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尖上的秋》阅读理解练习答案

小编:llc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小题(14分)

草尖上的秋

文/郭军平

秋到了,园子里的草像是疏狂的草书,疯了一样地乱长,顺着,倒着,仰着,卧着……这副疏狂自然的样子很容易让人想到一种无拘无束、无羁无绊的抒情状态。也许秋的状态就是从草尖上逐渐深入的吧。

如果不信,你试着沿着园子边走,一定会听到那“唧唧、唧唧”不息的秋虫深情的鸣叫声。时序轮转,蝉声渐渐从密枝浓叶里衰落,你方唱罢我登台,大自然又把这庄严的舞台交给这一片草地。

仔细听,你一眼望去,看不到一只虫子,耳边听到的却是千军万马般的轰鸣,这秋虫地鸣叫竟是这样的热烈,令人始料不及。然而,当你驻足倾听这绝世的音乐是从地下的草丛里发出时,你是不是有点儿悲秋的情怀,或发一点儿美人迟暮的感慨。但是,不急,难道你从这热烈的秋虫声里没有感到一种豪放旷达的胸怀?难道这秋虫的声音不像是秋天里正在上演的一场大型的交响乐吗?是的,一场威武而雄壮的大型交响乐正在这草丛里演奏,在这草尖上散发。于是,秋意倍加浓厚了。

当你试着从这草丛里经过,鞋子淹没在深深的草丛里,迈开一步,就会惊动潜伏着的许多秋虫。它们会一个个慌乱地蹦跳出来,四处奔跑。这些秋虫里自然少不了那些和草一样颜色的威武的螳螂、黑色的蟋蟀们,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虫子。也许秋天是属于它们的,它们也是秋天的主人。然而,当我们静静地看着那些惊慌四散的螳螂们、蟋蟀们时,也许我们在它们的眼里就是一位不速之客,不该打扰它们宁静的生活。因为这是一片草的世界,也是一片虫的世界。

草的疯长蕴藏了虫,而虫的嘶鸣告诉了我们不必到远处寻秋,秋就在这脚下的草尖上。世界宁静了,没有一只蝉叫,没有一只鸟鸣,耳边只传来这一阵阵汹涌而浑厚的虫鸣声,威武而雄壮,激烈而奔放,一如那狂放的草一样,也如那草原上奔放的野马一样,浩浩荡荡,横无际涯,这不是秋声吗?而这些,都离不开草。

更妙的是,始料不及地正在看秋,天空却是秋云漠漠、薄暮冥冥的样子,还来不及加衣,淅淅沥沥的雨就下起来了。一场秋雨一层凉,可正是真理。不说人在雨中有点儿哆嗦,就是刚刚还在耳边演奏成一派雄壮的乐曲的秋虫鸣声也戛然而止。于是,人和秋虫一样匆匆躲避起来。耳边只听得秋雨的淅淅沥沥的声音。这雨滴有的敲打在屋外的檐棚上,听起来还真有点儿像江南的评弹一样,温温柔柔,咿咿呀呀的。

寂静了的秋晚就这样沐浴在了一层朦朦的秋雨之中了,秋虫是寂了声的,再不演奏。恋了秋草的人儿撑了一把花雨伞,穿了加衣,就站在园子旁边看那雨中的秋草,草有何看头,无非是有点儿诗人气息的人儿恋着秋罢了。雨何时停止?直到再听不到秋雨的平平仄仄的韵律的时候,收了伞儿,准备转身回房的时候,园中的草间突然传来了一声清脆的啼鸣声。这一声打破了秋晚的安静,也打破了秋虫的哑然失声,渐渐地,这雄壮的音乐又从草尖传来,把这寂静的秋晚重新装扮得韵味十足。

于是,在这浓厚的韵味里,秋天何时渐渐衰老,天地何时渐渐寥廓,枝叶何时渐渐稀疏,老屋何时渐渐苍凉,诗人的作品何时渐渐深邃,都只好从这草尖上去找了。—选自《名家美文精选》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擒题,写“秋”角度新颖,不从其他方面入手,而是从“园子里的草”入手,一下子就把人带进了一个浓郁的秋的氛围里面。

B.文章从秋草、秋虫、秋声、秋云、秋雨写到了秋人,层层铺垫,层层渲染,把秋的清肃、辽阔的境界写得意味浓厚,形象感人。

C.秋天是一个容易让人产生悲哀情绪的季节,作者把自己悲哀的感情也浸透在其中;然而,从轰鸣的秋声里作者又产生了豪放旷达的情怀,文思豪放热烈,打动人心。

D.本文情景交融、情理交融,让人们在感受秋的意味中得到了深沉的思考与求索,文意含蓄,耐人寻味。

5.文章写“秋”,为何称为“草尖上的秋”?(5分)

6.散文是语言的艺术。本文语言相当精彩,请具体加以赏析。(6分)

《草尖上的秋》阅读答案:

4、C。“文思豪放热烈,打动人心”解释不正确,因为从全文来看,作者“细腻婉约的情怀”也流露于其中。

5、因为在作者看来,秋的特色全体现在“草”上:秋到了以后,园子里的草更加蓬勃、张狂;蓬勃旺盛的草为秋虫的登场提供了绝妙的舞台;草丛里虫儿嘶鸣,更增加了秋的浓厚韵味;秋云弥漫,秋雨淅沥,秋雨滋润了草,草儿滋养了虫儿;秋雨、秋草、秋虫、秋人融为一体,秋的意味都体现在无边的草海里了。(答出5点给全分)

6、本文语言清新优美,流畅自然,句子整散相间,节奏鲜明,音韵和谐,错落有致;生动准确的比喻、拟人句层出不穷,形象鲜明;感情浓烈的排比、反问句交互运用,使得文章富于变化,摇曳多姿。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叶子《枯萎的蒲公英》中考散文阅读附答案

下一篇:走进丽江阅读理解答案 走进丽江阅读及答案