白色,筒状漏斗形,有芳香,花期7~9月。玉簪花原产中国和日本。耐寒冷,忌烈日照射,喜半荫,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培养。

〔名贵〕 著名且珍贵。

〔荇藻〕 水上浮游植物的名称,即荇藻和水藻。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夹竹桃节选阅读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儿童财商教案(汇总21篇) 今天军训心得周记(精选15篇) 游深圳世界之窗作文字(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