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语言文字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小编:admin

如何设计切实可行的语言文字训练的题目,是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两年多来,我们对语言文字训练

题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积极探索练习设计的基本规律,并且初步总结出练习题设计应该遵循的几条原则。

一、统一性原则

所谓统一性原则就是语言文字训练的设计要与课文的教学目标达到和谐统一,要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有

机地结合在一起。特别在讲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要尽可能避免脱离课文思想内容孤立地

进行语言技巧训练。好的语言文字练习,应该使学生通过练习,不但在丰富词汇、丰富句式上有所长进,而且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猫》这篇课文的第一段对猫的矛盾性格作了精彩的描述。指导学生理解猫的矛盾性格是教学这段课

文的重点。而这段课文在描写猫的矛盾性格时句式变化很多,语言十分流畅,很有学习的必要,应该结合思想

内容的理解,指导学生学习这些句式。可是如何设计练习呢?备课过程中我们设计了几种练习方案。一种方法

是在讲解猫的矛盾性格后要求学生说说某一个人物的矛盾性格,比如“老师既严格又和蔼”、“爸爸既节约又

浪费”、“妈妈既小气又大方”等。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完成这个练习,势必会中断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把

学生的思路转向到讲“老师”、“爸爸”、“妈妈”上,使课堂教学的内在逻辑性受到影响,效果不佳。另一

种方法是让学生展开想象,说出猫还有哪些矛盾性格,然后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说说。可是这个练习与课文的思

想内容也不相干,学生虽然说的也是猫,但是和课文没有关系,所以也不可取。第三种方法是让学生以课文中

描述的猫的“温柔可亲”、猫的“勇猛”为话题,运用课文中的句式说话。学生可以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

古怪。说它温柔吧,的确是呀,有时候它会用身子蹭你的腿……可是它若是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

声也不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勇猛吧,的确是呀,不要说遇到小虫和老鼠,就是遇到蛇,它也

敢斗一斗。可是它……”相比之下,当然是第三种练习设计最合理,既让学生练习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又帮助

学生理解了后面的课文,而且以练代讲,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可见,合理的语言文字练习设计和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是相统一的,在理解课文中有机地进行语言文字的

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二、阶段性原则

语言文字训练,应该多次反复,但不简单重复;螺旋式上升,但不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各年级在训练的

内容和要求上都应该有所侧重,有所提高。这就是语言文字训练的阶段性原则。各年级语言文字训练的要求要

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即使是同一知识反复几次训练,也要循序渐进,在要求上逐步提高,形成一定的坡度。

这样做,学生的语言水平才能在横向上扩展,在纵向上得以提高。

强调阶段性原则,是为了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效益。比如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看到教师让学生运用“先…

…接着……然后……”、“因为……所以……”等练习说话,低年级在练习,中高年级也在练习。这就很自然

地引出一个应该讨论的问题:这些词语的运用,究竟应该放在什么年级进行比较合适?如果低年级学生能够掌

握,那么中高年级再反复练习是否还有必要?如果低年级学生难以掌握,那么就干脆放在中年级或高年级进行

,低年级教师何苦强人所难?如果说是为了“螺旋式”提高,是“温故而知新”,那么教师心中是否明白这次

练习是第几次练习,在要求上有哪些提高?这些问题如果不弄明白,那么语言文字训练的随意性或盲目性就难

以避免,教学效率不高也就理所当然了。

诚然,由于种种原因,语文知识教学和语言文字训练的阶段要求历来不是很清楚的,这就使语言文字训练

的序列十分模糊。而且就目前我国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来看,要排出一个比较清晰的语言训练的序列也不是很现

实的。但是,语文教学如果不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这个问题,不能有效地克服训练中的重复或脱节的现象,那

么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只能是一句空话。为此我们在这一方面进行认真探讨,对各年段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

和方式初步有了一些看法。

比如造句,低中高年级都要重视,但要求和形式都应该有所不同。低年级大多是一个词语造句;中高年级

则可以是几个词语连起来造句,2个、3个,甚至是4个5个都可以。低年级造句旨在知其意义,明其运用,在句

子组织上不宜过高要求;中高年级则要求学生在词语运用的位置上有变化,在句子内容的组织上也应适当提高

要求。低年级造句一般是实词造句,关联词语的造句一般安排在中高年级进行。中年级限于常用的不易混淆的

关联词语造句,并给予一定的情景,旨在训练学生驾驭比较复杂的长句子的能力;高年级则要求会运用小学生

应该掌握的常用关联词语造句,包括一些容易混淆的关联词语如“不管……都……”、“尽管……还……”等

。还比如各个年级都要重视积累和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及时地将课文中的一部分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因此要结合课文教学,经常设计一些运用课文中表现力较强的词句的训练。这类运用课文语言的练习设计,低

中年级一般偏重于模仿运用,即让学生基本按课文的内容说或写课文中的语言,相当于一般意义上的详细复述

或书面转述课文或片断。年级越低,模仿成分应越大。随着年级的升高,模仿成分逐渐减少。到了中年级可以

多设计一些变式练习,即按照课文内容,有变化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说话或写话。而在高年级,则应该创设新

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灵活地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语言材料。大量设计这一类练习,有利于学

生有效地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当然,对于语言文字训练的阶段性原则的研究,我们的认识还非常肤浅,但是有计划有层次地训练,对于

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效率,是十分有利的。

三、针对性原则

同一篇课文中,可以从各个角度设计出不同的语言文字训练的练习题目。哪些练习是合理的,哪些练习是

不合理的,我们认为检验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紧扣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实际需要。凡是紧扣教

学目的针对该年级学生语言学习实际需要设计出来的练习,就是好练习;反之,就不是好练习。这就是针对性

原则。

比如《找骆驼》一篇课文中老人说的一段话: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

驼的左脚有点跛。我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些蜜,右边有些米,我想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我还看见骆驼啃

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至于它究竟往哪儿去了,应该顺着它的脚印去找。

从语言训练的角度分析,这段文章可以训练什么?有的教师设计了“因为……所以……”的句式训练,结

果学生这样说:“老人因为看到……所以知道……,因为看到……所以知道……,因为看到……所以知道……

”仔细分析,这个练习对于学生理解老人的思想方法和思维过程是有利的,但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这样呆

板的句式,远不如课文中老人说的这段话来得生动,强化这样的句式训练,对学生的语言运用所起的负面作用

可能远远大于正面作用。我们认为,这段话中有许多值得学生学习的内容,比如老人说“我看见……,我又看

见……,我还看见……”,学生如果说这段话,一般就说“我看见……,我看见……,我看见……”,老人用

了“又”、“还”,使说的话层次非常清楚,很有条理,这种方法就值得学习。还比如老人说“就知道……我

想……所以知道……”,用词很有变化。如果让小学生说这段话,可能会千篇一律地用“我想……我想……我

想……”,这样说话就不如老人说得生动,所以老人说话中注意用词的变化也值得学生学习。学生明白了这些

以后,再让他们自己说一说老人说的这段话,注意用上老人说话时用过的一些词语,进一步加深体会。抓这些

语言因素,比起抓“因为……所以……”的句式更有实效,因为这确实是在教学生如何说话。

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例子”,是学习遣词造句的例子,也是学习布局谋篇的例子,里面有丰富的可供

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教师在备课时就是要善于了解学生语言的不足之处,从课文中寻找适当的“例

子”,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语言运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通过训练,有效地克服,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水平。

四、全程性原则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语言,所以语言文字的训练应该贯穿于每篇课文教学的全过

程,渗透到课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而不能只是在课文教学结束才想到要做一些书面练习。这就是全程性原则。

比如在教学课文《挑山工》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第一课时,在学生初读课文以后,让学生适当

地用上课文中的语句看图介绍挑山工的外貌和神态,然后再适当地描述图画中的背景,在描述背景——“山水、树木、花草、云天”的时候,要求恰当地用上《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等课文中学过的词句。第

二课时,让学生学习体会课文是怎样用多种句式表述挑山工“赶上”游人这一意思的,然后设计复述训练,让

学生复述挑山工在几个地点赶上游人的过程,要求学生在说出“赶上”这一意思时,尽可能不重复“赶上”这

个词,而是用各种不同的句子来表述。第三课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画,要求模仿课文的表达方法,

用“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感情”的顺序来表达清楚。

这样安排语言文字训练,使课堂教学的密度大大增加了。学生课课得到训练,所以课课都有收获,学习语

文的兴趣也由此而提高。语文教学一定要改变第一课时读读生字新词、第二课时分段讲读提问、第三课时复习

巩固练习的做法,把训练贯穿到每一课时之中,落实到每一环节里面,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

率。

五、多样性原则

语言文字的训练,应该包括“字、词、句、篇”等各种内容,包括“听、说、读、写”等各种形式,包括

从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等各个层面的训练。这就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多样性原则。现在谈到加强语言

文字训练,有的人就认为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书面语言的训练,要多安排一些小练笔。当然,现在不少教师在

课堂教学中书面语言训练特别缺乏,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语文课上的训练设计要全面考虑,全面安排。

比如“字、词、句、篇”这些内容,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年龄,这一阶段的儿童应该以丰富

、扩展他们的语言积累为主,因此必须十分重视“词”和“句”的训练,在篇章方面则不宜提出过高的要求。

又比如“听、说、读、写”等各种练习方式,考虑到课堂教学的时间,一般应该更多地提倡用“读”和“说”

等方法,因为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又可以保证训练的高效率。当然也不能因此而忽视“听”和

“写”的训练,这里只是强调时间安排要恰当,要考虑提高效率。

还比如“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等各种不同层次的语言训练,在教学中都要重视。但

是需要指出的是,学习语言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解”这一层面上,要促使学生将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转换成为自

己的语言,做到烂熟于心、脱口而出,教师必须重视“积累”和“运用”的训练,让学生多读多背,并且创造

条件让学生运用,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掌握从“理解”这一层面提高到“运用”这一层面上。

教学原则来自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人们对教学原则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随着

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语言文字训练设计原则的认识也会不断提高。我们将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并修正语

言文字训练的理论研究,在探索中求提高、求发展,以便更有力地指导语言文字训练的实践。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强化听说训练,提高语文素质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2023年涠洲岛红色之旅心得体会(模板22篇) 2023年入党思想汇报铁路职工(大全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